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前的列宁市场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思想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2;F04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00)01—0121—04
列宁很早就有比较系统的市场思想,并在他最初的著作中表现出来。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市场认识思想集中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他关于一般商品生产和自由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论述, 主要是在19 世纪末和20世纪的最初时期;二是他立足于世界历史的新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市场关系作出的比马恩时期更详尽具体的阐述;三是他针对俄国现实的市场关系所作的一些论述。列宁这一时期的市场思想是其一生市场思想的重要方面,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最初进程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一般商品生产和自由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认识
通阅19世纪末20世纪最初时的列宁著作,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列宁这一时期有关市场经济关系的主要思想、观点:
首先,在市场的基本关系方面,列宁认为,市场的产生和运作与商品(生产)、社会分工、私有制是统一的。列宁认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市场’[1]”, 市场不过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2],属“商品经济的范畴”[3],“当分工渗入公社,社会成员开始各自单独生产某一种产品并把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出卖的时候,表现商品生产者这种物质上的单独性的私有制就出现了”[4], “已经处在萌芽状态的社会劳动的专业化和产品在市场上的转让是私有制的基础”[5]。
其次,关于市场的发展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关系,列宁认为,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范围表现在地域上的趋势是,从“农村小市场和集市”向“整个地域”、向全国、向世界发展,最后建立国内和世界市场[6];表现在生产部门中的趋势是, 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一样“没有止境”,“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7]。列宁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货币、 信用制度的先后出现,使市场关系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列宁表示,货币是“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产物”[8], 信贷是“最发达的商品流通所具有的一种制度”[9],在资本主义社会, 市场关系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10],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基础”[11],市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调节者”[12]。
至于市场化经济的主要特征,列宁认为是自由竞争。列宁认为,“个别生产者在各自单独为市场生产商品时,发生一种竞争关系”[13],商品生产者“为共同市场劳动的单独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作竞争”[14],“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和一般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15]。
关于市场化经济的弊病,列宁也有清楚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销售而生产,是为市场生产商品,而管理生产的是单个的资本家,他们各干各的,谁也不能准确知道市场究竟需要多少产品和需要哪些产品。他们盲目地进行生产,所关心的只是要超过对手”[16]。“每个人都力图高价卖出,低价买进,结果必然是强者更强而弱者跨台,少数人发财而大众破产”[17]。这种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竞争最后势必会引起空前破坏似的“战争”[18]。
另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则认为将不会有市场交换关系,没有货币、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生产等。列宁认为:“只要仍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就是可笑的”。[19]“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20]在社会主义社会,“调节生产的就不象现在这样是市场,而是生产者自己,是工人社会本身”。[21]“(社会)将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22]。
而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对旧的市场经济关系的改造,列宁认为,新政权将会尽力消灭,但又必须容忍一个渐进的过程。列宁表示:“(要)触动资本主义的基础”, 必须“经过革命发展中的一系列中间阶段”[23],不能使“小企业一下子国有化”[24]。特别对于农村,列宁讲道:“最充分的自由和最彻底的对地主的剥夺是否消灭商品经济呢?不,不会消灭。…是否会消灭农户在村社土地上或在‘社会化’土地上的个体经营呢?不,不会消灭。…不会消灭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25]“(由于)单独经营的习惯不能一下子消除”,因此,共耕制的目标不能“由上面下一道命令来强迫实行,…(要)逐惭地审慎地过渡到共耕制”[26]。
纵上可见,列宁早期的有关一般商品生产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认识,已系统地涉及了市场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这时的市场经济关系本身的切实认识,确定了以此为基地的革命方略。虽然这些思想后来并没有直接成为十月革命行动的指导思想,但是在随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深深地留下了烙印,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
关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关系的论述
马恩时期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研究,已科学地揭示出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已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个别“托拉斯”现象有过专门的论述,但是,由于当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特征还不显著,所以马恩不可能作出全面的论证。进入20世纪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一种普遍的现象,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从而使列宁能够对这一资本主义作出较为全面的认识概括,进一步探索这种资本主义下市场关系新的性质和意义。
首先,与马恩的思路基本一致,列宁认为,随着垄断的出现和普遍发展,市场的自由竞争功能出现了弱化和被否定的趋势。列宁认为:“从前是各个企业主自由竞争,…他们进行生产都是为了在情况不明的市场上去销售,现在则完全不同了,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可以对本国的,甚至…对许多国家以至对全世界所有的原料来源作出大致的估计。现在不但进行这样的估计,而且这些来源完全操纵在一些大垄断同盟的手里。这些同盟对市场的容量也进行大致的估计,并且根据协议‘瓜分’这些市场”。[27]托拉斯的生产是“按计算进行的”,由“生产者自己调节”,自由竞争已“愈来愈成为过去的事情,垄断性的辛迪加和托拉斯一天天地缩小自由市场”[28],“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对立面”[29]。
其次,列宁进一步揭示,垄断也导致与自由市场关系紧密联系着的经济关系的变化。如价值规律让位于垄断者的价格“商定”,银行由市场竞争中的支付“中介”变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者”,交易所“已不再是必要的流通中介人了”。[30]列宁认为这些变化孕育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它表明,资本主义已自身在实践着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否定而向社会主义的目标靠近。列宁讲道:“(垄断)使资本主义紧紧接近最全面的生产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与意识,可以说是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竞争自由向完全的社会化过渡的新的社会秩序”。[31]垄断使“资本主义简化了计算和监督的工作,使之成为每个识字的人都能胜任的并不那么复杂的记录工作”[32]。特别是在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垄断资本主义又加速了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在英国、德国已出现“国家控制一切工厂”、“国有化”、“生产原料和消费品供应配给制”、“专卖制”、“劳动义务制”等现象,这些无疑又是资本主义在更深刻的程度上的对市场经济关系的“自我否定”。列宁密切关注这一现象,进一步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革命的环境中,在发生革命的情况下”,将“直接地转化为社会主义”。[33]
虽然,列宁同时也指出,垄断资本主义仍处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一般环境里”[34],“商品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作为全部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决不能完全地、长久地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35]。“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仍会“产生许多特别尖锐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36]但是,垄断时期的竞争已不能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竞争,这时市场自由竞争的“非暴力”机理已导出具有空前破坏性的垄断性竞争,当时的世界大战就是一个例子,列宁认为,这证明了垄断资本主义同“商品生产和竞争的一般环境”已有“无法解决的矛盾”[37], “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38]。这时的自由竞争只是“在形式上被承认的自由竞争的一般架子”[39], 而“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旧资本主义已被这场战争彻底摧毁”[40]。
通过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关系的一些论述,我们发现,列宁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纲领的支点已超越自由资本主义,已将垄断资本主义基地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最直接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中,“消灭市场”的任务已接近解决,已不会是社会主义革命要正面对待的重要问题,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将促成社会的完全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从而使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简单得“只要下一道命令就行了”。正是这里的思想直接指导列宁制定了伟大十月革命的方针策略。
关于俄国现实的市场关系的阐述
列宁早期市场思想的建立和阐发是与俄国社会的现实关系分不开的,列宁许多市场思想的阐述都是针对俄国的现实关系并用来具体指导俄国的无产阶段革命斗争的。这方面的思想阐述主要分在两个时期,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针对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情况;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后,列宁从垄断资本主义角度表达了他对这时俄国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态度。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后来都极其重要地直接影响了俄国社会主义的最初实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在农村大量存在,且正处于日趋分化的过程中。面对这一情况,民粹主义者提出,小农经济的日益破产,导致了国内资本主义市场的日益缩小,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不适合俄国的情况。针对这一错误观点,列宁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驳,有力地证明了俄国小商品生产的分化和破产所带来的恰恰不是市场的缩小,而是市场的扩大,马克思的理论完全适合指导俄国的情况。为此,列宁表示,俄国革命者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和加强”农村经济的分化,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拥护贸易自由”,应当希望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市场“充分发展,彻底发展”[41],应当希望和促进小生产者之间建立起“商品的、货币的‘自由’契约”关系[42]。显然在列宁的心目中,这时俄国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尽快和普遍发展,不仅是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且也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和列宁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形成,列宁对俄国现实经济关系的关注重心发生了变化。虽然俄国仍存在大量小经济,比西方落后许多,但列宁认为在总的方面俄已具备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已经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这时列宁最为关心的就不再是俄自由市场的发展了,而是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1917年二月革命前的近十年,列宁侨居西欧,没有太多的涉及俄国具体经济关系的论述。二月革命后,列宁及时回到俄国,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中,这时,列宁通过自己提出的一系列革命主张表明了其对俄市场关系的认识态度。列宁的这些主张主要有“工人监督生产和分配”、“工人监督银行’、“组织交换”、“普遍劳动义务制”、“土地国有化”等,可见,按照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列宁是希望通过建立和加强国家垄断而果断实际地侵蚀市场经济关系的领地。
当然,这里的“国家垄断”与英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比已更进一步,国家已是无产阶级国家,垄断也更加接近社会主义目标,使相对落后的俄国反而标立出更高的社会目标。但这一状况并不意味着当时列宁在主观上存有冒进的思想,这一情况是由俄国当时的特殊情势造成的。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经济的破坏,俄国的社会生活陷于混乱,这本来也和英德等国一样,现实生活直接提出了对经济生活实行国家垄断以消灭自由“投机”的要求。事实上,当时俄社会各阶层几乎都认同这一点,当时的当权机构也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颁布了一些垄断法令。如5 月底,工兵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经济部通过的决议中指出:“对于许多工业部门来说,实行国家贸易垄断的时机已经成熟,对另外一些工业部门来说,建立由国家调节的托拉斯的条件已经成熟,此外,几乎对一切工业部门来说,当前的情况要求国家调节原料和成品的分配并要求规定价格,…同时应当把一切信用机关置于国家社会当局的监督之下,以制止利用国家所调节的商品进行投机活动…,此外应当…采取最坚决的措施,直到实行劳动义务制来同寄生的行为作斗争。”[43]的确,正如列宁所说,如果除去工人政权,布尔什么维克的经济要求并不比这里所提出的“更多”。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英德,由于俄国的资本家“承认这些纲领只是为了不执行这些纲领”,由于“政府”当局缺乏勇气决心和主动精神去“有计划地干预经济混乱的现象”[44]。所以俄国社会生活不仅没有好转,反更加动荡、恶化,现实生活以自己的方式有力地表明,要真正解决当时的危机,就需实施真正的国家垄断,而实施真正的国家垄断,只有把政权交给最能果敢实行这些措施的工人苏维埃,实行工人监督。因此,工人监督其实成了当时俄国局势最大最本质最迫切的要求,是阶级的适宜性决定了只有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才能鲜明地指出并要求实现这个目标。自然,这里列宁所提“工人监督”最直接的立意就不是社会主义的,而只是为了有效完成垄断资本主义范围内的任务(尽管工人监督将在事实上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有力步骤)。列宁为此讲道:工人掌握政权后,对“原来政府许愿要办的事”,这个专政将“付诸实施,使之变成现实,对于已经开始建立的管理粮食和进行监督等等的民主机构,不但决不取消,而且要加以支持,促进其发展,消除其工作中的一切障碍”。[45]充分说明,列宁这时的革命主张和措施并没有超越其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尽管工人将首先获得政权,但其所要实际面对的和市场的关系将仍然是垄断性质上的关系,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正面改造,所预设的社会主义经济目标进程仍将是递进方式。正是带着这一思想列宁直接步入了十月革命。
至此,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清楚地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一直对资本主义的市场关系及其变化密切关注,并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与革命斗争相联系,先后形成了关于一般商品生产和自由资本主义市场与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的不同认识,两种认识观后来都不同程度地被运用于实践,与当代伟大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最初历程,与其欢乐与痛苦、前进和挫折紧密相连结,它们不仅是列宁一生市场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内容方面,而且也成为我们研究和全面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运动最初创业历程的重要思想背景。
标签:自由资本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十月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