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吴泽运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吴泽运

身份证号码:41152419900111xxxx

摘要:市政桥梁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市政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由于施工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多种病害,严重影响市政桥梁工程的使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市政桥梁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多种病害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市政桥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常见病害种类

从当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情况来看,病害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种类,分别是功能性病害和结构性病害。功能性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时存在问题,导致工程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另一种就是工程运行过程中受到损害,导致其正常功能受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多暴露在露天环境下。因此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后续的运行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天气、温度以及人类活动等。而这些因素就导致工程产生不同的功能性病害,常见的功能性病害包括了裂缝、凸起、凹陷等。相比起功能性病害,结构性病害很难发现,拥有很长的潜伏期。然而,一旦问题爆发,那么就会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害,严重的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一旦发现工程可能存在结构性病害,就要马上进行维修或者是重建工作,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2.1裂缝

市政桥梁建设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病害,裂缝的产生一般与施工混凝土质量有关。比如,混凝土原料不合格会造成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抗拉性能不足,项目建设后,就会产生裂缝。根据裂缝的成因,可以将裂缝分为三种类型:结构裂缝、安全裂缝以及弯曲裂缝。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一旦有裂缝出现,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2.2剥蚀

桥梁建设中,剥蚀是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该种病害通常破坏桥梁外形。剥蚀对桥体质量的破坏较为严重,该病害通常会造成桥体的构建截面缩小,导致空气对桥梁产生强烈的侵蚀,随着时间的延长,桥梁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路桥施工作业中,剥蚀病害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就是墙皮脱落或工程表面酥松起皮。剥蚀病害一般是因为水质影响,或者受到风化的冲击作用导致。

2.3地基下降

路基是路桥建设过程中最先施工的部位,作为基础部分,路基对路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路基土质存在问题,那么在实际施工中就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尤其是软土以及黏土作为路基材料时,路基沉降的几率会更大,这说明路基不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及承载力,也就无法保证整个路桥工程的性能,会给日后路桥的实际使用带来一定的风险。若作业人员在对路基进行施工之前未对整个地质结构进行深入的勘察以及分析,没有明确路基土质,未对土质进行合理的处理,导致地基的整体性能未达到要求,也会发生路基沉降的现象。

2.4钢筋锈化和混凝土碳化

在当前市政路桥建设项目中,主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化。钢筋和混凝土是路桥建设项目的主要材料,一旦两种建设材料出现问题,势必会对整个路桥质量产生影响。钢筋一旦发生锈蚀,就会造成钢筋整体膨胀,如果受到拉力的作用,就十分容易出现开裂,最终导致路桥使用年限缩短。

3市政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技术

3.1桥面裂痕修补技术

在桥梁裂痕修补中常用的有:填充技术、灌浆技术、表面修补技术以及涂抹技术这四种,修补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桥面裂痕的大小作为依据。不足0.2cm的桥面裂痕采用涂抹技术进行修补,低压低速灌浆处理技术则可以修补0.2cm以上的裂痕。

使用涂抹技术进行修补时,应该先清理桥面裂痕,将裂痕旁的浮土和碎渣及其他附着物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在裂痕上涂抹适量的丙酮,间隔5分钟后在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直到涂抹厚度达到1mm,基本修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填充技术是裂痕修补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若桥梁裂缝过大,使用别的修补技术很难达到维修效果,使用填充技术则可以有效处理。在不损坏桥梁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裂痕两侧凿开一个凹槽,凹槽两侧及底部应凿毛,有效提高修补后结构的连接性;将沥青、水泥砂浆以及树脂等修补材料按照一定的施工配合比搅拌均匀,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填充到凹槽里,施工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应出现冷缝等影响结构的行为。填充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桥梁裂缝的进一步蔓延,保证桥梁使用的安全性。

表面修补是桥梁裂痕修补中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因其有操作便捷、投入成本低等优点。表面修补技术往往适用于对桥面整体负荷影响较小的裂痕中。在修补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仔细清理桥面裂痕表面,进而在桥面裂痕表面涂抹适量的丙酮,间隔5分钟后在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等到环氧树脂浆液干燥后,还要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适量的防腐材料,此外还要用玻璃纤维覆盖到桥面裂痕的表面来控制裂痕的进一步蔓延发展。

3.2钢筋保护技术

市政桥梁工程的受力系统中,钢筋是组成受力系统的关键部分。一般桥梁中钢筋分为普通结构钢筋与预应力钢筋。对于普通钢筋表面(及混凝土内的预应力筋)出现锈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混凝土的保护(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后期使用过程中不规范),进而影响桥梁工程的负荷;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应力筋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常年维护保养的。因此,处理钢筋锈蚀情况时,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在混凝土的表面涂刷保护层来保护钢筋结构,此外还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进行调整,增加混凝土的密度,提升混凝土防渗透能力,继而保护钢筋结构。同时,还要将桥梁工程中氧化的钢筋表面部分及时清除,并在处理干净的钢筋表面加涂适量的防水、防氧化材料,以避免钢筋再次出现锈蚀的问题,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

3.3剥蚀和损坏的处理技术

一旦发现道路桥梁路面出现剥和损坏现象,要及时清理劣质缓凝土,再重新填充混凝土,延长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由于施工使用的材质不合格,桥梁承载过大,还会出现桥头破损现象,带来桥头两端发生变形,破坏桥梁的应力结构,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采用锚喷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处理桥头破损。这种技术具有稳固性高和凝结速度快的优点。实施方法是通过锚喷设备向桥头破损部位喷射硅胶,然后进行模板加固。硅胶材料具有非常优质的强度和度,可以最终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3.4路基沉降的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路基沉降不均可以采用加固技术进行增强处理。对于沉降幅度小一些的路面,可以进行修补或者填充,先及时缓解沉降程度,避免更严重的沉降。如果路基大幅度的沉降,就要更换方法进行解决,比如置换、压实、灌注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置换施工置换的主要是软土地基,保证回填土的质量;压实技术则是运用压路机压实和平整沉降的路基,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填充;灌注施工是对发生沉降的路基底下面充灌水泥砂浆来固定软土或是黏土,从而达到增强路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的效果,有效防止路面沉降问题的再次发生。可以设计多种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案以供选择,并在实践中优化和改进。结合结构加固的技术和工程经济的整体指标,使施工方案更加合理化,高效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各个步骤。

结束语:总而言之,桥梁工程数量的增加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桥梁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是为了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只有对桥梁病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保证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使用、维护的延续稳定,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旭.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3):99-101.

[2]陈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1):208.

[3]王喆,冯浩,隋严春.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13+115.

[4]陆荣飞.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31.

[5]张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191-192.

论文作者:吴泽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吴泽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