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城市的建筑业都在逐渐兴起。目前,在建筑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了。钢筋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耐久性以及耐火性能都比较好,而且使用方便,可以就地取材等。建筑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良好的建筑是人们稳定生产、舒适生活的基础,作为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环节,钢筋施工需要严格把握与控制,钢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内容,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对整个工程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施工工艺;问题
引言
钢筋对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来说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其应用价值非常高,反之,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质量对整个建筑结构也能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钢筋工程施工工艺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保证钢筋质量、规格完全符合施工标准是施工前对钢筋材料的主要监管目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保证质量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建筑项目中钢筋工程施工呈现的问题及弊端
1.1 各类钢筋定位误差较大
在结构工程中,钢筋骨架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核心,尤其是受拉主筋及抗剪箍筋必须严格控制其定位位置,确保施工与设计一一对应。在实际钢筋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钢筋定位误差过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是,在钢筋加工阶段存在不少缺陷,主要体现在箍筋各肢几何尺寸、主筋回弯弯折长度等方面,由于钢筋加工的初始缺陷,导致后期钢筋笼无法准确下设到设计既定位置,给后期钢筋绑扎带来困难。再者是,在框架结构中,经常出现钢筋骨架交叉的现象,交叉位置是钢筋工程施工的关键点,但由于单方面或多方面的钢筋骨架安装误差,导致钢筋骨架交叉位置与设计位置存在出入。最后是,对于已进场的待加工钢筋,没有做好相应的储存和保护措施,对于部分加工完毕的钢筋由于保护不善出现接头位置锈蚀、几何位置偏差等问题。钢筋定位误差过大将改变钢筋骨架受力体系,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安排。
1.2 混凝土材料质量较低
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追求更多的经济利润,购买一些质量较差的原材料,砂石的使用量太多,没有发挥出水泥的特性,造成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后期使用中出现裂缝、龟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3 钢筋骨架节点部位处置不当
钢筋骨架主要由主筋及构造筋组成,主筋与构造筋之间交叉位置将形成钢筋节点,妥善处理钢筋节点是保证钢筋骨架承载性能的关键。在实际钢筋工程中,节点部位处理不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节点部位主筋没有设置合理的弯钩、节点部位多条钢筋没有做到两两绑扎、现浇钢筋骨架与预制结构预留钢筋绑扎不合理等。
2 提高建筑项目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
2.1 严格落实建材抽样检测
对于购置完成并进场的待使用钢筋而言,在钢筋使用前,必须落实好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检测时,应选择两家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见证取样,分别送两家试验室进行物理试验,两个试验室检测结果必须全部合格。进行见证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钢筋施工人员与建材检测人员应密切配合,保证检测工作顺利完成。抽样检测内容主要集中在钢筋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测、钢筋力学性能及弯曲性能等方面检测,具体检测时,在保证钢筋外观及公称直径满足产品规格的基础上,再对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屈强比等关键力学参数进行试验采集。此外,对于抽样检测达标的批次钢筋,应落实好建材的存放及分类工作。需要重视的是,对于检测合格的钢筋材料,应安排专人看管,负责看管的人员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尽量选取防渗性好、地理位置高的区域存放,底层钢筋不能直接触地,应在钢筋下加设垫块,为了隔潮,应保证垫块高度不小于50 cm,最大程度降低钢筋的锈蚀程度;第二,在正式进行钢筋工程前,如遇钢筋质量不达标问题,施工应立即停止,并向建材检测部门报告,及早排除施工隐患。
2.2 安放、绑扎固定保护层垫块
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控制保护层垫块强度、厚度、位置,不采用花岗岩碎块、石子、砂浆垫块等,防止其产生压碎、脱落和偏位现象,影响保护层的施工质量,要采用卡撑式定位件或塑料垫块;钢筋绑扎时要保证钢筋位置和骨架尺寸准确;准确的定位放置垫块,且不易滑动;对钢筋进行约束固定,梁板钢筋可采用砂浆预制块或塑料限位卡进行固定;对于厚度不同的部位,要采用不同厚度的垫块;严禁混用或乱用垫块;严格控制垫块的数量;同时还要做好钢筋工程的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钢筋绑扎完毕后,禁止在其上面压载或踩踏,若产生变形,要及时进行修复,钢筋产生移位变形后,保护层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3 钢筋接头的处理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b.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c.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d.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e.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f.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首先,钢筋焊接前须试焊,焊工要有相应的上岗证,焊接后的钢筋按规定取样试验。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要互相错开,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能设置在钢筋的最大弯折处,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宜设置接头。同一建筑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面积占总受力钢筋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2.4 建立完善的钢筋骨架绑扎质量控制制度
对于整个钢筋工程而言,钢筋骨架绑扎阶段是这个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应着重落实好以下几点:第一,为了保证钢筋性能,在使用前,应进行前期处理,主要包含钢筋浮锈清除、端头切割等工作。第二,钢筋加工人员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初加工,加工前,应仔细核对钢筋下料单,尽量提高钢筋利用率,避免因切割而造成钢筋浪费。第三,在对钢筋骨架中的主筋弯钩、箍筋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形式统一,应先制作特定尺寸的模板,保证模板尺寸正确后,再使用模板加工对应钢筋。第四,对于需要搭接焊接的钢筋而言,应保证搭接长度和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对于需要搭接绑扎的钢筋,应标明钢筋绑扎位置,保证钢筋骨架质量。第五,在对完成套丝操作的钢筋头部加设防腐帽,防止钢筋骨架整体锈蚀失效。
结束语
建筑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钢筋工程技术也有了推动,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则需要全面重视钢筋施工流程,不断创新技术能力与水平,保证项目效益最大化。钢筋工程是整个施工项目的核心环节,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具有不可逆性、隐秘性等特点,施工工艺环节较多,人工操作因素对质量影响大。为了百年大计,现代施工人员必须既要严格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又要改进施工方法、钢筋数字化加工及现代先进电子技术,确保钢筋工程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杨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3).
[2]高爱普.基于钢筋工程施工工艺问题研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5(11).
[3]高 锋. 复杂异性构件钢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112-113.
[4]王文斌.论钢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处理办法[J].山西建筑,2013,39(11):214-215.
论文作者:黄祖平,蔡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钢筋论文; 骨架论文; 垫块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位置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