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太和”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易经论文

“周易”中的“太和”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易经论文

《周易》的“太和”理念及和谐社会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和论文,周易论文,和谐社会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1)05-0071-05

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我们的先贤是如何提出并论证种种和谐的要求与准则的,是如何将和谐的理念付诸实践的,它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又体现着怎样的哲学道理,我们确实不甚了了,仍然有进一步加以清理的必要。

以“保合太和”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是《周易·彖传》提出来的。关于和谐理念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也以《周易》最为丰富。但是,“太和”观念的提出,也不是异军突起,前无所承的,它是继承和进一步阐发了先前的有关论述,而得到丰富和完善的。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最为重要的高论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周太史伯关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议论。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与郑桓公议论周幽王说:

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

这里有几层意思值得注意:其一,对和、同作了明确的界定。“和”是“以他平他”,即不同事物、不同元素的激荡与融合,是相互对待的互为他者的差异性的统一;“同”即“以同裨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或要素的重合,是排斥差异性的简单的同一。其二,强调“和”是事物蓬勃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和则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同则死气沉沉,败坏消亡。单一元素的重合,只能导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同上),就连人们在大自然界中生活,分辨与选择事物也没有可能。其三,突出“和”是一种思维方式。先王正是以“和”的方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此即所谓“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此种思维方法,就称之为“以他平他谓之和”。这种观念的提出,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晏婴的“和同之辨”。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在史伯二百年之后的春秋时代,齐相晏婴与齐景公有过一段讨论“和与同”的对话,十分精彩。实亦承袭史伯之论而来。其中说:

公曰:“唯据(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德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与史伯之论相比,此段论述又从五味、五声、六律转到人际关系,着重从君臣关系的角度谈论和与同,更加突显了相反相济、相异相成的道理。唯其如此,方能政治清平,社会和谐。此即所谓:“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此种说法,后来又被孔子概括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要人们去同取和,求同存异,以此相互促进,不可彼此苟同。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则完全相反,是要人们去和取同,完全排斥异己。这样,和同之辨,又不仅仅体现了一种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了一种人格与德行。这大概就是《周易》睽卦《象传》“君子以同而异”的来源。

再次,是孔子关于“宽猛相济”的论述。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紧接晏婴的“和同之辨”,就是“为政宽猛”的讨论。郑子产卒后,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寇,经常于萑苻泽中抢劫过往商旅,杀人越货。大叔后悔未听子产之言,于是兴兵攻打萑苻之盗,尽杀之,方使郑国的盗贼不敢再轻举妄动。对此,孔子评论说:

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这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和”。宽之与猛,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政治措施,也即史伯所谓“他”。政宽有宽的过失,政猛有猛的过失。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施之以宽,以此之过济彼之失,以彼之失泄此之过,这就叫做“平之以和”,也即史伯所谓“以他平他”。如此“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其结果便是“政是以和”。如果像成汤那样,为政既不太强也不太急,既不太刚也不太柔,布行政敎优优然和绥,必然是百种福祿聚而归之,达到一种“和之至也”的状态。“和之至”,即“和”的极致,“和”的最佳状态。这大概就是《周易》乾卦《彖传》所说的“万国咸宁”的“太和”,也即最高的和谐状态。

更值得重视的是,《论语》中有关“和为贵”的论述。《论语·学而》篇有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指以礼仪规范、名分制度治国处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引孔子之言说:“为政先礼,礼者,政之本与!”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的根本。礼本来是为了别异、稳定等级秩序而设,但实行起来,应以和谐为最高原则。先王之道的美妙之处,也正在这里。然而,凡事只知用礼,不知道用和加以调节,那是行不通的。相反,如果凡事只强调和谐,而不知以礼来加以节制,那肯定也是行不通的。照此种说法,礼之与和,在处理行政事务和人际关系上,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反相成,相资相济,相互为用,不可有所偏废。也就是说,在实施礼制时,必须以它的对立者——和谐为原则;在维护和谐时,则应该用礼制给予必要的调节。如此,方能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最佳状态。这大概就是《周易·系辞传》所说的:“履以和行”,“履,和而至”。依《周易·序卦》所说:“履者,礼也。”履卦之义即礼的践履和实行。循礼而行则能使人和而不争,所谓“礼至则不争”(《礼记·乐记》),故云“礼以和行”。礼得到实际运用,人人能和睦相处,融洽而不争,从而实现了最佳的和谐状态,所以说“履,和而至”。

《易传》正是在继承和阐发上述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最高价值理想。《周易·彖传》开篇就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是对乾卦卦辞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两套语言:一是讲筮法,即解乾卦之象和卦辞;一是表达作者的世界观。就其哲学意义说,意谓:伟大呀,乾元,使万物赖之以创始化生,并且统贯于天道变化的整个过程。这是对“元”的解释。下文“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是说,如同云行雨降,滋育万物,流动而成形,故其德为“亨通”。“大明”指日,“六位”,一说谓上下四方。是说,如同太阳有出有入,六位由此而成,并且因时而乘六龙驾御于天空。这也是对乾卦“元亨”之德的进一步解释。下文“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则是对“利贞”的解释。“乾道”即天道,指天时气候变化的法则。“保合”即保全。“大和”即太和,指最高的和谐状态。意思是说,天道的变化使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万物因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能够保全天时节气的变化极其和谐,风调雨顺,则万物皆受其利而归于正,这也就是乾卦所谓的“利贞”。如果具备以上所说的“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就可以促使万物繁庶,政通人和,天下太平,所以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可以看出,这是以“保合太和”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理想。这与《中庸》所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是一致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易》不仅提出了有关“太和”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人们,特别是各级的社会管理者,要切实加以实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努力去建构“天下和平”的和谐社会。那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周易》又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和措施呢?

首先,它要求上下交感,相互沟通。其泰卦《彖传》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有通达安泰之义。此卦之象实乃天地万物,国家社会,个人事业皆和谐通泰。其下卦为乾,上卦为坤。乾为天,坤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天地相交。天地相交,则万物各遂其生,所以说:“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这是自然界的和谐通泰。乾又为君上,为领导者,坤又为臣下,为被领导者。那么,泰卦之象又是君上之意达于下,臣民之意达于上,上下相交。上下相交,则君臣、君民上下同心。所以说:“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传上》)君臣上下关系如此,同心同德,同德同志,则国家昌盛。这是国家社会的和谐通泰。相反,如果天气不能下降,地气不上升,天地不交,则万物不能遂其生;如果君上之意不能通于下,臣下之意不能达于上,上下不交,则其国将亡,天下无此邦矣。此即否卦《彖传》所说:“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上下交感,相互沟通,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咸卦《彖传》又特别强调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就是说,相互交感,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天地万物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要实现上下交感,还必须做到“以上下下”。益卦《彖传》说:“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说,读为悦。下下,是说君上能以谦卑的态度礼敬下民。益卦的下卦为震,上卦为巽。震为阳,为刚,象君;巽为阴,为柔,象民。那么,益卦的卦象有君自居民下之义。高亨先生认为,“其义有二:一、减轻赋税之剥削,君之财物收入稍减,民之财物保有稍加,是为损上益下。损上益下,则民悦无疆。二、减轻压迫,君上以谦卑之态度,听取下民之意见,是为自上下下。自上下下,则其道大大光明矣。”(《周易大传今注》)此种说法,在其他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屯卦《象传》所说:“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即是说,高贵者能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庶民,与下民相沟通,则大得民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仅仅在精神上礼敬下民,而且在物质上也能厚待下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是剥卦《象传》所说:“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剥卦的上卦为艮,下卦为坤,艮为山,坤为地,有山在地上之象,故曰:“山附于地。”山之所以随时遭受剥蚀而不致崩倒,在于其依附于大地,从而得以安居而久峙。王侯大夫观此卦象,从而厚待下民,则能取得下民的拥戴,取得下民的拥戴,则家不破而国不亡,可以安居而免于剥落。此即“厚下安宅”。兑卦《彖传》也说:“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由此可见,“自上下下”,上下感通,对于构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有着多么关键的作用。

第二,要“求同存异”,用《周易》的话说,叫“以同而异”。睽卦《象传》说:“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睽卦之象是上为离为火,下为兑为泽,火焰动于上,泽水动于下,两相乖离,故称为“睽”。然而,睽乖之中也有相同者,“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彖传》)。君子观此卦象,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在处理事物之时,能够求同存异,不强人以从己。照这些说法来看,《周易》是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无论对于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可避免而又不可或缺的,因而必须反对那种唯我独尊、排斥异己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就社会和谐而言,在国际关系方面,求同存异,则要“建万国,亲诸侯”,怀远人,协和万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与国之间,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承认多极政治、多元文化等的存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则提倡相互理解,承认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文化背景、个性习惯的不同,不能事事以我为中心,党同伐异。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乃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要分配公平。谦卦《象传》说:“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的外卦为坤为地,内卦为艮为山,此乃谦卦之象,故曰:“地中有山。”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取其财多者以益其财寡与无财者,称量其财物之多寡,以定其公平之施予。所以说:“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段论述,如果联系《论语》中一些论断,则更能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季氏》引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此说的前半段是讲内政,后半段是讲外交,就内政而言,孔子连续使用了“均”、“和”、“安”三个概念。“均”就是均衡、公平、公正;“和”就是和睦、和谐;“安”则是安定、安泰。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只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分配公平,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有凝聚力。社会和谐了,国家有了凝聚力,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内政做到了这样,远方的诸侯也就来与你和睦相处了。谦卦所说,与此如出一辙。

我们知道,社会矛盾一般说来都是由利益冲突引起的。在社会生活当中,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利益,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利益关系。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或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因此,要想达到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各层统治者要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做到分配公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这就是《周易》“称物平施”为我们提供的有益启示。

第四,要“节以制度”。节卦《彖传》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谓节制、节度,节度也即制度。照《易传》所说,凡事有节制则能亨通。天地运行有一定之规,四时季节由以得成。人事也是同样,不能没有节度。国家有制度,用以节制君臣庶民,使在上者不骄奢以伤财,不残暴以害民。人欲无尽,不节以制度,就多放肆,从而导致伤财害民,使国家不得安定。其《象传》又说:“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制即创立。数度犹制度,因有等级之数,故称之为数度。节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坎为水,是泽上有水之象。泽上有水,就可能泛滥于泽外,必须筑堤岸加以节制,所以卦名为节。君子观此卦象,受到启发,从而建立制度,论定德行的准则,以防止越过礼教节度,造成社会动荡。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易传》同时讲了法规制度和道德规范,但解决制度问题往往比解决思想道德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人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而实行另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起来了。人经常是服制度不服人的。因此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系辞传下》所谓“履以和行”,也正是此意。履,礼也。人之利害有矛盾,其行为就需要礼仪法度予以规范,其行方能和而不争。

第五,要树立和保持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周易》的重要特征之一。《周易》之所以得以产生,是因为有忧患,所谓“作《易》者岂有忧患乎”!它要求,当处于顺境、处于全盛状态之时,要“思患而预防之”(《象传》),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惟其如此,方能“身安而国家可保”(《系辞传下》)。当处于逆境、处于艰难困苦之时,要屈以求伸,反身修德,以迎接光明的到来。此即所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传下》)“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象传》)这也正如《左传》所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襄公十一年)这是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安定,而不至于走向反面的高超政治智慧。

《周易》还特别强调,当身遭困厄,备受压抑之时,也要意志不屈,理想永存。此即困卦《象传》所说:“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即是说,君子观此卦象,受到启发,当处穷困之时,有处穷困之道,其身愈困,其志弥坚,临难不苟免,见危不曲全,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实行自己的志愿与追求。社会有了这样一批在艰难困苦面前,不灰心颓丧,不随波逐流,不畏艰险,不惧生死,不屈不挠,埋头苦干,奋力前行的志士仁人,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真正希望。

第六,要不断进行变革,使社会充满活力。为了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防止走向反面,就要善于变革,不断有所创新,使社会充满活力。《系辞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彖传》说:“革而当,其悔乃亡。”变革适当,就可以避免悔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变,即改变现状,包含有革旧创新之义,如《杂卦传》所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就政治生活说,所谓变,就是改变旧秩序,创立新制度。在《周易》看来,生生不息,吐故纳新,生机勃勃,日新富有,是天地最根本的属性。此即《系辞传》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即创造,生生即不断有所创造,处处充满活力。是说,每天都在更新是天地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断有所创造,才称得上变易。据此,《彖传》又推崇“变革”说:“天地革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以为变革是天地以及人事间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只有经过变革,事物方有其生命活力,而因循守旧,只能走向衰亡。这也就是《系辞传》所说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端就要变,只有经过变革,才能更好地发展,这就叫做“通”。事物通达顺畅了,生气勃勃,又可以维持一段长久的时间,所以说“通则久”。此种思维方式,成为历代改革家的一种理论根据,至今仍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①。

总起来说,《周易》不仅在继承和阐发先贤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最高价值理想,而且试图将其付诸实践,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理论原则和具体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是值得我们汲取与借鉴的。

注释:

①其实,“天人谐调”也是《周易》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由于学界论述很多,兹不叠述。

标签:;  ;  ;  ;  ;  ;  

“周易”中的“太和”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_易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