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园“冷暴力”?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校园“冷暴力”大多指教师讽刺学生,同学间刻意疏远的行为,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等。无论是在素质教育幌子下、应试教育盛行下的中小学,还是在我们一直标榜的高等学府,校园“冷暴力”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普遍。我国的各大媒体也时常出现这样的案例:陕西省西安市末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山东枣庄市39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部分学生分发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内蒙古包头24中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校服,红校服只有优秀生穿,普通生穿蓝色或白色校服……
一时间,社会各界“出离愤怒”,尽管以上学校均称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但仍难平息公众的不满。在体罚学生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逐渐显现的冷暴力,给孩子们带来更隐蔽、难于修复的伤害。咄咄怪事也让校园“冷暴力”成为网络一大热词,也由此引发对校园“冷暴力”的关注与反思。
一、“冷暴力”频发的根源——高效课堂下的肿瘤
在高举高效课堂的旗帜下,后进生则成为高效课堂下的肿瘤,成了“有责任心”教师的心病,于是乎令人瞠目的校园冷暴力也就迎刃而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当下教育“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嘲讽挖苦型:对学生冷嘲热讽”(70.4%);“冷漠型:对学生漠不关心”(69.7%);“训斥型:对学生一味批评责骂”(66.1%)。
轩轩(化名)今年上初中,为享受优质教育,轩轩父母将他转学到了当地一所以管理严格、升学率高而著称的中学。在新学校,轩轩的作业量翻了倍,最让无法接受的是学校要求每个孩子在同伴中寻找一个“假想敌”,用比较的方式让孩子达到在各方面提高的目的,父母费尽周折给轩轩转学的本意是得到更好的教育,但现在他们后悔了。“学校这样的做法是‘冷暴力’吗?我是不是也给了孩子“冷暴力”?孩子在这样高压和竞争的环境里成长心理健康会不会出现问题?”
二、谁为“冷暴力”提供生存土壤——矛盾重重的素质教育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有受保护权,即享有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学校教师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然而校园冷暴力事件仍在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上演,无辜的孩子们被学校无情地分为三六九等,整天战栗于老师的尖牙利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翻看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我们不禁要问,谁为冷暴力提供了生存了土壤?
“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育人,但遗憾的是,在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教学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但育人能力的提升还没有跟上。”有时对学生的漠视来缘于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不畅。对于老师正常的批评教育,有个别家长会偏激地认为这是老师在找茬,不配合老师施教,甚至还会有一些诋毁老师的言论。久而久之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采取漠视的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宣称取消对中小学的升学率考核,不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依据。但在很多地方,考核老师业绩的硬指标还是升学率和成绩。如果哪一个班级成绩差,这个班级的老师非但不可能评优,连绩效工资也成问题,有的学校甚至还采用末位淘汰制。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了老师的拖累,老师自然也就把负面情绪发泄到了学生身上。
三、如何驱逐校园“冷暴力”——师生多元的评价方式
如何减少校园冷暴力?笔者认为,要解决教育冷暴力问题,应该把《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到实处。政府应该像扫盲一样,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念与内容普及到每个老师和家长,对于违反这部法律的行为,一定要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不能用道德谴责代替了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由于学生能进入理想学校仅仅是靠一次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考试成绩,由此学生成绩成了学校、家长、社会的唯一标准等等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工作与生活,这就容易催生扭曲的教育方式。现在老师的压力不低于学生,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及管理任务重、社会对他们期望值高。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老师就好比一个高压锅,没有好的情绪宣泄渠道,各种不良情绪就难免会带进校园,从直接的打骂、责罚,衍生到今天的冷暴力,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切实动起来,提高老师的待遇,真正实行多元的评价,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有保障的环境;另一方面,老师提升自身的素养是当务之急。
教育冷暴力事件频发的根源是应试教育。一味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主要考查的是智力素质,甚至把智力考查等同于知识考查。在这种压力下,学校、教师、家长只关注升学率、考试分数与名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坚强意志的培育,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美感、人性等方面的真实需求,这对于教育来说是最致命的。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霍林姆斯基曾经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要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将本班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一样关爱,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其实在校园“冷暴力”与“正激励”之间只差两个字:尊重与赏识。
论文作者:张少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学生论文; 冷暴力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校园论文; 的是论文; 学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