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过剩运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过剩运行的出现
我国50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出来,在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物资的短缺,特别是消费品短缺,范围越来越广的“票证分配”和黑市是这种经济短缺运行的突出表现。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很长时期内,经济运行仍然保持着短缺运行的基本格局。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运行势态发生根本变化,出现了所谓的买方市场,本文称之为经济过剩运行,其表现是:
1、市场商品全面供大于求。 商品的供大于求和销售困难在近年来不断发展,1996年以来,供大于求的范围急剧扩展,国家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1998年下半年610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排队结果, 供求平衡的商品403种,占排队总数的66.1%,供过于求的商品206种,占排队总数的33.8%,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棕榈油一种。可见,我国商品市场确已表现出全面的供大于求,从而显示出十分明显的过剩运行的特征。
2、物价长期持续下滑。 价格走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显示器和晴雨表。价格平稳是经济健康运行的表现,急剧通胀则表现出经济过热和短缺运行;物价过度低位和持续下走,则表现出经济过冷和过剩运行。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抑制通胀的显著成绩,1996年底经济软着陆基本实现,当年物价上涨幅度已经降至6%,市场出现清淡, 那时,尚有一部分商品供不应求。1997、1998两年市场进一步疲软,表现出“百千商品无俏货”。1997年物价持续下降,1998年处在低位的物价全年持续负增长,涨幅为-2.6%,这种价格势态是1978年以来20 年间所未有的,物价的低位持续下滑和通货紧缩是经济过剩的另一重要表征。
3、大规模的产品积压。 一定量的商品库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但超过正常界限的大量库存和积压则是过剩运行的表征。过度库存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特征。据统计,我国工业品每增产10%就有1%的产品积压。 特别是近年来高增长与高库存并存现象日益突出,“企业为库存而生产,经济高积压运行”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经济过剩运行的性质。
4、生产能力闲置。我国是拥有12亿人口,处在发展中的大国、 理应长期是生产能力的“匮乏”,然而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在产品供大于求的领域会出现生产能力的闲置和过剩。在我国经济高增长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使相对于市场容量的过剩生产很早就已出现,商品过剩的持续和发展,必然会演化为生产能力的过剩。如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不断加剧,前几年还市场看好的一大批企业,一下子成为难已生存和需要淘汰的企业。例如中纺机集团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年有效益3亿元左右,此后随着生产与生产能力过剩不断加剧, 1998年20家工业企业中有11家亏损,亏损额2.68亿元,1.6 万名职工转产。199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四成以上闲置。近年来生产能力过剩领域不断扩大,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的能源、交通也出现过剩。1998年,多年一直匮乏的电力首次出现供过于求。一些地方修建“机场热”造成机场布局不合理,珠江三角洲方圆200 公里内建有机场5个,在内地也存在上述现象。可见, 重复建设使基础设施利用不足和能力闲置。
5、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供应过剩的现象也已出现。 市场全面疲软,难于寻找好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欲的清淡,使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信贷资金在某些地方也出现供大于求。
综上所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的产品短缺、资源短缺、生产能力短缺的“短缺运行”状态已发生变化,当前出现了全面性的商品供给过剩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是一种阶段性的过剩,它的症候在1996年已初步显现出来,近两年来不断发展,而且这种过剩运行的基本势态还很有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会持续呈现出的这种特殊运行势态,可称之为经济过剩运行,过剩运行这一概念,可能比目前人们使用的“买方市场”概念,更为贴近现实。
二、过剩运行的性质
1、过剩运行与过剩经济在概念内涵上的区别。 本文中使用的过剩运行概念与当前流行的过剩经济不同。过剩运行指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势态,它出现在经济发展某一时期内,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体制的完善、机制的转换、政策的调整而转为正常、平稳运行。当然,也可能因各种主客观情况转换为紧缺运行。过剩经济则应是指某种经济形态长期固有的制度性的特征。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过剩经济,这不仅仅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剩是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在于存在制度性的有效需求不足,即马克思经济学所揭示的现有生产能力超过了群众有购买力的需求。作为过剩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具有长期持续性。在经济增长时期它是隐蔽的,在危机阶段则鲜明地显示出来,表现为包括市场商品、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过剩在内的全面过剩。另外,具有如市场不景气、衰退、滞胀等多种表现形式。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存在的增长速度缓慢和高失业率,也是过剩经济的表现。此外,过剩与大量贫穷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足,也是过剩经济的另一特征。可见,过剩经济一词,用来概括和表现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当代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更恰当的。而我国当前的过剩,不是起因于制度性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而是体制转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势态。更具体地说,它既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关,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期不完善的体制和机制的产物,也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增长方式有关。这种过剩运行是一个时期经济运行的特征,在推进体制转型和增长方式转换中,以及在对市场运行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下,过剩运行将会向平稳运行转换。
2、过剩运行的特点:
第一,国内需求不足是出现过剩运行的重要原因。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容回避的事实。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供求的不均衡,或是供给不足,或是需求不足是经常发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也不可能没有供求的失衡,只有在健全的市场机制的自我调整和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才有可能避免上述经济运行的失衡势态。我国当前需求不足由多种因素造成:(1)投资需求增长缓慢。 在紧缩需求抑制投资过热,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重新启动投资,特别是启动困难加剧、活力不足的国有企业投资,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因而投资出现需求疲软是难以避免的。(2)消费需求增长滞后。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城乡居民收入高增幅与经济高增长并行,旺盛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长时期高增长的动因。但是随着90年代改革深化,作为城市消费主要群体的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增长放慢;非国有经济发展不充分,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另一原因;农村需求是我国市场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主要力量,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农村经济增长难度加大,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转型过程中的机制与制度缺陷使收入差别过度扩大,中间群体收入低、增长慢也成为社会需求增长乏力的一个因素;就业、医卫、教育、住房等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会改变群众的消费预期,抑制即期消费。因此,我们当前面对的是改革深化和转型加速阶段出现的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和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的生产过剩和经济过剩运行在根本上正是上述需求不足的表现和产物。由于不可能期望在很短时期内消除上述因素,克服我国转型中出现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制约,因而要消除过剩运行,我们只能采取正确的政策,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提高群众收入基础上实现社会有效需求的更大幅度和更快的增长,力争尽快实现经济向正常、平稳运行的转换。可见,当前的需求不足和经济过剩运行势态具有过渡性,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第二,需求不足与供给结构失衡并存。我国当前的过剩运行,既有需求不足的原因,又有供给结构失衡的作用。我国市场上的供给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产品重叠过剩,即性状与功能雷同的产品过剩。在经济搞活中,各地区、大中小企业一齐上,而同一行业的众多企业,产品开发、创新不足,新产品少,致使市场上性状雷同的产品充塞和重叠,这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重叠供给就转化为过剩。在家电行业中,这种状况十分明显。80年代家电生产一哄而起,即使是在家电市场呈现出饱和状态的当前,上彩电、空调、电冰箱的势头仍旧不衰。目前全国有家电生产企业2600多家。尽管彩电生产已经和正在向大企业集中,但全国仍有数十家企业生产彩电,造成品类近似的模拟式彩电充斥市场,加剧了市场饱和,大城市家庭的彩电占有率均在100%以上, 全国彩电闲置生产能力已达1/2。此外,VCD、DVD等的重复生产方兴未艾,近年来,全国各地有数十家企业生产VCD,年生产能力达5000 万台,而市场需求只有2500万台。在市场产品重叠过剩条件下,一方面大企业难以进一步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愈演愈烈的杀价竞争,使企业“两败俱伤”,家电全行业平均利润率已降至3~5%。高档产品重叠和供给过剩问题在城市住房建设中同样是严重的。在1991、1992年的房地产热中,城市各种别墅和高档写字楼迅速兴建起来。这种高档住房的重叠过剩,使城市住房建设陷于困境和造成经久不散的经济泡沫。重复生产和产品重叠过剩是我国80年代各行业发展中的共同特征。形成市场供给重叠过剩的原因,除了一哄而起的重复建设外,还有“数十年一贯制”的老产品的拥塞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大大加剧了低水平的产品市场供给重叠和市场饱和。
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剩经济是成熟经济中的供给全面过剩,而我国则是发展经济中的过剩,它表现为商品总体供给过剩与局部领域的供给不足并存。1、就消费品来说,尽管绝大多数产品缺乏销路, 但是一部分名、优、特、新产品却是旺销或是不断增加市场份额,长虹、 康佳、 TCL彩电,海尔空调,容声冰箱近年来产量均是逐年增长的。此外, 一些新开拓的产品,如家庭医疗保健产品、绿色食品在当前拥有可观的市场。2、制造业产品市场过剩,但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如旅游业、 服务业等却出现供给不足。3、一般消费品过剩, 但公共产品中的医疗卫生产品、教育产品,如高校和各类职业学校供给不足。高速公路、城市基础设施总体上严重匮乏。4、 建筑业中写字楼和高档住宅供给过剩,但对正在兴起的居民经济住房需求却供给匮乏和未能满足。
第三,消费品的供给过剩与居民储蓄的增长并存。西方国家的过剩经济在经济衰退中表现得十分尖锐,衰退中的生产过剩与群众收入水平和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下降,是并行发展和互为因果的。我国近年来经济过剩运行中,尽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有所下降,但居民储蓄却不断增长,在城市一部分居民中,有钱不买和储币待购的行为十分明显。 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年增数千亿元, 即使在群众收入增长放慢的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6.8%,为近年来的最低位, 储蓄仍然增加3千亿元以上,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已近5万亿人民币,社会总储蓄率高达40%,为世界之冠。商品市场供给过剩与高储蓄同时并存,表明居民经济行为中出现了储蓄倾向的加强和即期消费的抑制。对城市中某些居民群体来说,该买的都买了,有些迫切想买的,如低价住房,低费医卫保健和低费学习,却买不到,人们面对着的是一个品类少、低水平的重叠供给,其中还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这种供给结构的缺陷,加强了即期消费抑制,促使人们储币待购。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即期消费抑制的强化,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的供给过剩。
三、机制性的重复建设与过剩生产
如果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长期表现为短缺运行,那么,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最初出现的是短缺运行明显化和激化,但此后,随着经济活力增强,经过持续的经济高增长,进而出现了由短缺运行到过剩运行的转换。我国由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物资匮乏和票证经济,到实行改革的80年代经济高增长中的供给紧张和通胀,再到90年代逐步出现的经济过剩运行,最生动地表现了这种由短缺运行到过剩运行的转换。对于这一带有戏剧性的经济运行转换,经济学家不应该停留在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现象的描述,而应该究根求源,深入研究经济过剩运行这一命题。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阐明转型期由短缺运行到过剩运行的转换是怎样出现的?其发展趋势为何?只有弄清了经济过剩运行出现的本源,才能采取标本兼治的对策来治理和消除经济过剩运行。
本文中业已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制度性的过剩经济,而是一种转型期的机制性的经济过剩运行;转型期的制度结构和经济机制,会通过微观和宏观各个层面,造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和一定时期内经济过剩运行。鉴于我国的供给结构失衡与重复建设直接相关,因而对此需要进行分析。转型期重复建设概念的内涵是:超过市场需求量的建设项目不断和持续重复兴建,它意味着低效益或无效益的投资和缺乏市场销路的产品重叠供给。
重复建设形成的原因在于:
1、主体的盲目投资冲动。第一, 企业软预算约束和由此产生的盲目投资冲动是重复建设产生的内在条件和微观基础。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表现在借钱可以不还,花钱可以不赚,产品积压还可以依靠银行信贷扶持继续生产,这是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得以维持的深层原因。特别是传统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产生投资饥饿,扩大占用国有资金,亏了不需自己偿债,赚了可从中得益,某些利益集团还可不断从中捞取私利,因而胡乱上项目、争投资就成为转型期企业的普遍行为。第二,无人为资产负责的政府投资体制。盲目投资行为的产生还在于传统的只管建设、不管经营和偿还贷款的政府投资体制。这种无投资主体为投入资金负责的体制,必须滋长盲目的投资行为,不仅使来自中央部门的不合理的投资行为难以杜绝,而且在强烈发展冲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也大肆泛滥。第三,发展大一统国有经济的偏好。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促使人们不问是否必要,不分领域,一味地追求国有经济全方位发展。改革以来,这种认识误区的长期存在,使国有经济失去正确定位。各级政府不是着力于基础设施、环保、医卫、教育等产业的投资,而是一味地在经营性行业中追逐眼前利润,为赶浪头,不顾自身条件,兴办起各种低水平的“小而全”、“小而散”的企业。搞大一统国有经济的思想误区,固化和强化了依靠财政和银行资金搞重复建设的行为。
2、市场调节功能薄弱难以促进结构调整。 重复建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是不断产生,又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兼并、破产机制下,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得到消除。充分起作用的无情市场,不会维持重复建设及其过剩生产,而是通过自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适应。我国转型期的特征,则是市场调节作用的薄弱。在部分产品还保持计划调拨的阶段,国有企业重复建设被掩盖,即使产品已缺乏销路,企业还一个劲地扩产。即便在价格放开后,大型国有企业仍可依靠政府获得订货和其他扶持,企业由此缺乏市场约束力和调整产品结构的紧迫感。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保护国有企业乃至乡镇企业而设置市场樊篱,妨碍公平竞争,保护着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纵然是在经济市场化和统一市场向前推进,市场价格机制初步形成的现今,企业特别是国有和乡镇企业仍然得到各级政府的慈父般的关怀,各种政策优惠强化了激烈的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足见,一方面改革带给经济主体以亢奋的投资冲动,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首先是竞争机制的强制调整功能,这是经济转型期中重复建设持续化和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
3、资产重组机制的缺乏。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其破产、兼并机制,实现经常性的资产流动重组,起着消除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的功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不能流动,一旦投下,便划地为牢,不能在流动重组中得到调整和优化。实行资产流动重组,涉及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这一深层次改革的滞后,使重复建设中产生的缺乏有效营运前景和生存条件的企业无力摆脱困境,造成过剩生产持续化,过剩生产能力的长期“积淀”。与此同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仍然不断地再生。其结果是重复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产业结构的雷同愈加严重,生产过剩不断加剧。
综上所述,重复建设与过剩生产是主体投资积极性高涨,盲目行为泛滥,但约束机制却又缺乏条件下的产物,是市场化改革未到位,市场自我调整机制尚未全面形成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重复建设与决策失误和官僚主义的瞎指挥有关,但是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要求人们不应把重复建设简单地归之于某些个人行为的失误,而应首先从体制上认识这种重复建设之所以会长期顽强地表现和屡禁不止的深层根源。
四、刚性的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的积累
在转型经济中,重复建设具有刚性和不断积累的性质。在软约束机制——企业软预算约束与软市场约束下,重复建设不断扩张:
1、它使某一产品生产扩张, 超过了现阶段现实可能的市场需求量——包括出口、国内城市、农村等需求,从而表现出生产刚性过剩和市场饱和。例如,服装、纺织品,某些轻工和家电产品,在当前均表现出刚性生产过剩和城市市场饱和。
2、即使A产品已经饱和,但生产A 产品的原有企业还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3、即使A产品已经市场饱和, 但还有一系列新建的企业开始生产A产品。2、3的结果是A产品生产不断扩张,由A[1]……A[2], 数量上不断扩大,形成市场产品重叠供给,加剧生产过剩。
4、由于大办国有企业和随着经营性领域对多种所有制的放开, 加之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这一切加剧了重复建设,使B、C、D……Z一系列产品领域也呈现出供给重叠和市场饱和。如此表明,重复建设发展的结果,是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产业配置的重叠和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如果说,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区资源配置,已形成每一个市县内,一个化肥厂、一个农机厂、几个原料加工厂的工业结构相雷同的格局,那么,改革以来的地区经济发展,经过几番大规模重复建设,在上述传统产业基础上又增加了家电、制药、日用化工等等热门行业,以及汽车——大部分是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厂——和近年来成为热门的高科技行业,从而使地区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新的工业结构雷同化。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的持续化已成为我国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尽管中央多年来三令五申,要求不搞重复建设,但是收效甚微。正如1998年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全国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将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选择电子工业的有24个,选择化学工业的有23个,汽车工业的有22个,建筑和建材的有9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雷同化, 意味着资源地区配置的畸化。人们不是去充分发掘和利用各地的优势资源,形成地区名牌,发展特色经济和地区分工,从而扩大交换和市场,而是把资金投向少数雷同的一时的热门产品上,从而使投资分散化,企业小型化,形不成规模效益。“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同种产品挤入有限市场,必然加剧市场的供给过剩。
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重复建设的不止及不断扩张,是转型期经济制度和机制的产物,它导致过剩生产量的积累和范围的扩大,必然最终发生质的变化,转化为大面积的,严重的过剩,而一旦又出现需求增长滞后,过剩运行便迅速明朗化。
五、经济过热与重复建设
既然是一种转型期制度结构决定的机制性的重建建设,那么,它便始终存在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只不过在短缺运行阶段处于隐蔽的形态,表现为经济运行中一般的物资积压。还须着重指出的是,追求过高速度和出现经济过热是加剧重复建设的重要因素。
1、在短缺的运行中, 存在着高速度→短缺→高速度→短缺的不良循环。在物资短缺,特别是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短缺时,人们通过加快发展速度,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原材料的投资来缓解短缺。在过热的经济中,各个工业部门在互相拉动中共同加快发展,引起某些行业,例如机器制造行业的供给过剩,针对这一情况人们又通过加快发展来缓解局部生产的过剩。这种经济高速发展中“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机制,形成短缺不断加剧的不良循环。
2、在短缺运行向过剩运行的转换过程中, 出现另一种发展势态:高速度→重复建设→高速度→重复建设的不良循环。由于软市场约束和软预算约束,人们“争着搞重复建设”:市场状况一般,盈利少,项目要上,甚至明明要亏,项目也要上;市场走俏,人们更要大干快上。追求高速增长不仅强化了各级官员的政治动因,而且支撑高速度的信贷扩张,哺育出经济过热和过旺的市场需求,市场旺销又强化了各类经济主体的投资欲望。由于在卖方市场下不仅名、优产品走俏,而且低档的甚至伪劣产品也可以获得销路,这种泡沫催化的卖方市场,以其扩大了的利润区界,煽起上下左右、大小企业一齐上的热潮,其结果是重复建设的加剧。我国80年代以来,随着体制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加快,产品和行业结构失衡也日益突显。乡镇企业的崛起,伴随着大量的重复建设,往往是一市、一乡也有产品雷同的若干家企业同时兴办起来。放权让利的改革,特别是财政包干制的实行,使重复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在松动银根加快发展时,重复建设也同时加剧。尽管政府一贯强调调整和优化结构,特别是在紧缩时期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然而结构总是调不动,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一旦紧缩阶段结束,经济重新启动,重复建设也重新启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极点,出现过热时,重复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结构进一步畸化。1988年出现了高通胀,在随后的治理整顿中,调整结构是一项主要任务。但是紧缩中抑制了通胀,结构调整却收效甚微。而在1992年的大发展中,又出现了众多行业更大规模的重复建设和某些地方房地产、开发区的大量重复建设。而且,在经济过热中,那些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行业如煤炭、纺织等的重复建设又死灰复燃,新兴产业也出现了同样建设项目一哄而起,特别是小企业雨后春笋似的发展。可见,过热经济引发的过度旺盛的市场需求,在转型期经济机制下,起着催化和加剧重复建设的作用,特别是一旦形成经济泡沫,便越发火上加油地煽起盲目重复建设大潮。
六、从过剩运行到平稳运行
基于对经济过剩运行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治理过剩运行和争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对策。
1、大力扩大内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需求不足日益突出。 近年来改革的全面深化,增长方式转变的滞后,长期紧缩的负效应,城乡收入增长的放慢,这一切集中表现为国内需求增长滞后和内需不足。我们需要正视和充分估量这种转型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转型深化阶段的内需不足是激化过剩运行的重要原因,对此将另撰文论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的新变化与我国出口的急剧下滑,使国内需求不足更为明显和加剧。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治理过剩运行,首先要从扩大需求着手,首要的是扩大国内需求,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有效的货币政策,以及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特别要致力于启动经济内生的持久的需求,即企业和社会的投资需求及居民的消费需求。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启动和杠杆作用,撬动市场主体内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形成对经济有效而持续的拉动。
2、集中力量,调整结构。 结构失衡是我国当前过剩运行的重要因素,扩大内需旨在缓解总供求失衡,但不可能治理供给结构失衡。要看到,当前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能力的大规模积累,以及市场上庞大的供给重叠,即使是在全面放松银根,人为提高增长速度,进行新一轮大干快上之时,也未必能加以清除,相反,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通胀和重新煽起重复建设的热潮。我国经济过剩运行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调整和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形成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作为缓解和消除过剩运行的重要方略。要看到市场需求是迅速变化的,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国外新产品纷纷涌入,如果我们自身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滞后,那么,现有生产中的一部分便又会转化为新的过剩生产和新的市场供给重叠。愈加严峻的市场形势,要求我们把调整结构作为当前一项中心任务,在调整和优化结构,增大效益中加快发展,为此,要坚决摒弃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更要坚决摒弃和制止重复建设。另外,当前的过剩运行势态和市场疲软的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和企业都应该顺应这一形势,切实推动结构调整,为经济稳定运行和良性循环创造供给前提。
3、搞好重点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投资。 经济过剩运行带来企业投资行为不振,使经济增长减速。因此,当前应大力启动企业投资,促使经济内生投资的复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主要的投资力量,应该切实推进其兼并、破产、下岗、分流,搞好资产流动重组,使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重量级的投资主体。要采取有效政策,激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其加强技改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如果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有效投资得到启动,加之以非国有的各类企业的投资启动,我国经济内生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就会趋于强劲,增长势头就将增强。作为主要投资力量的骨干企业的搞活和实力的增强,需要依靠资产流动重组,它意味着原有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是说,抓好重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投资,便既能扩大内生的需求,又能调整结构。
4、加快转型、完善机制,形成和强化经济自我调整的功能。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必须着眼于深化改革和完善机制:(1)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制度构建,是企业合理行为的微观基础。当前要着力于完善激励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以构建损益和责任机制来形成企业积极、理智的投资行为,这样也才能为企业不再热衷于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2 )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使政府公共投资有明晰的主体来组织建设和营运,并对投资的经营效果和偿还承担责任。(3 )要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行为,强化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在优胜劣汰中打破体制性的结构刚性,推动结构调整;拆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樊篱,政府对企业要摒弃慈父主义的扶持行为,让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市场压力下,致力于结构调整、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完善,唯此才有可能形成一场真正的、适应于市场竞争的切实有效的结构大调整。(4 )要形成资产流动重组机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的公司运作,采取兼并、控股、参股以及承包、租赁、托管、出售等等多种形式,使国有资产跨部门、跨地区流动重组,向重点和优势企业集中,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大调整,同时推动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和重组。总之,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实现投资行为合理化,加强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强化优胜劣汰和推动经常性资产流动重组,也就是借助于新的市场体制和新的机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逐步消除转型期机制性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5、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 我国当前实现总供求的均衡,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均衡,涉及到经济的多方面和多层面,涉及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关系的正确处理。为了治理和缓解过剩运行,迫切需要处理好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和环节,当前尤其要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调整的关系,把结构优化放在首位;在扩大内需中,要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把启动消费需求作为重点;在扩大消费需求中要把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刺激即期消费结合起来。总之,治理经济过剩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因而加强和完善政府对改革的组织、推动和引导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引导和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通过扩大需求,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力争实现由经济过剩运行到平稳运行的转换,实现总供求基本协调下的正常的买方市场,改变当前的市场疲软和增长减速势态。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市场机制既能起“致衡”的作用,又会经常产生局部“失衡”,经济运行周期中会表现出一定时期的过剩运行和短缺运行的交替,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上述运行态势的出现也难以完全避免。更由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成,机制性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因而在某些重大关系未能妥当处理时,便有可能出现过剩运行的持续,甚至有重新转换为短缺运行和通胀的可能。因此,在治理经济过剩运行中,我们应高瞻远瞩,采取稳健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实现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平稳、健康运行,防止通胀和短缺运行的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