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蒲窝中学 744413
思想品德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觉得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理论,因此,对它的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只因考试的需要去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所以绝大部分同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被动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所以教师教学必须做一个转变,教师应指导学生重视从自己的生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即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怎样做到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掌握学生的认知空间
作为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十分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即他们对这些人与事的切身感受,还要熟悉中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即了解这些中学生都关注什么样的国内外政治事件以及其对这些事件的看法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实际的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将教学真正变为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因为彼此的教与学而获得十足的幸福感,教学才会真正有实效,于教师而言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教师引以为自豪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的导入要生活化
在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所以新课导入一定要下功夫,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生活的设计,创设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中,提出问题,回归课本知识,比如,在教授《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时,教师便可以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设问:“从开学到现在你花了多少钱?都进行了哪些消费?在买东西时是否发生不愉快的事?是否购买过假货?”因为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课堂气氛自然会很热烈,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上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知识。通过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课堂教学,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让学生感到消费常识就在身边。
三、情景创设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讲清要点,突破难点。而思想政治课一些难点和重点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再进行枯燥的理论说教,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学便没有实效。若是教师通过生活化的导入,再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再帮助学生提升、总结知识,真正地掌握知识。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知识点时,用发生本地的一些偷盗、打架、犯罪的相关事例来感受法律的作用,并通过播放相关的法庭审判的案例,让学生真正体会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法不可违,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学生对本节课举到的实例相当专注,教师趁热打铁,给出材料及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样学生就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由于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易于他们讨论理解,他们也有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地讨论,之后找各组代表说出他们讨论的结果,教师再一一点评、扩展、总结,由于情景创设的生活化,学生已经掌握了自己该掌握的知识。
四、拓展生活课堂、提高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拓展生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中检验、丰富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如学完《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后,发下快乐手册,提示并激励学生:当你在学习上遇到烦恼的时候,记得打开“快乐卡片”看看快乐赠言,回想这节课的内容;把这节课所学的缓解学习压力方法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实践中,给自己能够带来快乐,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在鲜活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寻找,快乐无处不在,教学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生活赋予思想品德课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能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强大动力。生活化教学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类似真实生活情境内外的适用,并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想品德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想品德课得到升华,使之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源泉。
论文作者:任志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活化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