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瓶颈及消解思路探究论文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瓶颈及消解思路探究论文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瓶颈及消解思路探究

□ 查艳 许贵泉(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03)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我国高校武术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发现:文化的内在价值观对于技术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提出是为推动武术可持续发展和贯彻“大武术观”的实际举措。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面临着竞技武术带来的文化异质现象,以及依附政策开展的高校武术文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校武术文化认同体系和给予武术文化个性化发展空间,“和而不同”“共赢发展”才是在当今武术大环境下的主要命题。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文化 问题 消解

前言

国家所提倡的学校武术教育在1915年就已经设置了各门类各年级的基本学科,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对于民族精神塑造和共有价值观促进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党和政府对于武术项目十分重视也设置了相应的武术管理机构:武术研究院及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等。高校的武术教育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依然面临着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洼地和窠臼,目前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协调社会积极因素,总结过去成果展望未来规划提出“大武术观”的思想,这为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为问题的消解办法提供了思路。

1、高校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

高校的武术文化观念首先要遵守国家所提出的“大武术观”的构想,它是指:在传统武术事业理论基础上强调了实现大联合、营造大环境、建立大市场,扩大整体优势,实现互利共赢。这不仅是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更是追求武术发展过程中满足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需要。高校武术文化教育要在此大背景下施行相互联系的合作模式,将自身的“文化”与教育、体育、技击、健身等价值串联融合,建立我国武术传统文化的新模式。

由于甄峰所提出的理论时间过于久远,不适合现在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中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出、创新环境投入、人才实现能力和国家政策等多项指标都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现存的评价体系因缺乏选取协同性的指标,单一的指标不能满足企业以及多部门的创新,创新的需要加强知识和技术的融合,多主体、区域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核心。结合辽宁地区实际情况,对辽宁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立指标体系,并以辽宁省大连市和鞍山市为例,对两地的创新能力优势进行比较,进而找到最适合辽宁地区的区域创新指标。

1.1、武术文化的内涵架构

(1)内在文化“形意神”与外在文化“功套用”的有效结合。

(2)武术中关于“武缘”价值的探讨。

武术文化是随着武术发展萌芽到成熟再到社会主义所领导的新时代当中的意识存在,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武术活动所产生的关于精神价值和创造力的体现都可以归结为是武术的文化。从有机组合的角度来评判,武术自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武术文化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形成的体系也足够说明其突出作用,最后武术文化与国家民族精神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这就将武术文化转化为国家精神达到了一种升华的目的。武术文化自然有其物质方面的体现包括(器材、厂地、服饰等)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包括了 (武术竞赛表演形式和整个项目的训练方法手段等);介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中间结构就会涉及到关于制度设定、组织方式、礼仪规范和相应的教学程序等;而最后的文化精神层面是涉及到国家民族的性格、情感和心理因素等,这不仅涉及到武术的技艺和主流的精神品德还会涉及习武过程的法度和规矩。

近代以来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激烈碰撞,人们虽然已经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但是不免出现一些困惑:武术的“文化空间”到底在哪里。所以近现代在对西方文化的“追赶”和“效仿”中,使得我国武术文化发展出现了突出问题,传统武术逐渐改变文化样式而导致了当代的文化认同危机。而且在教学的体系中存在脱节的现象,因为对于武术背后的本质文化解析始终不够透彻,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解读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误解。为加强对于“话语权”的控制,武术利用文化诉说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描绘了武术发展的磅礴气势、激发着民族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运用文化的特点带动人们对于武术的兴趣。目的也是让民族民众产生一种内向型的整体和谐感,构造自身文化认同加强对于世界“话语权”的把控能力。

高良乡苗族有多少个芦笙调,采访了许多人,答案都不一样。杨家葬礼上组织者杨树彬十分肯定地说有360调,其中葬礼用的有160多调,其余都叫杂调(用于踩花山等活动)。

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于自身的“空间”之中,这是由时代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武术文化随着社会的历史变迁脚步也成为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根据时间角度去看待武术文化的发展那么通过武术练习来体悟武术传统文化、改造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了。武术在发展空间中离不开对于武术价值“武缘”的探讨,“武缘”分为习武者与非习武者之间的社交关系设定、习武者与习武者社交关系设定及习武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设定。这也是体现着武术的整体价值观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发展之路,促进高校武术教育科目的教化功能。无论是习武者与习武者还是习武者与非习武者都是体现着一种武术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最终归宿都为“和谐”;而习武者与整个社会的“武缘”关系是一种将人们价值观进行规划的过程,将“侠义”、“精忠”、“救赎”纳入道德的范畴并制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最终目标。

1.2、武术文化的发展模式

首先在西方的运动中所有运动队都在强调 “强者胜”、“快者赢”这种竞技精神,这体现着一种身体尚力的品质,“术”与“力”的培养始终是整个训练阶段的重心;但是相反的是中国武术强调着“以弱胜强”的观念,例如“四两拨千斤”的提出就是一种把重心放在“道”上的培养,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感悟追求思想上的升华进行精神内在的构建。反对者认为武术里众多的道德规训是对竞技功能和技击本质产生了弱化作用,在目前的武术高校授课过程中,教育者通常会把武术的健身价值放在首位,并且刻意的去追求演练动作规范性和艺术表现力,对于套路用法的实际含义、文化内在和方法讲述不足且展示过于模糊,对武术背后的本质文化解析的也不够透彻,在教学的体系中存在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解读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误解。竞争能力依旧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能力,所以近现代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对西方文化的 “追赶”和“效仿”中,令传统武术逐渐改变文化样式变的“越武越寂寞”,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成为了当代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突出问题。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在当今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下,进行武术文化建设,打造“文化认同共同体”。传统武术对生命、健康的独特理解和对动、静的辩证认识都在帮助我们更加细致的去了解世界;而竞技武术更加强调了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终受到了儒、释、道家哲学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武术在对哲学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自身知行合一的体系,也是达到了自身的“体悟”状态。将武术的“内”与“外”进行结合串联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对于学习武术产生兴趣,内与外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立体的武术观,由内在的价值体系来推动外部的身体活动。武术内涵中的 “形意神”是对应着物质层面、功法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的感悟,在传统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只有将文化与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才是对于整体“大武术观”的正确理解,才可以加强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效果。

最后,基于实定法已将“绿色原则”确定为民法基本原则来证成“绿色原则”应当成为一项基本原则的论证思维,违反法律逻辑。但是,若从维护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的角度考量,如此思维则意义重大。虽然存在上述关于“绿色原则”的质疑,“绿色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更具有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宣示效果,但是,在《民法总则》已经生效实施的情况下,更需从立法论转为解释论的考量,依此对《民法典》分编中涉及该项原则,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行为予以必要规制,使“绿色原则”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在私法制度层面落实。

考察了贵铅中共存杂质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按照以上贵铅样品中共存杂质元素的最大含量(487mg铅,240mg锑、120mg铋、77mg铁、40mg铜、26mg砷、12mg碲),分别与0.0734g、0.2858g银粒混合,按照实验方法对银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银的测定值分别为0.0729g、0.2850g,与其理论值相符,这说明贵铅样品中的共存杂质元素对银测定的干扰可以忽略。

2、当今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瓶颈析因

2.1、竞技武术冲击带来的异质文化问题

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的内部中生长出来,并且是国家进军奥运会的主打项目,它结合了西方的“体育元素”,目前在我国的影响力和作用范围超过了传统武术,在社会当中竞技武术的竞技能力也普遍被认为高于传统武术,成为了我国武术文化的首要主导者。竞技武术秉承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目标,倡导个性张扬、倡导展现自我和竞争。两者虽然是同处于武术的体系当中,存在的方式甚至是思维方面却截然相反,但是竞技武术在校园的授课中始终占据着高校武术教育的主流,并且观察发现竞技武术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影响到武术文化的内在教育功能,它会改变武术的文化立场令传统文化发生丢失也令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反之这样的文化又会加强竞技武术的技术训练体系和方法不断地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文化三层次”理论的发展。

(2)文化交流背景下关于“话语权”的抢夺。

2.2、依附政策引导的校园武术文化发展同质化严重

近些年来为了加快武术的发展和加入奥运会的速度,中国武术协会在政策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武术进校园”、“武术进农村”等活动,但是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与国家文化发展的要求并不契合。这其中的原因是在国家政策下所开展的活动都拥有一把“标准尺”,各单位在这种条件下并没有大幅度的开展工作反而是相互顾及不断地制定下层执行政策,弱化了效率也渐渐背离了武术文化个性发展的本质。我国国土资源雄厚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拳种方面更加拥有数不清地域的武术流派:广东的咏春拳、湖北的武当派、焦作的太极拳和福建的五祖拳等都保留了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在体现民族多样性和长期交流性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反观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体系发现:大部分高校武术课堂传授的都只限于一种或是几种初级拳种(简化的太极拳和太极剑等),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且各高校之间相互模仿,这样就逐渐的抑制了武术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对我国拳种的保护系统和持续发展推动也是极为不利的。

3、高校武术文化传承问题的消解思路探究

3.1、高校武术的文化认同体系选择

对于当代校园将武术价值观进行规范化培养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在这样背景下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都必须在中国武术这个更加宏观的视角下构建认同体系。并且在高校之中也不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离式的武术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民族的价值观更是民族团结的内核。文化认同体系方向的选择是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总体来说我们既不能丢掉传统的东西,因为传统武术也是民族的“根脉文化”,离开了传统就丢失了发展的根基,同时又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摆脱西方文化强权下的当代社会)。要让武术重新回归到“国术”的行列中,就必须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促进武术文化内涵的回归;在共有的起源和历史角度中找寻文化的认同体系,才能保存其文化基因下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武术的文化选择应该要遵守我国普通高校独特的文化传统,沿着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走下去。

即使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现代的发展模式中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两者在关乎民族精神推动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传统武术对生命、健康的独到理解和对动、静的辩证认识都在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的完善自身世界观;而竞技武术强调了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高校的武术文化教学中应该对过去师徒传承方式和理念进行回顾,因为这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礼”、“仁”、“义”、“德”品质的贯彻,中华武术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思想的角度都不应该陷入某一门派的窠臼当中,因为其作为我国的国术是没有门派之别的,而是要抱有整体性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要捋顺武术的发展方向必须在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引导下进行培养下减少我国武术内部争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个性与特殊性,而武术传统文化才是所有门派都达成的共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传授中不能“只见技术,不见文化”,要注意到文化认同体系在教育方面始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

3.2、给予高校武术文化个性化发展空间

武术文化个性化发展强调的是拓展武术文化作用路径,附着当今“文化+”产业的整体趋势,理、史、文、工、地等学科研究方法和理论能为武术文化理论发展、技能提升带来强大的科技动力。武术文化研究不只局限于体育的单一学科中完全可以向跨学科领域空间进行拓展,通过这样就可以真正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将武术的融合路径实现具体化可以令生物医学、仿生学、力学工程、材料学等学科知识在武术的伤病康复、竞技防护、竞赛标准和场地器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而武术文化要积极的与哲学、宗教学、考据学、文化学、文献学、伦理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将文化理论研究限制在“文化三层次”的理论发展阶段,将武术的精神价值层面做深做透。

大学作为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个性化人才基地,在进行常规范式教育体制之外还要将文化教育进行个性化设定,让学生们能够自行的感悟、理解及主动地去传承优秀中国武术文化。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武术文化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课程体系方面始终贯彻“突出方法、淡化套路、强调应用”的中心理念,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令学生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能自发的去练习武术体会武术文化,逐渐奠定武术基础;教学目标上,注重强化学生对武术基本知识和武术习练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武术教材要注重在理论知识统一性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的发挥,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进行和谐传承。由于在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还不能完全实现武术文化课程的全面普及,所以高校武术教学不能进行高标准化的武术文化教育课程,必须对于武术文化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做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实现大学生需要理解和认同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促进大学生正确全面认识武术文化。

4、结束语

高校武术文化的内涵架构和发展模式决定着高校武术的整体发展方向,“文化三层次”理论将我国武术文化限定在了物质、制度和精神价值方面,在当今世界关于话语权的抢夺中捉襟见肘。同时竞技武术带来的文化异质问题,以及依附政策开展的高校武术文化同质化现象将成为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瓶颈。而构建高校武术文化认同体系和给予武术文化个性化发展空间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办法,“和而不同”共同发展才是在“大武术观”指导下的实现大联合营造大环境的消解思路。

一是进一步完善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标准体系。水规总院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着力开展了涉及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公共安全、政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防洪风险评价导则》等28项水利标准已经发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已通过水利部审定。

参考文献:

[1]栗胜夫,栗晓文.论中华武术之核心理念[J].体育科学,2014,34(11).

[2]程大力.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

[3]陈永辉.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

[4]威斯勒.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钟文.武术之魂何处寻[N].人民日报,2014.

[6]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7]徐泽,曾天雪.高校武术教育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4(9).

[8]谭家华,付海荣.高校武术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措施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0).

[9]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其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

[10]高小军.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意义重大[EB /OL].[2014-01-30].http://sports.shou.com /20090630 /n264874810ahtml.

[11]邱丕相.“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J].武术科学,2004(2).

[12]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10-064-2.5-ZQ

基金项目: 2019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江龙舟文化的历史解读和现代建构》,编号:SK2019A0353。

作者简介: 查艳(1981-),女,汉族,安徽池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标签:;  ;  ;  ;  ;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瓶颈及消解思路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