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企业理论初探_手工业论文

马克思企业理论初探_手工业论文

马克思企业理论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理论是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人们有过众多介绍和研究。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时,创建了丰富的企业理论,但是人们却对此研究甚少。当前我国正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无疑研究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将会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本文试图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作初步探索。

一、关于企业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的产物。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这种生产行为主要取决于家庭的需要和意志,其生产规模狭小,几乎没有社会联系,构不成企业生产。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组织不能称之为企业。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才产生了企业。“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8页)马克思在这里指明了是协作才产生了企业。 协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技术条件,这在封建的手工业中就已具备;其二必须具备一定初始额度的资本,并追逐资本的增殖。协作能产生社会生产能力。正是协作由于使资本主义生产量的规模扩大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即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同上书,第360 页)协作“本身表现为同单个的独立劳动者或小业主的生产过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同上书,第372 页)“较大量的生产资料积聚在单个资本家手中,是雇佣工人进行协作的物质条件,而且协作的范围或生产的规模取决于这种积聚的程度。……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关系在形式上建立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现在,这个最低限额又表现为使许多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过程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同上书,第367 页)协作乃至企业的产生,是由于其能够实现资本追求利润的目的。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具备最低资本限额是企业起源的必要条件,协作能使资本家实现更大程度的利润则是企业起源的充分条件。从而协作活动具备了企业活动的特征。

二、关于企业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

协作产生了企业,但并不构成企业的稳定形态。企业的形态及其制度随着社会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及其社会化程度的扩大而演变。马克思在分析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特征时,指出了企业形态及其制度的演变过程和规律。

工场手工业使协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分工协作使企业组织形成发生了巨大变化。“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反过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须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有现有的分工来规定。……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由各种劳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真正的工场手工业不仅使以前独立的工人服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而且还在工人自己中间造成了等级的划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8-399页)“工场手工业,最初是自发地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巩固和发展,它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同上书,第402-403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工场手工业使企业形态具有如下特征:(1)分工协作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企业内部的分工是有机结合的。(2)企业组织的变化服从于资本的意志, 为资本创造了更多地获取利润的条件。(3)企业组织内需要统一的指挥, 需要纪律和分工的等级制。

机器应用于大工业,最终确立了企业的工厂制度形态。机器大工业彻底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条件,也使企业组织形态和制度趋于完善形态。“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同上书,第408 页)“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的工人,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同上书,第413 页)“通过传动机由一个中央自动机推动的工作机的有组织的体系,是机器生产的最发达的形态。在这里,代替单个机器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械怪物,它的驱体充满了整座整座的厂房,它的魔力先是由它的庞大的肢体庄重而有节奏的运动掩盖着,然后在它的无数真正工作器官的疯狂的旋转中逆发出来。”(同上书,第419页)“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同上书,第423页)

在机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制度,即工厂制度,一开始便要求以大生产为基本特征,带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那些因社会分工而孤立起来以致各自生产独立的商品,但又作为总过程的阶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部门。因此,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同上书,第421页)部门向前后联系延伸。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又引起了作为社会生产基本条件的交通运输工具发生革命,从而继续导致用庞大机器制造机器。“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422页)因此,工厂制度的普遍发展便成为必然。

机器大工业本身就具有不可阻挡的技术革命锐力,推动着企业制度不断发生变革。”社会劳动组织本身,从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求生产大规模地进行,从而要求单个资本预付大量货币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5页)所谓单个资本,是指企业的资本属 个别资本家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个别资本所控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单个资本企业无力满足为进行有效生产所必须的企业资本的最低限额。企业资本的社会化便产生。股份企业制度由此产生了。“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历史较长范围较广的事业,要求在较长时间内预付较大量的货币资本。所以,这一类领域里的生产取决于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货币资本的界限。这个限制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联的联合经营(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同上书,第396 页)“资本在股份形式上的巨大结合,在这里也找到了直接的活动场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2-293页)股份公司通过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量的组合,实现了企业资本规模扩张的要求。由技术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与之适应。这是企业制度演变的规律。由协作产生企业,进而产生了工厂制度,发展成为股份公司制度就是这条规律而演进的。

三、关于企业的规模

企业规模的理论是马克思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企业的规模决定于企业生产的技术手段。资本指挥的工人数量的增加是由技术的需求而产生的,与此同时“建筑物、炉子等共同生产条件的规模要扩大,原料尤其要增加,而且要比工人人数快得多地增加。由于分工,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增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6页)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于工业, 使企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工具的动力是人,机器的力量不同于人的自然力”。(同上书,第409页)机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在企业中, 由于机器的使用,“使原来只以人为动力而设计的机构发生重大的技术变化。”(同上书,第412 页)满足了工作机规模扩大和工作机上同时作业的工具数量的增加。“在工场手工业中分成几种操作顺次进行的整个过程,现在由一台由各种工具结合而成的工作机来完成。不管这种工作机只是比较复杂的手工工具的机械复制品,还是由工场手工业专门化了的各种简单工具的结合,在工厂内,即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场内,总有简单协作重复出现,这种协作首先表现为同种并同时发生作用的工作机在空间上的集结”。(同上书,第416页)机器的使用,技术的统一, 把各种局部协作劳动结合于同一个企业内。“只有在劳动对象顺次通过一系列互相联结的不同的阶段过程,而这些过程由一系列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工具机来完成的地方,真正的机器体系才代替了各个独立的机器,在这里,工场手工业所持有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又出现了,但这种协作现在表现为各个局部工作机的结合。……每一台局部机器依次把原料供给下一台,由于所有局部机器都同时动作,产品就不断地处于自己形成的各个阶段,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阶段转到另一生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6-417页)机器生产要求建立与它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基础,这就是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工人技术、技术技能水平与之适应。机器使劳动协作的性质进一步加强,机器的技术手段将协作更大规模地统一于一个企业之中,劳动资料本身所决定的技术构成,决定了协作的规模和程度,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人力包括体力和脑力或智力。因此,可以用机器来生产机器,用机器来协作和控制机器,进而用机器生产产品,企业的规模将会随机器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和集约化。

其次,技术手段的变革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最低资本额发生变化,使企业规模发生变化。技术手段从一开始就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机器大工业造就了生产的大规模,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决定了机器使用的最低界限,机器一经使用,对资本来说必须具有经济性。“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很明显,机器和发达的机器体系这种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在价值上比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资料增大的无可比拟。”(同上书,第421页)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规模的起点。

第三,企业规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一个不断运行的过程,其基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出现的,即资本的内部积累、横向集中和资本的社会化控制。

1、资本的内部积累。“任何一个社会, 如果不是不断地把它的一部产品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就不能不断地生产,即再生产。”(同上书,第621页)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和物质载体。企业的生产是规模不断扩大并转换的再生产。用内部积累的方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壮大企业规模,是企业的基本生产方式。“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同上书,第437页)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同上书,第685页)如果资本不能不断地进行积累或失去积累的能力,企业将不能运转,甚至破产倒闭。企业内部积累的不断进行,将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资本的横向集中。每一个企业, 都积聚着或大或小的生产资料,并且与之相适应有一支或大或小的劳动军。“社会资本中固定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部分,分在许多资本家身上,他们作为独立的和互相竞争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同上书,第686 页)企业规模的扩大,通过资本的集中来实现是一条规律。生产经营以竞争的方式进行,“竞争的激烈程度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大小成反比。”(同上书,第687页)通过竞争过程中的集中, “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资本家手中;……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一方面创造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创造了技术手段。”(同上书,第687 页)集中通过单个既有资本的分配,通过单纯改变社会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88 页)“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同其他资本量一样,不断地再生产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同上书, 第689页)

3、资本的社会化控制。大工业的发展, 使其技术基础不断发生革命,从而使生产不断地社会化,靠单个资本已无力完成大工业发展技术所要求的企业规模,股份公司便应运而生。股份制使企业规模社会化扩大,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要求。股份制对企业规模扩大的适应,表现为对社会资本的控制,把它称为资本的社会化控制。企业所需资本规模的扩大,是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的。股份公司通过信用制度取得了对社会资本的控制使用。“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1、 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不同的企业。2、 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范围内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3 页)“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对社会资本而不是对自己资本的支配权,使他取得了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同上书,第496 页)股份公司对社会资本的支配权,消除了由于技术基础引致的企业规模扩张的阻碍,从而使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经济调节力量或作为一种必要的调节形式发挥作用。

四、关于企业的基本问题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形式或经济组织,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脉济中得到启示。

马克思所研究的个别资本的运动,可以看作企业的运动。透过马克思的分析与综合,可以理解企业的基本问题。

第一,企业是追求效率的产物,而又在本质上追求效率。企业是商品生产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商品价值的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价值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效率的状况。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且由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少。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4页)

价值规律是调节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而价值规律本身就是效率规律。这一规律在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本质上要求企业追求效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价值形成、价值增殖和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而关键点在于价值增殖及其实现。为了追求价值有效的增殖,企业必须用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来达到。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延长劳动时间和相对延长劳动时间。并指出企业取得利润的生产方式主要围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展开。

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追求效率,主要采取两种方法,即改进企业组织和改进技术手段。改进企业组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因而首先从协作开始产生了企业,在企业内进行职能分工,顺序或平行地完成制造某一商品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或出售商品的活动或购置劳动资料的活动,并使各种操作活动独立化,“并且独立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每一种操作成为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5 页)这种职能的专门化“缩短了制品的各个特殊生产阶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制品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同样在这种转移上的劳动也减少了。”(同上书,第381 页)同时协作在同一个企业内使投入的原料就可以“同时处在它所有的生产阶段上,由局部工人组成的总体工人,用它的许多握有工具的手的一部分(在制针手工工场的针条形成的过程中——引者)拉针条,同时用另一些手和工具把针条拉直、切断、磨尖等。不同的阶段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变成了空间上的并存,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同上书,第382页)在一个企业内, “互相补充的各个劳动过程可以不间断地、同时地、空间上并存地进行下去。……具有连续性、划一性、规划性、秩序性。”(同上书,第383页)机器的应用, 使企业组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劳动组织、管理组织要服从于机器运行的规律。“局部工人的直接协作,在各个特殊工人小组之间造成一定的比例数,同样,在有组织的机器体系中,各局部机器之间不断地交接工作,也在各局部机器数目、规模和速度之间造成一定的比例。”(同上书,第417-418页)为了提高企业组织效率,管理的职能越来越独立化。为了强化对实际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资本的管理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3页)资本的管理、指挥、监督、调节的职能交由职业经理来执行。 股份制企业使组成公司的资本被分散化。股份公司的管理比那些经由内部扩充而成长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各组成公司的设备需要重新安排,面对它们的管理则需要进行集中化,并需要专门的支薪经理人员来建立统一的会计和统计监督制度,最终导致了管理权和所有权之间的分离。由此形成了按集中的、按职能划分的各部门组织机构,企业组织形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结构基础。

不断地改进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另一重要方法。技术手段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生产力。企业为了降低自身商品的价值,获取超额利润,拼命提高自己资本的技术构成。马克思考察了用机器生产机器,说明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器部件所必需的精确的几何形状,如直线、平面、圆、圆柱形、圆锥形和球形,也同时要用机器来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2 页)机器制造业所采用的机器中的构成真正工具机的部分、是规模十分庞大的手工工具的结合,“例如,钻床的工作机,是一个由蒸汽机推动的庞大的钻头,没有这种钻头就不可能生产出大蒸汽机和水压机的圆筒。……剪裁机的工具是一把大得惊人的剪刀,它剪铁就象裁缝剪布一样。”(同上书,第422-423页)技术手段提高了企业效率,“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同上书, 第424页)

第二,企业是一个经济利益矛盾运动的统一体。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深层次的运行动机在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格局体现了组成企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企业资源的结合配置与运行得以表现。

1、企业资源配置主体的利益是资产的增殖。 企业首先表现为资本的堆积。资本所有者利用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资源配置,包括进行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其目的是实现资本的增殖。在这里资源种类配置及其比例、规模是从属于资本增殖的。

马克思是把资本家当作一个企业资源配置主体来研究的。资本家关心的是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利润额,利润率的高低决定资本的增殖和利用程度。“资本家生产商品,不是为了商品本身,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他的个人消费。资本家实际关心的产品,不是为以摸得着的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价值超过在产品上消费的资本的价值的余额。……不仅是为了再生产预付资本,而且是为了生产一个超过预付资本的价值余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页)为了提高利润率,使资本增殖,资本家力求使资源的使用节约,“使生产资料按生产本身的需要来消耗,”(同上书,第99页)“并且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因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同上书,第103 页)在这里阐明的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普遍适用的。要颠倒的应该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占有关系,而不是企业活动的一般科学规律。

2、企业的利益是在不断地再生产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企业是积累的主体。积累首先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市场竞争的压力,追求利润的动力,必然要求资本的规模扩大。首先是单个资本的扩大。“剩余价值是积累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财产,它从来不属于别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2页)因此, 企业的利润首先要为企业占有,再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之中。积累的功能在于能不断产生出生产利润的方法和带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为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同上书,第685页)随着利润转化为资本, 将会使企业组织发生变化。内部积累使单个企业发展扩大,会引起资源的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集中可以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量的重新组合,实现企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资本的调整,使企业规模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由于资本的集中,导致了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引起了企业产权的变更,使企业结构,包括治理结构和利益结构更加复杂。

3、企业利益的实现条件是市场竞争, 马克思在分析单个资本循环形态时,阐明了企业利益实现的市场条件。“一个货币额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是要执行资本职能的价值量所完成的第一个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市场上,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运动的第二阶段,生产过程,在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时就告结束,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其组成部分的价值,也就是包含原预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接着,这些商品必须再投入流通领域。必须出售这些商品,把它们的价值实现在货币上,把这些货币再转化为资本,这样周而复始地不断进行。”(同上书,第619 页)市场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前提条件。在循环的第一个阶段,企业要获取资源,市场上必须要有可供选择的资源,并且能够保证具有获得的连续性,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规格,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或有缺陷,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会受到阻碍或中断。在循环的第二个阶段,其生产过程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但是生产的规模要受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第三阶段,即商品的出售阶段,也是循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增殖的实现要以货币形式转化过来。只有这一过程实现协调,才能使生产经营过程转入下一循环。在现实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作为整体是同时地、在空间上并列地处在它的各个不同阶段上。但是,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依次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由一种职能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职能形式,从而依次在一切阶段和一切职能形式中执行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21页)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得以直继进行。

市场对企业利益实现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对流通时间的作用方面。“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地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由出售时间,即资本处在商品资本状态的时间构成的。”(同上书,第276 页)影响商品销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交通运输的道路、工具的品种及状况等。

加速资本周转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缩短周转时间,对于减少资本占用或增加同一规模的利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参与市场的手段是竞争。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需要在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有一种竞争,并且需要有一个可供他们共同出售自己商品的市场。……要求各个卖者互相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便把社会需要所要求的商品量,也就是社会能够按市场价值支付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来,如果产品量超过这种需要,商品就必然会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反之,如果产品量不够大,就是说,如果卖者之间的竞争压力没有大到足以迫使他们把这个商品量带到市场上来,商品就必然会高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202页)正是这种围绕商品价格社会化的竞争,构成了企业动力。

对企业构成约束的市场条件还表现为围绕资本利润率平均化的资本社会流动。社会资本投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极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同上书,第218-219页)生产价格不但调节着商品的流动,而且调节着资本的流动。 生产价格使得资本有更大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劳动力也能够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这种产权和劳动力的流动构成了对企业的强烈激励与约束,也构成了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尤其是股份企业制度中,资本产权的转移是通过股权(股票)的转让买卖活动进行的,使资本的转移与企业现实生产过程相分离,更加促进了企业产权的流动,从而使企业利益机制更趋复杂化。

标签:;  ;  ;  ;  ;  ;  ;  

马克思企业理论初探_手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