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模式的背景与影响--以重庆为例_重庆发展论文

中国发展模式的背景与影响--以重庆为例_重庆发展论文

中国发展模式的背景与影响:重庆例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例证论文,重庆论文,中国论文,背景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庆实践”研究特辑/京渝学者纵论重庆发展之二

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这一特征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在发展理念、地缘关系、资源配置、发展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推进城乡统筹这一重大课题的时代语境中,深刻揭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实现形式,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发展模式研究综述和思考

近年来,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并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但较多指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式,尤其是指经济改革模式。2004年,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最早提出了“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此后,围绕中国发展模式的评论成为国际热点。如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可以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1]。此外,还有“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党的文件,都曾从不同侧面提及“中国发展模式”这一概念。1988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指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2]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要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4]2010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理念同国际社会倡导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其核心就是科学发展。”[5]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发展模式”处于持续热烈讨论中。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6]。胡鞍钢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个追赶模式,即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它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先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7]。徐贵相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组成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整体[8]。常修泽提出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点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9]。王伟光强调要深刻研究和总结自己的成就和经验,向全世界正确阐释和科学传播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10]。

(二)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第一,就中国发展模式的运行规律而言,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国实际,凸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发展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实践上越来越成熟,在理论上越来越系统,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表现得越来越自信。

第二,就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要义而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与人的发展上体现出来的中国模式。

第三,就中国发展模式的现实意义而言,必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多样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举足轻重的全球性政治大国,其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不仅对自身有着统摄全局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有着可资借鉴的示范意义,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奇迹。

(三)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部分重庆市内外官员、专家学者、媒体围绕“重庆模式”、“重庆发展模式”、“重庆科学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重庆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问题。王瑞全提出,在规划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应考虑上述双重因素,借鉴“北京模式”与“中西部模式”的合理要素,结合重庆市城乡发展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庆模式,可概括为“打破二元结构、实现三大调整、建立五大平台”的“235”工程模式[11]。纪硕鸣提出,今天的重庆,摆脱了改革开放前期粗放式的投资及出口拉动经济的单一性,正以创新思维建设包括眼前和长远兼顾、内外销市场并进、统筹城乡、照顾民生为特点的新一轮重庆发展模式[12]。郑宇民指出,重庆经济模式的本质是多元的,“统筹城乡,要求还富于民与奉献国家的结合;富民政策与高地经济的结合;东西合作与西西合作,孕育新生与基地改造的结合。这样的模式更具生命力,将革新国内经济发展模式。”[13]谢世清以为,重庆市政府以八大国有建设性企业为主体,通过公司化、集团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整合打造,配之认相应的制度框架,以市场化的方式规范运作,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庆模式”。[14]崔之元认为,国企发展的重庆模式,是对中国市场经济的重大探索,是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可以兼顾的模式[15]。俞荣根指出,重庆的现状就是“西部现象与东北现象的叠加”,“统筹城乡、以城带乡”是“重庆模式”最大的特色[16]。胡星斗认为,重庆的危旧房改造模式,是让利于民的城市复兴运动。重庆通过危旧房改造实现扶贫济困,老百姓生活发生了逆转,这堪称协调、均衡发展的“重庆模式”[17]。新华社记者刘健、郭立认为,“森林重庆”是重庆科学发展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庆交出亮丽的经济答卷,这与包括“森林重庆”在内的“五个重庆”的发展模式下,软硬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18]。但总的说来,官员、专家、学者、媒体关注的仅仅是某个单一的行业、现象、经验、问题,还缺少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成果。

笔者于2007年6月,提出创建“重庆学”,为重庆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认为“重庆现实的定位和未来的使命造就了重庆独特的发展模式。要加快重庆发展速度、探索重庆发展模式、推广重庆成功经验,都需要重庆学提供依据。”[19]在重庆具体实践中国发展模式上,笔者也先后提出了在加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以提升重庆软实力为发展战略,以“名城、名品、名景、名人、名节”为主提升重庆城市品质,重庆落实科学发展的十八招①,探讨重庆走一条扎根自己基础上的、独特的发展道路。2009年10月,笔者系统地提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20]。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模式的实践

考察时代的变化,揭示时代的性质和特征,是研究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立足点。

(一)中国发展模式的时代背景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的,外国的经验和教训都要吸取,外国的模式也应参考和借鉴,但绝不能照抄照搬。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为标志,30多年来,中国立足自己的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为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逐步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已经小康的人民生活和渐进式的政治经济改革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冷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就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正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形势、敏锐把握时代主题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二)中国发展模式在各地的探索

就经济发展而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获得极大成功与普遍认同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上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来吸引投资入手,通过生产最好的产品,并将产品输出到区外,来获得收入,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即产品经济模式,代表城市是青岛;二是把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营造城市的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商家来此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玩、购物,从而为城市争取投资,增加收益,带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即环境经济模式,代表城市是大连;三是依靠城市的巨大凝聚力与扩张力,既加快项目与产业发展,又完善城市的发展质量与环境,做到产品扩张与环境完善两者互动的良性发展,即综合经济发展模式,代表城市是上海。就政治发展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在广州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在深圳市、“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浙江省,以及大部制改革模式在各地推广都可圈可点。就文化发展而言,广东、江苏、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建设从体制改革到事业产业发展,从精品力作到人才队伍建设,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此外,各地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发展,人的素质不断提升,中国发展模式在神州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中国发展模式对重庆实践的影响

中国发展模式决定、制约和影响着重庆的实践,重庆的实践是在全国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的。重庆实践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市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重庆发展的总体部署、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国发展模式指导下的重庆实践即“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一是强调“科学发展”:一方面表明重庆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义;另一方面表明重庆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全面系统着眼长远的发展。二是强调“实践”:一方面表明重庆的科学发展是正在进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另一方面表明重庆的科学发展强调落实,更加重实际、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

三、探索中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

1.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含义。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重庆人民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基于重庆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作用,以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的,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重庆更好更快发展的方向、目标、战略、内容、措施等。它包括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行政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生态发展模式及重庆人的发展模式等,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取得独特的发展成效。当然,这一发展模式也将会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

2.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定位[“314”总体部署②+国家中心城市③]×用好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④+三峡移民政策+“三区”政策+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发展载体[“一圈两翼”⑤+三个“区”(统筹城乡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部市合作+引智引资+环境综合整治+……]×激发活力[解放思想+“干”字当先+“唱读讲传”+“打黑除恶”+“三进三同”⑥+“大下访”+“结穷亲”+“民生十条”⑦+……]×创新体制机制[土地流转⑧+“八大投”⑨+林权改革+干部绩效考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链“垂直整合”⑩+警务体制改革(11)+住房“双轨制”(12)+户籍制度改革(13)+……]。

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定位”、“用好政策”、“发展载体”、“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这五个基本内核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组成。五个基本内核属于不同的层面,“科学定位”是中央将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重庆发展定向导航,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一幅崭新的宏伟蓝图;“用好政策”属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加快、率先实现中央的战略部署;“发展载体”是为实现重庆发展目标,而量身打造的实践平台或工作抓手;“激发活力”是围绕发展目标,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意在充分激活更多的资本、技术、知识和管理在内的要素、潜力和资源,为重庆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五个内核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互为倍增关系,共同放大,是构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基础。

第一,科学定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开启了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新境界,“314”总体部署为重庆的发展定向导航,明确了率先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把重庆建成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和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等目标。“国家中心城市”使重庆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等功能。

第二,用好政策。用好政策属于重庆市贯彻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层面,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基于重庆独特的战略地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保税港区、两江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政策都是中央为重庆量身定做的。

第三,发展载体。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等原则,继续实施“一圈两翼”、科教兴渝战略,扩大内陆开放,深化部市合作,产业优化升级,保护资源环境等,着力推进“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等“五个重庆”建设,在西部地区努力探索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新路。

第四,激发活力。重庆的发展,不仅要外练经济的“筋骨皮”,更要内练思想文化的“精气神”。为激发广大市民的斗志,调动建设的热情,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确立美好的发展目标,以美好的发展愿景激励全体市民;二是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意在打破重庆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桎梏;三是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干”字当先,意在提升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通过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开展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极大地提振了全市人民的精气神;五是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社会环境,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六是“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员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七是出台和落实“民生十条”,对市民“衣、食、住、行、用”关心到底。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重庆市着力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八大投”投融资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的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流转集约利用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警务体制改革、住房“双轨制”、户籍制度改革等,特别是通过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重庆实践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第一,人本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于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构建的全过程。从“科学定位”目标的确立到“用好政策”思路,从“发展载体”的打造到“激发活力”的运作以及“创新体制机制”,所有的发展理念、实践目标、战略方针和决策举措等,都是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展开的。

第二,典型性。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缩影。国务院3号文件将重庆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就是这种典型性的最好例证。因此,加快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路子,加快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努力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第三,统筹性。重庆的发展既有别于内生型的“苏南模式”,又有别于外向型的“深圳模式”。重庆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带动农村犹如“小马拉大车”的状况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仍然是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些现状决定了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要搞好城乡统筹,并以此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这也造就了重庆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如果重庆能够把统筹城乡试验搞好搞活,其经验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是有借鉴意义的。

第四,开放性。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并非是一种封闭的发展路径,而是一种具有强烈开放性的发展路径。它主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重庆的区位优势;通过建立内陆开放高地,实现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通过全民思想解放,形成内陆开放高地的群众基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发展模式中,统筹兼顾重庆市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源、要素和市场,物质、信息和能量得以有效交换并已发挥作用,为重庆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五,发展性。与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相比,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全面、综合、系统的特征,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践行和系统总结;是立足重庆实际,着力破解“重庆的问题”,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寻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新路径。这一模式不是与生俱来的,凝结了重庆人民的智慧,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发展任务、客观条件等紧密相连,反映了重庆发展的思路和状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当然,这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它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应用

1.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回顾重庆的发展,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奠定基础阶段: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夕。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首府,是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邓小平等首先主持稳定物价,打赢了一场经济战争。西南军政委员会还主持建设了一批大学,为重庆的文化复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管理和专家,推动了重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改革开放前,重庆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这为重庆以后的腾飞增添了动力。

第二,不断探索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7年。1986年,邓小平冒雨视察重庆,要求各级干部打消思想顾虑,打开重庆对外开放的思想闸门。重庆率先进行了国有企业“五自主、四放开”等改革,自此迈上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轨道。1997年成立直辖市后,重庆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方向、具体的工作内容、切实的工作举措。1998年,江泽民同志交办给重庆“四件大事”(14),为重庆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点题。

第三,形成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勾画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同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至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庆市推出了以“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等“五个重庆”建设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说,重庆的发展已经从国家战略、制度设计、工作安排的角度形成了独具重庆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标志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雏形的基本形成。2009年以来,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务院的[2009]3号文件、“五个重庆”建设的持续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阶段性胜利,都为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就目前而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也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充实、完善和发展。

2.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新进展。第一,“科学定位”为重庆发展定向导航。直辖后的前10年,重庆市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的时候提出了新阶段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的战略意义在于:实现重庆发展与全国区域发展相统一,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它是指导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总纲,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总纲,重庆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才不会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它是重庆具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指南,明确了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在“314”总体部署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3号文件,进一步对重庆作出了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内陆出口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等重要定位。2010年,重庆市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更是在中西部地区一枝独秀。这些定位赋予了重庆改革和发展的新使命。

第二,“用好政策”为重庆发展创造条件。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6月,国务院第18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描绘了重庆市城乡规划的蓝图。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将中央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正式写入文件。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文件,“两江新区”将是政策最优的新区,其政策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的叠加,同时国务院明确指出,重庆两江新区政策将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此外,保税港区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国家政策、地方相关配套政策优化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发展载体”为重庆发展筑牢平台。一是“一圈两翼”为重庆发展科学布局。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2010年,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全面启动,重庆统筹城乡战略向纵深推进。二是“设立新区”为重庆发展创造条件。2007年6月7日,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以省(区、市)为单位确立的试验区。2008年11月下旬,国务院以国函[2008]100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三是内陆开放高地为重庆发展开阔视野。2008年7月20日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确立了建设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的奋斗目标。四是“五个重庆”建设为重庆发展创新路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五个重庆”的目标追求。“五个重庆”建设既优化了对外开放条件、创造着全新的开放环境,又体现了以人为本、提升着全体市民的幸福度。五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庆发展提升形象。两年后主城区城市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完成,出现在人们视野的,将是一个充满山水特色和人文气息的城市。

第四,“激发活力”为重庆发展营造氛围。一是用“三把尺子”(15)来找出重庆发展的疼点、难点。2008年3月26日,在重庆市市管领导干部现代经济知识培训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314”总体部署落到实处》的专题报告。二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头脑风暴”式的思想解放大讨论。2008年3月起,全市上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三是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干”字当先。2008年7月20日,薄熙来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作为领导干部,一要有开拓精神,“想干事”;二要有科学态度,“会干事”;三要有操作能力,能“干成事”。2009年以来,重庆干部当中“5+2”、“白+黑”(16)的工作精神得到倡导,公务员加班加点表现了奋起直追的姿态。四是蓬勃开展“唱读讲传”活动。2008年6月以来,重庆开展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振了重庆市民的精气神。2009年6月17日至18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委会,专题研究做好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到2012年初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同时对“唱读讲传”作了专门部署。五是启动了新一轮的“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中央的规定动作,是平安重庆建设的现实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2009年6月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部署开展了新一轮“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类黑恶势力,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净化了社会风气,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六是“民生十条”得民心。2010年6月25日,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重庆市将在两年半时间里,安排3400多亿元着重解决十大民生问题。此外,重庆还普遍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员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为重庆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2008年12月4日,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通过地票交易,开辟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途径。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健全。近年来,重庆国资凭借八大城建和企业重组改制投融资平台(俗称“八大投”),强力整合土地等各类资源,以时间换空间,使经营利润和资产增值收益连年翻番,每年贡献市级财政上百亿元,发挥了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三是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2009年,集体林权确权面积和颁证户数均超过90%,累计流转林地49万公顷。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要让农村所有贫困户都变成万元户。四是制定和完善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制度。2009年,按照“实绩考核靠算账、干部表现看测评、执政效果问民意”的思路,分别制定和完善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区(县)、市级部门、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五是创新两江新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模式。两江新区将采取“1+3”的管理体制,实施“1+3”的开发模式,在开发平台上将采取“三拖一”模式(17)。六是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率先突破。如产业链“垂直整合”、包括交巡警合一和创设校警在内的警务体制改革、住房“双轨制”、户籍制度改革等。

3.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新成效。自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确立符合重庆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推进市民和谐幸福的生活。重庆科学发展指数[21]是由发展度、开放度、统筹度、持续度与和谐度构成的,它们五维联动、稳步推进、同步提高,共同驱动科学发展指数节节提升。

第一,发展度提高,科学发展的深度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上新台阶。2009年,重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把握主动,逆势上扬,GDP增长14.9%,远超过全国8.7%的平均水平,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在继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2010年上半年重庆GDP增长17.6%,排西部第一位,列全国第三位。这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9元,实际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21元,增长12%。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2009年全市有20万干部“大走访”,解决信访积案8.5万件。打黑除恶为全社会搞了一次大扫除,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而且打开了大局面,打出了大发展。社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反腐倡廉成果显著,营造出了清廉的政治环境,树立了正气,纯洁了队伍。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庆改革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健康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有力推进。维护发展生态环境。2010年2月,重庆市喜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

第二,开放度提高,科学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干部树立“世界眼光”、“全球意识”,启迪了干部的思想,开拓了干部的视野。通过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了优良的开放环境,加快了招商引资引智步伐。通过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开展“唱红打黑”,优化了发展环境。通过建设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营造了以人为本、安商助商的服务环境。通过加快构建“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缩短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通过创新市内市外合作机制,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调整了产业结构。重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进外资,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2008年底,国务院批复成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2010年2月26日,又批准成立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从此,重庆迈入“双核”驱动时代。

第三,统筹度提高,科学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拓宽。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重庆在统筹城乡时,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战略策略:加快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这三件事三位一体、三管齐下、一起着力、齐头并进。二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9年,重庆市启动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重庆不仅可以为三峡库区构建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也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创历史之最。2010年的“民生十条”,提出在两年半时间内,民生总投入高达3400多亿。四是统筹国际国内和谐发展。开放的重庆,正以更大气魄和力度广聚国内外资源。同时,大力推进区县振兴。重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注意培育区县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区县综合竞争力,推进区县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第四,持续度提高,科学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科学定位、政策保障和部市合作,为加快推进重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2010年,重庆成功跻身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行列,必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主城进入二环发展时代,必将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集成资源、积聚力量、集中优势。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打造“低碳城市”,必将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有力提振了全市人民的精气神。

第五,和谐度提高,科学发展的根基进一步夯实。一是市民认同感增强。比如,“五个重庆”建设的背后都贴着醒目的“民生”二字,“‘五个重庆’还真不是句空口号”,这种发自市民内心的声音,清楚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市民满意度提升。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全市人民正在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追求。三是市民幸福感增强。以“唱红打黑”为重要抓手的“五个重庆”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特别是“平安重庆”建设,让百姓安全感明显增强,2009年市民安全感指数上升为94.3%,创近年最高水平。四是市民信心度增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项制度”。截至目前,全市11余万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全部建立落实了“三项制度”。五是市民参与度提高。例如,在“森林重庆”建设中,“一年种了十年的树”。又如,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群众寄来1万多封举报信,其中,80%以上都是实名举报。再如,在传箴言活动中,截至2009年12月13日,累计上传短信17117.327万条,转发突破一亿条次,参与用户数突破1.42亿人次。

(三)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思考

1.中国发展模式与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关联。一方面,中国发展模式与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国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等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因素互相渗透、相互依存,构成整体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发展和最佳运行,形成了发展模式的普遍理论和一般规律。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受这些普遍理论和一般规律的统摄和指导,同时又服从服务于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整体。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这个局部当中又包括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一般内容和普遍规律,能以缩影的形式反映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整体的轮廓。

另一方面,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和具体试验。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中国发展模式普遍理论与重庆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在实践中既反映自身发展特点,同时又具有重要的试验意义,其普适性和一般规律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2.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贡献。一方面,丰富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蕴含的是重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的是重庆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城市精神,也是中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很宝贵的一部分。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总结和提炼重庆科学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既是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必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为中国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不仅要总结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更要审视发展中的优劣势,剖析发展中的得与失,吸取教训,揭示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趋势。它有助于通过反思教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克服发展中的难点,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来探索成功之路。其实质就是通过“先行先试”,为中国改革发展探路。

3.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的建议。基于重庆实际,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应该在理念上强化、内容上完善、操作上拓展。

一是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改革开放尤其是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下一步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也因此而雏形初具。总结和提炼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将在解决“重庆的问题”、解释“重庆现象”以及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重庆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强合作、形成共识。

二是要梳理归纳、不断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丰富、创新、完善的发展过程。积极推动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在实践上的不断完善和理论上的不断自觉,是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诉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具体梳理归纳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时,不但要挖掘出重庆特性、凸显亮点,总结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使其在重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从各个层面多维整合,充实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

三是要深入研究、多元宣传。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对实践发展的成果作客观科学的评估,对发展的进程作前瞻的预测;要突破思维定式,科学运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将实践和宣传结合起来,围绕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和宣传活动,提高各级官员及广大民众对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架构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营造市民认可、市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调动资源、多维整合。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和运用工作,涉及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要依托重庆市委、市政府研究室、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内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等部门,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各类专家和实践工作者,使其研究和运用工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效度。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借鉴,整合力量,从各个层面充实完善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要学习借鉴国外内陆开放型城市的发展之路;要结合重庆实际深入研究,仔细辨别、恰当吸收国内各省(区、市)的经验;要认真总结重庆直辖以来,各区(县)立足自身实际,在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五是要应用推广、指导实践。开展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服务重庆发展。即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要服务重庆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研究成果自觉运用到各项建设和发展中去。在运作程序上,要采取“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稳步推进”的战略策略,运用“先行先试、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县)开展科学发展模式试点试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增添措施、强化落实,并在总结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强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确保科学发展模式在重庆的实践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中国发展模式的实践——以重庆实践科学发展模式为例》。

注释:

①参见孟东方:http://blog.cqnews.net/?mdfjs.

②指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为重庆工作“定向导航”、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三大定位,确定了一大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

③在2010年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④即《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⑤指重庆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渝东南翼。

⑥指重庆市领导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⑦2010年6月24日至25日,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决定在本届市委任期内,用两年半时间,在全市群众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媒体称之为“民生十条”。

⑧200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推出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置换的“地票”交易,以解开“城市发展扩张缺乏空间,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疙瘩。

⑨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的问题,自2002年起,重庆先后以国债、规费、土地、存量资产、税收等“五大注入”,组建了资本金近1500亿元的城投、地产、水务、高速、交旅、开投、水投、渝富等城建和企业重组改制投融资平台,即“八大投”,形成了“国有投资集团-市场-建设”新型投融资模式。

⑩在产业链整合创新上下工夫,实现配套物流成本最小化,改“两头在外”为“一头(原材料)在内,一头(销售)在外”。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将其命名为“垂直整合”。

(11)包括交巡警合一、干部重新竞聘上岗、派出所长异地交流、创设校警等。

(12)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让30%~40%的人住公租房,60%~70%的人住商品房,这是一个双轨。

(13)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综合配套、有偿自愿,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

(14)指百万库区移民、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衡量自己的长短,通常有两把尺子。第一把是“纵尺”。用这把尺子量,直辖十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值得自豪;第二把是“横尺”,就是横向比较。用这把尺子量,我们就会看到兄弟省市的巨大进步,就会在比较中看到我们重庆还有不足,从而更加冷静地审视我们发展中的长长短短。第三把尺子,这就是“314”总体部署,是总书记为我们重庆特制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尺子。用这把尺子量,就能将重庆置于国家发展的大局来定位,我们就会有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因为“314”总体部署是科学的、具体的,而且要求高、任务实,是国家战略,必须完成。

(16)“5+2”、“白加黑”,是指重庆市的领导干部一周5天工作日,加上2天公休,7天工作休息;每日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工作。

(17)两江新区将采取“1+3”的管理体制,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口径。在开发任务上,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实施“1+3”的开发模式,平行推进。在开发平台上,将采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再加上两江新区管委会下即将成立的一个工业开发区,三个平台拉动两江新区发展。

标签:;  ;  ;  ;  ;  ;  ;  ;  ;  ;  

中国发展模式的背景与影响--以重庆为例_重庆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