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产生及转化论文_王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产生及转化论文_王勇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民族中学校 616850

“学困生”通俗讲就是“差生”,因为“差生”这个称呼对学生缺乏人格尊重,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后进生或“学困生”等来指代“差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比较受关注的一部分,“学困生”的转化也成为每个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并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数学“学困生”就是指在数学这一学科成绩、智力发展上没有达到数学教学大纲的“合格”的要求,学习数学比较困难。成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就“学困生”的产生及转化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形成“学困生”的因素

1.学生因素。成为“学困生”,自身因素是成为学习困难的“学困生”的内因,比如,他们的智力方面。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的潜力就会越大,智力低下,其学习的潜力就会小,所以个别“学困生”有的是与其智力不高有关;另外,还有其非智力因素,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力、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绪不稳定、认识问题等,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

2.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1)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负担重,消极对待学习,慢慢形成“学困生”。(2)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上常处于半独立状态,心理上想依赖家长而实际上不能依赖家长,他们的自制力很不稳定,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纵容,社会上太多的诱惑,只要他们心理上一有冲动就会滑向危险的边缘,再加上一些不良分子怂恿,他们更容易学坏。(3)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任其任性胡闹,导致学习下降。(4)家长要求过高,甚至不符合实际,而当孩子成绩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会严加训斥孩子,这样孩子慢慢会变得厌学。(5)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这都会让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在学习上也会失去勇气和信心。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大多以应试为主,考试成绩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优等生依然还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很受教师喜欢,而与此同时,不能给教师带来荣誉感、成就感的“学困生”则较多会受到冷落,很少得到教师的关爱与赏识。当然,有很多教师还是想了很多办法去指导这些“学困生”,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学习方法、心理方面的指导,对他们的指导收效甚微,所以很多教师就不愿尝试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造成“学困生”形成的还有就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慢慢就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成绩急剧下滑。总之,“学困生”的形成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所以转化起来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怎样转化“学困生”

1.课堂提问要照顾“学困生”。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要让那些不喜欢举手发言的“学困生”有机会发言,时间长了,就能激起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回答问题的欲望。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所以,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接近“学困生”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让好动的集中思维于学习探求上;让自卑的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当“学困生”回答正确时,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当他们回答不对时,也要加以肯定,使他们能鼓起勇气继续主动学习。

2.让“学困生”多展示自我。学习差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更怕到黑板上板演,或有的根本就不屑于课堂的学习。而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在黑板上板演。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让“学困生”板演,教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可以收集大量的反面教材。如果做对了,哪怕只有一处,也要大加表扬,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所以,在板演中对做错的步骤要引导他们找出错因、回顾旧知、重新再试,对他们做对的步骤要充分加以肯定。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一个个争着举手上黑板板演,上课也特别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从而促进“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多关注“学困生”让其感到自信心。“学困生”往往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在引导之初要让“学困生”感到学有信心。因此,课堂练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有目的地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不批评他做得不对,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好时机。

4.有针对性布置作业。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作业布置要有梯度。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思维训练题优等生可以选择扩展题、思维训练题等有难度较大的题目做。而“学困生”起初则可选基础题做,不断鼓励他们。进而鼓励他们向扩展题、思维训练题“跳一跳”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5.练习作业让“学困生”自改互改。对“学困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是促进其进步的有效措施。教师批改作业后,针对“学困生”,多用眉批,并及时让他们订正。“学困生”的作业需要让他们自改自批。因为学生间的反馈速度快,“学困生”如果能发现别人的错误,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改,可以尽快地发现自己的错误,自改是在自我反省中进行的,发现错误更能使他们加快速度自我修正。所以,批改作业时更要让“学困生”自改自批,特别是在课内安排自改自批效果更佳。

经过实践,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班上的“学困生”通过个别谈心,弄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步骤灵活积极运用上述措施,在转变数学“学困生”工作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产生及转化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