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城市的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涌现,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在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性能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屋居住舒适性和安全性,如果长期存在渗水问题,可能会加剧工程结构和材料老化,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故此,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应该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并积极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本文就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施工进行分析,立足于实际情况把握施工技术要点,为后续工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技术要点;控制
1屋面漏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1)防水材料:在房建过程中,每种防水材料都有其性能,其功能以及应用也都不同。在房建过程中,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果能选择恰当的防水材料,那么就能有效避免或是防治屋面渗漏,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实现了防水材料的日新月异,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要有效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而选择一款更为合适、也更为有效的防水材料。在选择防水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材料的防水性能,选择性能更为优异的材料,同时其耐久实用性也要达到相关规定或是工程要求,保证其使用寿命。
(2)屋面防漏设计:在进行屋面防漏设计工程中,要先考虑到建筑物房屋的实际功能、特点等因素,还要注意其重要程度,考虑其使用的功能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防水设计。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其种类也相对繁多,这些材料的使用范围当然也有不同,它们的质量、质地以及价格也各异。所以说,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在进行屋面防水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选用更符合工程或是项目要求的防水材料。此外,在进行屋面防漏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当地气温,要考虑到气候、温差等,也要考虑到屋面坡度,以此来确定防水层的形式,最终选定屋面防水材料,进而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
(3)施工的操作不当:一般来说,屋面防漏工程施工技术都比较难操作,有着相对来说较高的技术含量,所以选择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操作,他们应该掌握一定的施工过程控制方法,或是能深入了解防水材料性能,以此来保证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这个工程环节还需要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施工技能,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4)管理维护不善: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安排管理维护的合理,这样才能实现防水效果,也才能巩固防水效果,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寿命和使用年限,进而减少维修费用和经济成本。
2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流程
在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中,由于防水施工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屋面防水性能,应该严格遵循施工流程进行作业:基面找平和清理;涂抹处理机;附加层;确定设计卷材铺设区域;防水卷材在底层铺贴;卷材的封边处理;检查和修理;铺贴面层防水卷材;卷材的封边处理;检查和修理;质量验收。
3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3.1屋面找平层
屋面找平层是屋面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之一,在具体施工前,应该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处理,保证基层结构的整洁性和完整性,避免基层存在积水和泥土等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对基层进行洒水处理,提升基层的湿润度;浇筑过程中,借助滚筒和尺方进行碾压处理,确保基层压实度和密实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混凝土初凝前期,对基层进行压实抹平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收水和二次压光作业;施工人员应该技术将分隔条撤除,对找平层进行充分的养护处理,养护周期控制在14d左右,基层充分干燥后方可进行后续的防水层铺设工作。
找平层排水设计中,坡度值控制在2%~3%左右,坡度值为2%,需要对材料找坡处理;如果坡度值为3%,可以结合依据结构找坡处理。以檐沟构造为例,纵向坡度值在1%以上,沟底落差最大值在200mm以内,500mm为直径,水落口为圆心,内部排水坡度最小值在5%以上。
3.2科学设置分隔缝
在建筑屋面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屋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一定要对分隔缝的位置进行科学设计,并严格要求,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科学规划。通常情况下,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分隔缝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防水层和突出屋面的交接位置或者是屋面的转折处,同时需要保证分隔缝和屋面板缝对齐。只有确保以上操作完全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才能够有效防止因为温差较大或者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变形等原因而出现的板面裂缝问题,保障屋面的防水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隔缝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其间距,通常不能够超过6厘米,如果有特殊情况或者是施工要求必须要超过6厘米,则需要在中间的位置设置V形分隔缝,并保证其深度比防水层的厚度要大。
如果设计的过程中将分隔缝同时当做排气道,那么在设计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分隔缝的宽度,并且设计出排气孔。
如果建筑屋面使用的是沥青、石油或者是油毡等作为防水层,那么在分隔缝的位置需要增加200毫米到300毫米宽的油毡,并且需要用沥青胶单边点贴,且需要将分隔缝内填满油膏。
3.3防水卷材铺贴
在铺贴防水卷材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检查建筑屋面坡度情况,考察屋面是否具有良好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防水卷材铺贴方案。屋面坡度之在3%以下,可以通过平行铺贴方式进行作业,在屋脊上铺贴防水卷材;坡度值在3%~15%之间,则采用垂直铺贴或是平行铺贴方式,在屋脊上铺贴防水卷材;坡度值在15%以上,振动现象较为明显,可以使用沥青防水卷材,在屋脊上铺贴,保证铺贴质量。如果防水卷材是一种高分子物质,使用平行铺贴方式同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避免上下层卷材之间相互垂直。
防水卷材铺贴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排水集中的屋面和节点部位进行处理,如天沟、屋面转角、檐沟等区域,按照由下至上方式进行作业。在防水卷材铺贴过程中,沿着沟发育方向铺贴处理,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升防水卷材铺贴质量。搭接缝和无机处于平行状态,应该按照水流方向进行铺贴作业;如果是垂直状态,则需要根据风向进行作业,避免对防水卷材铺贴产生影响,提升施工质量。
3.4结构细节
在屋面防水施工中,应该对结构细节做好处理,包括管道周围、滴水、泛水和余节点等,确保泛水凭证、光滑;滴水没有棱角损坏问题,管道自首缝隙密实;节点部位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对其他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推行全面防护,尽可能避免对防水性能产生破坏和影响,提升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
在建筑过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就是针对具体的施工技术的细节掌控,提高整个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防水性能。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落实到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上,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材料的配置。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直接影响着屋面防水性能的程度。一般来说,在屋面施工材料中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重,切记施工材料中不能出现影响材料质量的其他材料成分,并且相关的含沙量也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使施工材料的配置能够符合标准要求,减少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
(2)施工工艺的控制。屋面的防水层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一般来说,防水层的建设需要混凝土的配合,混凝土的使用直接关系到防水层的性能。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需要从下而上的开始浇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严密性,从而增加防水功能。除此之外,屋面防水层的施工工艺还需要将基层抹平,不能出现不平或者凹凸的情况,并且要时刻保持防水层的清洁干净。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做好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屋面防水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的工艺,确保建筑工程屋面的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郑亚良.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江西建材,2016,10(19):78-79.
[2]陈晓林.工民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11(48):14-15.
[3]林军.当前建筑防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改善[J].铁道建设,2009.1.
[4]田殿勇.论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1-24.
[5]张明洲.别墅坡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3-15.
[6]涂泽远.探讨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监理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10):71-72.
论文作者:刘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屋面论文; 卷材论文; 防水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坡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