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为推进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分析了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策略,具体包含有效发挥控制性能与保护性能、有效发挥监视性能与测控性能、有效落实电气接地和建筑防雷,最后对运用的革新做出展望。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代建筑;运用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自己居住的建筑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舒适的现代化的建筑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居住环境的首选,而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等原因,电气自动化技术就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之中,这样的建筑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气自动化简介
1.1电气自动化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直以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总原则和设计原则
就是实现最大范围内的生产产品,工艺在自动化上的要求。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电气自动化开始应用于建筑行业,这是由于建筑用户对于建筑物功能多样性、舒适性的要求和当时的建筑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导致的。同时,随着建筑和材料行业的发展,建筑物的设计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也给建筑供电、消防、给排水等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高要求。传统的电气技术为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已经捉襟见肘,不匹配的电气技术还会拖慢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从而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开始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包括许多方面: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配电和转换系统等。并且通过极强的处理能力集中控制上述系统。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同样包含着许多方面:电子学,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学等。建筑电气自动化能够提高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和能动性,在做好监控工作下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2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2.1电气自动化的监测优势
电气自动化设备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进行实时监测的,对于临时发生的故障需要将检测反馈结果及时的传递给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做出解决方案。电气自动化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效率高,可以给各项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气自动化实现电气工程设备的智能化
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在生产中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之中,人们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只有把电气自动化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使电气设备智能化得到最大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实现现在提倡的人机结合的概念,智能化管理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在工程中的应用,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发展和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和上升。
2.3保障建筑电气系统各功能部分联动通畅
建筑电气自动化应该基于网络管理以及智能监控进一步予以落实和开展,建筑电气自动化可以有效联动空调、消防等建筑中的各个功能部分,并保证其联动通畅,通过有效的联动及时处理紧急状况。举例来说,当遭遇火灾时,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则会接收到检测仪器给出的信号进而关闭系统中联通的其他功能部分,同时打开喷淋系统及时浇灭火种,此外还会及时打开消防通道供建筑内部人员及时逃生,通过电气系统各功能部分的联动及时应对突发灾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建筑内部人员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2.4安全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了智能化系统,可以防止在电气工程中因人为失误操作等因素导致的系统危险和带来的人身危害,现代建筑中应用此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建筑系统的安全,可以及时的发现出现异常的设备并及时的由工作人员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自动化系统还具有完备的数据和计算准确的特点,为提高整体的安全提供保障。
3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3.1有效发挥控制性能与保护性能
当建筑电气设施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运转时,自动化控制设备则可以启动自动控制性能,立即切断电气设施的电源以保障建筑的安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建筑电气设施通常会发生故障,其电压、电流、功率均可能出现超过电气设施运转相关限度的状况,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因而通过建筑电气自动化实施对相关设施的自动控制就尤其重要,需要依靠建筑电气自动化及时监测设施运转情况,进一步采取迅速的补救处置措施,以保证建筑运行的安全性能。
3.2有效发挥监视性能与测控性能
在建筑电气设施运转中,很难用肉眼观察电气系统的自变量变化情况,因而难以从表面上判断机械设备的带电状况,建筑电气的自动化就尤其适用于克服以上弊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设置的诸如传感器等设施设备可以充分发挥其监视性能与测控性能,有效的监视建筑电气设施的各类信号,全方位的把控建筑电气设施运转情况。具体来看,电气自动化系统包含以下组成部分:给排水、安全、消防、综合性布线等自控体系,其中安全自控体系的运转要点在于对讲、防盗功能监控、进出口监测、闭路电视监控等自控体系的运转。
3.3有效落实电气接地和建筑防雷
(1)落实防雷保护。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建筑中的电气设施种类越来越多,同时也配置了类似通信自动化系统和消防联动系统等诸多新系统,上述系统的耐压等级都不高,因而需要低干扰的运行环境,如果不幸遭遇雷击将严重中断上述系统的工作,甚至会彻底损毁相关设备并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建筑电气自动化可以有效处理上述情况,该系统通过构筑完备的防雷网络有效的实现了建筑内部全部设施设备的电气接地,进而避免了雷击对于设备记忆系统的损坏。
(2)落实直流接地。现代建筑中电气设施的种类复杂、数量繁多,上述电气设施利用微电流或微电位开展诸如信息传输、能量转换、信号放大等工作环节,同时上述设施也同网络相连,因而务必要构建稳妥的基准电位以及供电电源来保障上述工作环节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可以将大断面的绝缘铜芯用作引线,引线的一头引导电气设施的直流接地,引线的另一头和基准电位相连,在利用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直流接地过程中,务必要避免中性线与接地线的连接。
(3)落实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在建筑自动化体系的电气保护系统中,防静电干扰占据关键位置。干燥且干净的空间中,移动的物体或者是人因为摩擦均会引发大量静电。举例来说,在相对湿度为15%的空间中,人的行走行为会引发3.5万V静电电压,这些电压如果未被有效的接地则会严重影响设施设备的运转,甚至会破坏设施设备的芯片。因而可以利用导静电体连接带静电物体以及大地,通过导静电体将物体产生的静电接入大地,构成回路,避免静电电压影响电气设施运转。在现代建筑的防止电磁干扰处置中,屏蔽和接地是关键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利用PE线连接多点实现室内屏蔽;利用PE线连接屏蔽管路两端实现导线的屏蔽接地。
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防火、排水、空调、照明、配供电等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现代建筑的标准之一,当然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技术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电气工程师应综合多方面的技术来以绿色节能,安全可靠,丰富多彩为目标对自动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优化,将我国建筑产业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敏.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19.
[2]刘志.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20-121.
[3]刘秀云.关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若干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4,21(7):163-164.
论文作者:范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建筑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施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