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推进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职业技能鉴定论文,证书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进实行两种证书制度的认识
这项工作是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巩固发展、改革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这项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地推进这项工作。
1、逐步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是我国推进教育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这项改革既涉及国家的用人制度,也涉及我们的教育制度。首先,实施两种证书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在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配套改革劳动人事与干部选拔制度。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把实行两种证书制度作为“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行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要逐步建立职业岗位资格考核机构,实施各种岗位的资格考试和资格证书制度”。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所作的主题报告和李岚清副总理所作的总结讲话当中也都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会后在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实行这个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是实施《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教法把实行两种证书称为一项“制度”,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职教法中明确提出的“制度”有三个。一个是在《职教法》总则第三条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第二就是《职教法》第八条提出实行两种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三是《职教法》第八条还提出实行劳动者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这三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纲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工作。
2、实施两种证书制度是加速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一项根本措施。
中央为什么决定要实行两种证书制度,而且把它作为我国教育、用人制度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其根本目的还是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考虑,是为了加速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已制定了“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两个文明而努力奋斗。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本上靠什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首先是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此后,又进一步考虑经济建设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如何才能使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中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进而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是国家研究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的发展走一条什么道路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那么,靠什么机制,才能有效的把这个重要决策真正落到实处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相应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相应进行教育与科技体制的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十年动乱时期,是不重视人的文化技术素质的。从80年代初开始,在用干部、用人上重视学历文凭了。这应该说对改变因受文化革命干扰、破坏形成的读书无用论那种状况,调动学习积极性,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也起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明确提出实行两种证书制度,这是用人制度和教育制度上的一项重要改革。这项制度的实行对于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有什么样的用人制度,就会引导人们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3、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巩固、发展和提高的一项有力措施。
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教育、特别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职业教育针对岗位的需要,而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既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突出的特色。我国职业教育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和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多年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今后职业教育要发展,要巩固,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办出职教特色。提高质量的核心就是要办出职教特色。
为什么说实行两种证书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呢?
首先,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关键就在培养的人是否受社会欢迎。过去我们只实行一种证书制度,虽然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普遍教育的学历证书实质内容是不同的,但是学历毕竟是从普通教育过来的,只用这样一种形式,往往还不能够全面的、更准确的、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反映职业教育的成果。职业资格证书更侧重于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的水平进行考评测定。这样,通过学业和职业资格这两种证书,就能更全面地反映职业教育的成果,学生所具有的水平和能力,也有利于社会的承认和接受,从而有利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近两种出现了普高热,要引起深思,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何来解决?如果很好的实行两种证书制度,可能有利于克服、防止这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获得了两个证书,在社会就业和认可方面,在人才竞争中就有了优势。有人说升学热是我国人口多、独生子女多,都希望上大学造成的,这确实是一个客观的原因。但是,并不是就不可以扭转,有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德国能进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并不算高,现在大概是13%,但却没有太突出的追求升学的现象。德国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初中升入高中,从高中升入大学都没有入学考试,它究竟靠什么机制形成这种状况,而且职业教育多少年保持在70%的比例,在高中阶段70%进入双元制的学校,只有不到30%进入准备升大学的文理高中。初中分为三类:文理初中,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文化学习最高水平的集中在文理中学。中等水平的上实科中学,比较差的进主体中学。升入高中阶段分为两类:文理高中和进入双元制。双元制主要来源是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理初中主要进入文理高中。但毕业时不确定某生必须进入哪类中学,可以自己作出选择,老师只是作个介绍。文理高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有了进大学资格而不去上大学,返回头来进入双元制中学读书,读完双元制再去上大学。从机制上重要的一条,就是双元制学生学习了过硬的技能本领,就业出路解决得比较好,受到社会的承认。职业学校的考核对技能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双元制的毕业考核是由工商联合会或者协会等行业性的组织来进行的。考核中非常重视实践技能,当然也包括理论知识。(我国的职业学校的考核也在加强实践考核的环节)这样考核得到认可,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而且德国就业制度也要求,到工人岗位必须有双元制的证书,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甚至大学毕业生都不行。他们如果想找工人岗位,也要接受双元制学习。大学有相当的淘汰率,如果大学不能毕业,那就什么资格都没有,所以,一些文理高中毕业后选择先读双元制,有了这个资格将来能上大学则上大学,不能升大学就业也有了出路。这样一种制度就保证了职业教育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发展。所以,我国职业教育要得到巩固发展,要实现本世纪末提出的目标,达到占高中阶段的60%的目标,除转变教育思想以外,重要的还需要有一个机制,能使职业教育得到社会的承认,能够确立起职业教育在社会、在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逐步把双证书制度建立起来。
在建立和完善两种证书制度的同时,还应逐步推进实施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这样在人们的观念中职业教育就有了应有的地位,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是简单的参加一项考核,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实际上是根据职业分类,职业岗位标准来进行的。通过实行这项制度就可以进一步地促进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如何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明确目的,把握全局,把实行两种证书制度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
实行两种证制度,对它的内涵要有个全面的理解认识,眼睛不能仅仅盯在发证上。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的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两种证书制度,要作好四个环节的工作:
①制订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要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准确了解社会各个职业岗位的要求的基础上,制订出国家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②实施教育与培训。根据社会对人才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的需求,根据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搞好教育与培训,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③考核发证。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建立起学业证书(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发放制度,这样才能公平、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④就业使用。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根据获取证书的不同,取得相应的岗位就业资格,并且,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解取得相应的待遇。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有力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以上四个环节,必须统筹规划,相互衔接,才能保证两种证书制度的健康实施。作为教育部门,尤其要重视抓好第二环节。通过两种证书制度的实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目的。
2、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实施两种证书制度,关键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水平,完善实验实习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打下可靠的基础。
3、加强部门协作和政府统筹,齐心协力作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这是几年来开展这项工作的一条共同经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就是有关部门必须紧密的协作,特别是劳动部门、行业部门(用人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紧密的协作。搞好协作最主要的是要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持从国家事业出发,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出发。同时,工作中要相互关心,协商解决问题。教育部门尤其要主动和劳动、行业部门协作。今后国家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劳动政策方面,都要统筹考虑各类职业学校,同层次、同目标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考证资格上要相同。为顺利开展这项工作,有一个大的政策前提,协调、统一大的政策,而不在一些小的事情上纠缠不清。要司其职,把各项工作做好。根据各地的经验,可以成立一些相应的协调机构,以便于协商。
4、要认真规划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培训有关的人员,落实考核基地,保证职业技能考核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各地应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相应政策,为实行两种证书制度创造好的政策环境。要尽力做到有证无证有区别,不同的证书有不同的待遇。同时要培训好考核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标准的各类职业学校建设职业资格考核基地。
5、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职业资格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配套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途径、作法还需要逐步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因此,在实施的步骤上一定要稳妥,不要急于搞得面太大,一定要保证质量,使证书有很好的声誉。要先进行试点,选择一些学校、地区和专业进行实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推开。
三、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职业技能考核一定要确保质量。只有确保质量,才能起到实行两种证书应有的作用。否则,证书发了不少,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失掉了证书的信誉,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要让人感受到获得证书的学生和没有获得的就是不一样,证书有含金量,而不只是形式。从一开始就应注意不是一味追求数量,而要认真负责的重视质量。
2、要坚持两种证书并重的原则。两种证书之间有联系,但又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这在《职教法》中已明确讲了。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国家规定都是从业的凭证。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学历证书就没有用了。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期间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程度,仍是考核一个人水平能力的重要证书。
3、要认真掌握好收费标准。职业资格考核不是一项营利的事业,各地要有相应的规定,严格掌握合理的收费标准,所收费用应用于组织考核工作本身。否则会出问题,败坏考核工作的声誉。
4、要处理好教学与技能考核的关系。两方面都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应该能涵盖职业标准。学校培养目标要围绕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包括德、智、体各个方面。教学计划、大纲的制订要根据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但是学校的一个专业可能要覆盖若干职业,覆盖一个职业群。专业等不能过窄,在加强针对性的同时,还要增强适应性,要注重一些关键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也说明实行两种证书并重是非常必要的。
职业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要认真考虑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也要考虑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目前各职业学校应在执行国家和各地职教部门有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已经开展的职业资格考核工作提出的需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修改和补充。
总之,各地、各职业学校应根据国家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两种证书的实施,使职业教育的水平再前进一步,使职业教育办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本文是陈德才同志1996年11月30日在〈全国职业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本刊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