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杨铁刚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杨铁刚

摘要:目前,随着部分城市降雨量的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增加,雨水淹没了城市的一些设施,造成了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其他城市,水资源稀缺。这个城市正遭受严重的干旱和洪水,水资源短缺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提高城市雨水的利用率。下雨时,它会聚集在路面上形成地表径流。如果雨水产能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容量,城市道路区域将出现水问题。问题发生后,城市交通环境造成了严重障碍。城市环境与海绵城市节水系统相结合,可以节约城市水资源,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道路设计

1海绵城市理论简述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对城市未来排水、储水等功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把城市实际情况下的排水、储水等功能直接规划到市政道路设计中,使得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充分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并且能够在降雨季节实现存水、净水,在缺水时期有效运用的功能。在海绵城市理论的基础下,要保证市政道路建设充分做到自然环境和人工措施有效的结合,城市系统在保证能够及时排涝的情况下,还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所以,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考虑自然降雨、地表河流以及地下水的处理工作,在排水和储水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从而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情况。海绵城市理论的目的就是对自然降雨的充分利用,保证城市储存充足的水分,其次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其能够更加优美,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2海绵城市的应用价值

良好的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非常重要,它与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个公民密切相关。同时,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还要考虑绿化,环保等诸多方面。近年来,中国和全球环境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特别是全球变暖。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出现导致了洪水和大雨等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它具有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减轻排水系统压力的优点。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后,城市雨水的混合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为城市绿化和景观保护提供了大量的水,降低了节水成本。海绵城的概念可以回收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水停滞,节省环境管理成本,防止积水。利用天然水体减少水库建设,节约建筑资源。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它的应用在城市内建立了生态系统,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弥补了城市建设的困难,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它也使城市的绿化工作更加美好。利用水资源可以帮助动植物建立生态栖息地,做好绿化和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3.1路面材料选择

当前国家对市政道路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方面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路面交通的状况,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而为了强化路面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就要在路面材料的选择中提高重视,以往的道路路面更多地采用硬质材料,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有效地渗入到地下,继而在路面形成大量的积水,对路面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可将透水性沥青材料应用于路面设计中,确保市政道路的渗透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其能够将雨水引入到基层及排水系统中促使积水不断地减少,这样就能够减少路面径流、交通堵塞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为了促使雨水资源的有效应用,可通过生物滞留系统的应用使雨水得到有效净化。

3.2道路结构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结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路面积水主要从其上面存在的裂缝及空隙进行排放;路面积水能够渗透到道路的基底层,并通过排水系统排放掉;道路积水渗入到道路地基之下的土壤之中排放掉。前两种的雨水排放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确保其中的积水有效地排出,但是却无法将雨水进行滞留和存蓄。而为了实现市政道路设计的海绵功能,就要促使道路的渗透系统超过7×10-5cm/s,然而路面行驶的车辆较多,或路面承载的压力较大时,其对于积水的消纳能力是会受到影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主要采用混凝土及花岗岩等材料,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热量的过度流失,通过对透水性材料的应用确保海绵城市的应用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3.3市政道路横坡的设计

通常在市政道路的主干道中会设置一些绿化带,其中横坡的方向是朝着中间倾斜的,而绿化带主要设置于道路的中心基准线上,并且市政道路设置的高度要高出绿化带5~10cm,如此一来就能够促使大量的雨水朝着绿化带方向流入其中。同时还要在绿化带位置上铺设一层砂砾和碎石,这样就能够确保雨水的下渗、存蓄、排放更加高效。此外,还可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智能雨水篦子,其不仅能够强化雨水收集的效率和效果,还能够降低排水管道设计的直径,只需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便能够促使雨水可以自行收集和排放。

3.4道路边坡支护设计

在市政道路边坡支护设计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冲刷支护、坡面支护、植物支护口挡土墙等。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得到了有效推进,为了提升城市防洪排涝的功能,就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边坡支护设计中,例如在道路两边种植绿色植物,其中包括灌木丛、樟树、草皮等,其不仅能够对道路边坡支护进行加固,还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吸收、储存。此外在道路边坡支护过程中,可采用窗式种草、网格种草等方式强化土壤的渗透性,而且又规避了喷浆及抹面的环节,降低土壤的破坏程度。

3.5下沉式绿化带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下沉式绿化带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有排水系统的下沉绿化带、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绿化带两种。在前者绿化带设计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就是路面径流大、储蓄能力差,雨水落入到地面后从低于路面、高于绿化带的溢流口进入排水系统,此种方法在雨水量充沛的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在后者绿化带设计中,其主要考虑的是雨水的收集、处理,可将渗水沟、雨水收集装置、蓄水池及泵站等设置于绿化带中,这样雨水流入到绿化带之中,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净化后进入蓄水池,此方法在降雨时间长、径流量控制强的地区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3.6路缘石和路肩边沟设计

在路缘石设计中主要涉及平缘石和立缘石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平缘石的设计高度应与路面保持一致,这样就能够促使雨水顺利地进入到绿化带之中;对于立缘石的设置高度应超过路面及绿化带,并在立缘石上设置一个豁口,促使雨水通过豁口流入到绿化带中。其次在路肩边沟设计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明沟、暗沟,其能够发挥出良好的雨水流通管道功能。现阶段中国很多地区对于明沟进行了科学优化,将明沟与泥土、植物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人工湿地。

3.7集水树箱的设计

在很多中小城市或一些城市的分支道路设计中,通常不会设置绿化带、路肩边沟等设施,而仅能够在道路两旁设置行道树,那么便可将其设置成集水树箱。将行道树的树槽设置成下沉式,促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其中,如果行道树的路面之下为土地,可在树槽之内设置离散渗透管道,可将雨水分散到其他地方的土壤之中。若其下方没有土地就可将收集管沿着一排行道树设置,促使其中的雨水能够顺利地排放。

4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建设正逐步走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海绵城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和良性发展。在发展中,海绵城的概念将成为现代市政道路建设的主流概念,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火林.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

[2]佚名.“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238+240.

[3]李娜.“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16+118.

论文作者:杨铁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杨铁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