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ursing of anxiety disorder.Methods:62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parit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31 cases):during the clinical care of anxiety disorder,the traditional basic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the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clinical anxiety disorder.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during the nursing work,and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 < 0.05),and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 0.05).Conclusion:Rational se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o complete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can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and sleep quality,so as to optimize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xiety disorder;sleep quality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本次研究意在明确合理护理方法完成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将其睡眠质量加以改善,以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1岁,平均年龄为(40.15±1.95)岁;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29±1.96)岁;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对照组焦虑症患者主要就对其病症变化细致观察、对其生活情况加以指导干预以及按照医嘱完成疾病基础治疗等展开;观察组则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1.2.1 将患者心理护理力度充分加强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在同焦虑症患者交流沟通期间,能够将掌握的心理疏导方法合理运用,从而获得针对性干预结果;就患者内心呈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之后制定对应性心理干预方案并且有效实施。此外就焦虑症患者的家庭情况认真了解,就导致患者表现出焦虑情绪的具体原因加以分析,之后能够做到从根本研究焦虑症疾病的心理干预措施。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焦虑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显著提高,以确保对患者讲解的专业性以及详细性,以确保通过焦虑症疾病知识讲解,使得焦虑症患者的内心消极情绪得以减轻[2]。
1.2.2 将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力度充分加强
对于焦虑症患者自身在受到病情严重折磨的同时,患者家属同样受到严重精神折磨。对此,护理人员指导焦虑症患者家属除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及支持之外,还需要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调节,从而确保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显著增强。此外,要求患者家属需要将同焦虑症患者之间的交流力度以及沟通力度显著加强,使得患者能够从内心体会到亲人的支持以及鼓励,从而对于内心积极心态的保持加以显著促进,最终对于焦虑症疾病治疗加以显著性促进[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以及睡眠质量表现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SPSS20.0对所有焦虑症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分析,计量资料(睡眠质量状况等)组间比较以 形式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結果
2.1 消极情绪判断结果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2.2 睡眠质量状况临床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3、讨论
以往对于患者在施以护理工作期间,主要在对患者医嘱加以了解的条件下,依次展开护理工作,此种形式下,护理人员表现出工作被动性较强的特点;在护理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当前对患者在施以护理工作期间,诸多新型护理模式逐渐出现[4-5]。
对于焦虑症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明确护理目的,之后展开对应性施护,期间体现出专业化以及目的化的特点,最终获得确切焦虑症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模式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均可以获得显著干预效果,从而为焦虑症患者病情治疗恢复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丽容,彭思萍.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9(7):26-28.
[2] 高小丽.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87-2688.
[3] 徐朝英,王从杰,钱一平等.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6(15):2113-2115.
[4] 吴静,王锦渝.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34-2136.
[5] 于秀丽.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28):263-264.
论文作者:杜向坤,宫兰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症论文; 心理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模式论文; 消极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