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论文_刘义波

(平塘县人民医院 贵州黔南州 558300)

【摘要】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存在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送回临床科室,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应针对各类误差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对此,在血液样本采集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严格控制标本采集、分类、运输、检验等环节,同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执行血液样本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检验样本标本误差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320-02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合格的标本是血液检验结果准确与有效的前提。血液检验不仅可以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利参考,另外,可以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但最近几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率越来越高,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亟需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来自于本院内外科等主要科室,送检者进行物理体检、健康征询,且保证体温正常。

1.2 方法

将存在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送回临床科室,向相关科室反馈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情况,由实验室检验人员、相应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合作,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1.3 观察指标

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50误差标本的原因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应针对各类误差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

表1 50误差标本的原因统计

3.讨论

在当前很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当中,血液检验对于疾病诊断、分类等至关重要,很多时候,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会对疾病诊断治疗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医院血液检验科室中,存在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情况,对疾病诊治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存在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送回临床科室,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本次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包括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测、患者自身等方面,应针对各类误差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基础信息的询问,包括患者的近期用药情况以及生理期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患者讲解关于这方面的注意事项,包括在采血之前不能做剧烈运动,以防钠、钾离子的含量发生变化,如果在采血之前进行了剧烈运动则需要休息30min才能进行采血,以减少患者自身即血液标本采集前所造成的误差;在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血液采集之前,要对试管和注射器的状态进行检查,以防损坏情况的发生,而且要避免血液样本接触空气[1]。

(2)加强采血管理。在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患者的患处或发炎部位,而且所采集的血液标本量要符合相关规定,不可过多或者过少,以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采血时要避免长时间束缚压脉带,不要过度用力拍打穿刺点。如果患者具有肢体损伤或炎症,应尽量在患者输血和输液之前采血。要按照规定标准控制标本采集量,不要过多或过少,采血后将血液和抗凝剂放入真空试管充分混合,但动作要轻柔,不可剧烈摇晃,以免造成血液标本的损坏。

(3)严格按照血液标本储存标准送检:在血液标本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接受太阳的辐射以及剧烈震荡等。在血液保存之时要对血液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血液类型的储存条件,对需要进行长时间保存的血液标本,需要进行离心处理,以增加其保存时间,防止血液标本的损坏,而且要避免血液标本倾斜以及晃动情况的发生[2]。

(4)严格检验流程:标本的检验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检查检验试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检验前,对仪器进行检查等等,坚持“三查七对”的原则和制度,并尽快进行检验。此外,对用于检验血液标本的仪器也要定期进行检修以及保养,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在检验血液标本之前要对仪器进行彻底的清理以及消毒,以避免残存的血液或者蛋白质影响该次血液标本的检测[3]。

(5)完善检测人员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以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完善其检验步骤的准确性,而且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多名人员监督血液标本的检测,以保证患者的档案与血液标本相符合,而且如若发现患者的血液标本不符合要求,则应将其送回重新进行血液标本的取样,重新进行检查,对于一些被怀疑存有误差的血液标本要反复进行检查,对存在的每一个数据进行分析,并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尽量避免血液标本检验的误差。而且在检测血液标本之时应在血液标本送达之后及时进行检测,以免耽误过长时间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直接影响了临床对患者是否健康的判定,也影响了为血液疾病所提供的信息,因此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引起血液检测工作人员的极度重视。而影响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为患者本身的原因,样本采集的原因,标本送检原因以及标本检测原因,对此,在血液样本采集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严格控制标本采集、分类、运输、检验等环节,同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执行血液样本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检验样本标本误差率,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以及血液标本检验的可靠程度,提高血液检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玲,秦凤.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92-494.

[2]刘录恒,刘燕菲.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6-507.

[3]黄吉.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4,27(4):887-888.

作者简介:刘义波(1972.10-),男,学历:大专,民族:布依族,现任职称:中级,主要从事:临床检验.

论文作者:刘义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论文_刘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