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教育从婴儿开始_亲子成长论文

礼貌教育从婴儿开始_亲子成长论文

礼貌教育从宝宝抓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貌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

让宝宝做一个绅士

英国父母注重培养宝宝自我克制的忍耐力和对社会、对别人的责任心,提倡为社会服务和遵纪守法的精神,而这种绅士精神正是在和睦有序的家庭中自然培植起来的。

礼貌教育始于餐桌

英国人特别重视在宝宝幼儿时期拒绝让他偏食、挑食。他们认定,餐桌上对宝宝的迁就也是对宝宝的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宝宝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还会使宝宝养成任性、自私、难以接近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在英国家庭,稍大一些的宝宝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3岁以上的宝宝进餐时如果不慎弄脏了桌面,父母会让他向旁人道歉,并立即找来抹布令其自行清理。英国父母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和礼貌待人。

点评:

英国家庭的餐桌教育,让宝宝从小就养成了一律按规矩办事的习惯,他要学会独立行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对周围的任何人礼貌客气。

服务他人的教育

有一次,在伦敦参观展览,记录片的放映厅很小,而参观的人比较多,椅子就不够用了。很多家长叫自己的宝宝坐到地上去,以便空出椅子给更需要的人。其中有一个3岁的宝宝,赖在椅子上不肯起来。他的父母过去一再劝说,直到宝宝坐到了地上为止。对宝宝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家庭中大概是不多见的。

还有一次,我到曼彻斯特一位电视制片人家里做客。他们带着5岁的儿子到车站接我,一见面,男主人就把我的双肩背包接过去,递给了小儿子,说:“大卫,做个绅士。”于是,小小胖胖的宝宝就一路拖着背包跟在我后面,让我感到不好意思。他父母倒是若无其事,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独生子懂得给女客人拎包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引以为自豪的。

点评:

尼克松曾经在回忆录中说:“一个绅士就是要能够时刻想到别人、帮助别人。”这恰恰是英国父母教育宝宝的重要原则。

日本:

让宝宝感恩的教育

一颗不知感恩的心灵,麻木而坚硬,怎可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又怎能指望他勇于负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

隆冬的一天,朋友晓红一家决定在家里吃火锅。差不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准备烫火锅用的菜。一番大采购后,就是烦琐的摘、洗、切。晓红打电话叫表姐来吃饭。表姐长住在日本,这次带了3岁的女儿回来度假。一会儿工夫,表姐就带着宝宝来了,那宝宝一进门,就和晓红的女儿兰兰打闹在一处。两个宝宝年纪相当,很能够玩在一块的。

待碗筷摆上了桌,两个宝宝之间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小豆——晓红表姐的女儿,很快地在桌边坐好,等着开饭。而晓红的女儿兰兰,却在一边专心地玩一块橡皮泥,任妈妈怎么叫,就是不挪窝。吃饭时,小豆吃什么都香,自己吃,不要大人喂。而兰兰却要妈妈喂,而且是哄着才肯吃上一点,仿佛那饭不是为她吃的,而是为妈妈吃的。好不容易吃了小半碗菜,就溜下桌玩去了,怎么叫也不回来。小豆呢,却一直乖乖坐在餐桌边,吃完饭后,甜甜地对晓红说了声:“谢谢姨!”跑过来吻晓红一下,才去玩。

只不过是一桌普通的饭菜、平常的滋味,却收到宝宝如此隆重的谢意,自己准备饭菜的种种辛苦,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被人肯定的快乐。但晓红嘴上却对表姐说:“宝宝太客气了。”表姐却正色道:“不是客气,要从小培养宝宝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颗感恩的心!它深深地震动了晓红。晓红不再视自己为宝宝做的一切为理所当然。当晓红为宝宝洗好了衣服,为她准备好饭菜,为她讲了一个故事,晓红也要求宝宝说:“谢谢!”宝宝那一声发自肺腑的甜甜的“谢谢”,就代表着爱与关怀,已经全部映照到她晶莹剔透的心灵世界里了。

点评:

懂礼貌,首先是让宝宝懂得感谢父母的付出,懂得感谢自己获得的关怀和照顾,对自己亲人的礼貌推广及人,就懂得对周围人的礼仪和相处之道了。

美国:

重视管教宝宝的行为礼貌

道德操守教育已经内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在美国,你很难看到有“禁止随地吐痰”、“禁止践踏草地”之类的告示。

在美国没有禁止随地吐痰的告示

美国父母对宝宝的道德操守教育是极为重视的。“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差。”美国父母认为对宝宝人格塑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培养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所以,他们教育宝宝尊重并遵守社会规范。

这些价值观、社会规范包括: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谦虚、礼让、尊重他人、分享、无私、公正。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宝宝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

在美国,也许你会发现学校没有开设道德品德课,但若你认为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自由的国度,不重视道德操守教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所不同的是,这些教育都贯穿在他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培养,点滴做起。

垃圾是扔在垃圾桶里的

记得有一次野餐结束时,天色已晚,我和几个美国朋友坐上车准备回家,律师朋友的女儿扔了一个矿泉水瓶在地上,谁也没在意。这时,只听见朋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对他只有3岁的女儿说:“宝贝,下去拣起来,垃圾是扔在垃圾桶里的!”语气中透露着不容反驳。

点评:

这位律师没有借助夜色假装看不见,也没有替自己只有3岁的女儿去拣起来。他让宝宝认识到:

1.垃圾属于垃圾桶;

2.扔垃圾是不对的;

3.你做错了,你得自己负责把它捡起来。

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

宝宝可以用礼貌的语言来表达对别人的喜爱和尊敬。一旦宝宝会说话,就能学会说“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一位美国国际学校的老师简妮女士说过:“应该让宝宝明白,你愿意在他对你有礼貌的时候答应他的要求,而不喜欢听到他命令你。同样,以身作则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因此,作为父母应该经常对你的宝宝(以及别人的宝宝)说“请!”和“谢谢!”这样宝宝就明白礼貌用语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应该讲礼貌。

点评:

基本的礼貌用语,即使在家人之间,也是有必要使用的,这样能够酝酿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宝宝感受到人人都应该受到尊重。

设定底限

美国的父母认为,教会宝宝懂礼貌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管教宝宝的过程中既和蔼又严厉。和蔼的态度能表现你对宝宝的尊重,而严厉的态度则能表现你对原则的尊重。如果宝宝在超市里大哭大闹,你会怎么办呢?美国心理咨询师妈妈丽娜的方法是:“心平气和但坚决果断地把宝宝带出超市,放到车上,直到他安静下来。”这时候,你就能平静地对宝宝说:“现在咱们再进去买东西”,然后带宝宝再回到超市里。宝宝就能明白:自己再哭再闹,妈妈也必须买完东西,才能带自己回家。

点评:

在与宝宝产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过激反应,如果宝宝打了你或者叫你“大笨蛋”,尽量不要生气。美国的父母都认为:无论如何,你是大人,你知道自己不是大笨蛋。记住,如果宝宝想引起你的注意,他就能干出所有让你生气的事儿来。所以,你应该面对宝宝,平静而坚决地告诉他:“咱们家里可不能有骂人打人的宝宝。”然后,你要教会宝宝用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你要是想让我和你一起玩,你就得好好说。你说‘妈妈,我想让你给我讲个故事’就行了。”

韩国:

从小练习鞠躬、问候

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

初次和韩国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无论大人小孩,在问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后才是面带微笑的问候。与人握手的时候,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时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在一些公众场合的迎宾小姐,在向大家鞠躬的时候,一定是鞠躬后上身在下面停留几秒钟,然后才直起上身的姿势。

韩国人的问候无处不在,走在韩国,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医院、百货商店,你都能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声,感受到他们的良好礼貌。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

“韩国人怎么会这么讲礼貌?”、“韩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个好的习惯?”……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睿睿妈的脑中,直到睿睿上了幼儿园,她才找到一些答案。

以前看见大人无动于衷的他,看见熟人会主动上前鞠躬问候了,遇到不认识的人,只要大人在一旁提醒,他也能上前鞠躬问候,“爷爷好!”、“老师好!”、“小哥哥好!”……才2岁的小人给人家鞠躬也是腰弯得很低,头差不多快要碰到地上了,妈妈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幼儿园老师教育作用之大了。

睿睿妈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是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级门口,每次老师只要在,看见睿睿母子俩的到来,一定是马上迎上来,双手握着放在小腹部,很正规地和睿睿母子俩鞠躬问候。当妈妈要离开时,老师还会要求睿睿向妈妈鞠躬道再见。在幼儿园的走道里,无论遇到哪一位老师,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罢,她们一定都会主动和家长问候:“妈妈,您早!”、“妈妈,请慢走!”……她们的良好礼貌总让睿睿妈有些许的感动。

宝宝良好的礼貌习惯的养成和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一次睿睿妈去一位韩国朋友家玩,看见了她15个月的儿子,宝宝当时还不会说话,但妈妈还是马上叫他问候,只见那个小不点还真的模仿妈妈的动作,向睿睿妈鞠了一个躬。

睿睿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韩国父母对宝宝的礼貌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从宝宝懂事起、从宝宝还不会说话之际,礼貌教育渗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礼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

点评:

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的韩国现在变成了礼仪之邦,那么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家庭,也许同样需要反省我们的礼貌教育,是不是也需要反观一下韩国家庭从小就开始对宝宝进行的鞠躬、问候的熏陶?

标签:;  ;  ;  

礼貌教育从婴儿开始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