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金融产品热销的冷思考_银行论文

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销论文,理财产品论文,人民币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以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大力推广的金 融创新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对国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及成本 管理均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入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大力推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动因,审慎 制定应对策略,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需要。

人民币理财产品及其特点

近期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兴起滥觞于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计划”。2004年下 半年,光大银行推出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开了国内人民币理财 业务的先河。随后,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先后推出自己的人 民币理财产品,均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其间,银监会一度要求各行注意风险防范,但人 民币理财产品的热度仍有增无减。2005年初,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快。民 生银行推出“保得理财”2期、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e计划”,广东发展银行推出“ 薪加薪B计划”及“银信保”、兴业银行推出“万利宝”2期。华夏银行推出“人民币稳 盈1号”1期。各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缤纷耀眼,争先出笼,成为近期金融产品创新的热 点。

截至2005年元月19日,共有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 业银行、华夏银行等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 见表1)。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反应看,建设银行已于2005年2月1日起在全国发售第一期“ 利得盈”人民币理财产品,分为3个月和1年期两个品种,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2.3%和3.03%,而且客户不需要搭载任何定期存款。工商银行的“稳得利”也于2月初在全国发售 ,分为1年、半年两个期限档次,最低认购金额5万元,10万元以上预期收益率分别为2.7%和2.3%。

各家银行最初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设定了较高的预期收益 率,各个期限档次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限储蓄存款利率的50%~100%。以3个月期 限为例,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1.71%,而民生银行“保得理财2期”的税后预期年收益率 为2.09%,中信实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2期”的税后预期年收益率为1.867%,最高的是 兴业银行的“万利宝2期”,税后预期年收益率为2.4%。二是均设有最低购买限额,一 般是一万元,其目标直指高端(或相对高端)客户。三是中小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一 般都要求一定的定期储蓄配比,定期储蓄的比例要求在20%~40%之间。

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分 析最近推出的几支产品,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一些发展趋势:一是产品的期 限设计越来越灵活,最长的达4.5年,最短的只有3个月。二是理财产品的申购和赎回日 益方便。三是对定期储蓄的配比要求日益放宽。如广发银行的“薪加薪B计划”,无需 定期储蓄配比,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申购日,期限由客户自行决定,可提前中止。这些 趋势反映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推动,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功能上日益贴近消费者的需要,对 储蓄产品的替代作用更为明显。

理财产品纷纷出笼的动因

以股份制银行为主的众多中小商业银行是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的主力和先锋,其 直接动因是这些银行存款结构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过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在近年 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存贷比居高不下,资金趋紧,推广人民币理 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吸储能力,提高定期存款占比,替代拆借资金,缓解资金 平衡压力。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信贷投资高速增长,资产负债比例平衡难度加大。 民生银行2004年上半年短期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比为13.83%,长期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比为 3.54%。华夏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占比也仅为9.24%。增强吸储能力,对于强化流动性管理 、平衡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结构,具有特别的意义。2003年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兴 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贷款增长率分别为57.29%、70.78%、41.48%和29.40%(见表2), 华夏银行与民生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比例由上年末的58.23%和55.24%分别提高到61.19% (年均67.38%)和65.2%(年均64.09%),资金运营环境趋紧,迫切需要相对稳定的储蓄存 款作为资金来源。

表2 近3年股份制银行贷款和总资产扩张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余额余额年增长率余额年增长率

民生银行贷款736 1283 74.32% 2018 57.29%

资产13842437 76.08% 3611 48.17%

华夏银行贷款664 883 32.98% 1508 70.78%

资产13501781 31.93% 2468 38.57%

兴业银行贷款755 1109 46.89% 1569 41.48%

资产12481911 53.13% 2600 36.05%

中信实业银行贷款15932024 27.06% 2619 29.40%

资产30043352 11.58% 4198 25.24%

人民币理财产品本来是银行代理客户投资理财,客户自担风险的产品,但在实际操作 中,各行的收益预期往往被客户视为收益承诺,成了变相的储蓄产品。推出大大高于同 期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否属于这些银行的理性选择?根据经济学基 本原理,只要资金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银行就有推广该项筹资产品的动力。只要 该产品成本低于其他替代产品,就属于理性的选择。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近年资金压力较 大,同业拆借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2002~2003年华夏银行拆入资金余额就由2.48亿上 升到6.8亿,占比由0.18%上升到0.34%,民生银行拆入资金余额由12.7亿上升到31.4亿 ,占比由0.45%上升到1.18%(见表3),寻求低成本资金替代拆借资金成为各行经营中的 现实需要。人民币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成本远低于拆借资金。以3个月期限为例,民生 银行“保得理财2期”的预期年收益率为2.09%,中信实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2期”的 预期年收益率为1.867%,兴业银行的“万利宝2期”的预期年收益率为2.4%,而2004年7 ~12月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上的90天的平均加权拆借利率分别为3.21%、3.61%、3.47% 、3.20%、2.76%、3.07%,用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替代同业拆借资金具有明显优势,发 售规模有限、专门替代拆借资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各行的理性选择。

表3 近3年股份制银行存贷比和拆入资金占比情况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期末

平均期末平均期末平均

存贷比人民币

57.8

75.23

58.23

64.88

61.19

67.38

华夏银行 外币42.37 45.11

37.841.02

70.71

54.55

拆入资金比 0.34

0.611.750.180.640.34

存贷比人民币

56.4

66.155.24

58.26

65.264.09

民生银行 外币17.2

17.924.920.34

54.16

43.75

拆入资金比 1.18

0.1 0.2 0.450.74 1.18

规避“Q条例”的创新?

在存款上限固定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理财产品被业界广泛视为类似美国银行业规避 “Q条例”的一种创新产品,并进而从鼓励创新的角度给予积极评价。事实上,当前人 民币理财产品的兴起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银行业规避“Q条例”而进行的大量金融创 新有着显著的不同。

第一,金融创新的背景不同。美国在经济大危机后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了较为严格的 管制。《1933年银行法》授权美联储理事会对其会员银行利息率制定最高限,并规定商 业银行不准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其后《联邦储备系统Q条例》(Regulation Q)进一步 予以明确,1935年立法将Q条例扩大到非会员银行机构,1966年通过利率管制法进一步 将该限制扩大到所有金融储蓄机构。1933—1978年间尽管存款利率较低,但通货膨胀率 也较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较小,银行等存款机构一直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存款资金来 源。70年代末两次石油危机后通货膨胀率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及高收益率非储 蓄产品的发展,导致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银行“脱媒”(

disintermediation)。投资银行设计的收益率更高的投资产品,以及享有开支票便利的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s)的迅速发展,是引发银行业吸 储危机的主要动因。我国目前银行储蓄仍然是居民的投资主渠道;资本市场“储蓄分流 ”作用很小,储蓄存款增长稳定,不存在银行“脱媒”问题。

第二,创新的主体不同。美国70年代金融创新的主体是以花旗银行为首的大型商业银 行,中小商业银行一直没有成为创新的领导力量。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主体力量 是以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目前除了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已跟进外,其他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处于观望和筹备阶段。

第三,创新的产品不同。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银行业为规避“Q条例”,创新了种种 规避管制的方法。如通过银行持股公司大量发行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CP);发 行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存款证(Certificate Of

Deposit,CDs);开发了可转让支付命令(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NOW)账户以及 类似的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 NOWs);电话转账服务基础上开办将活期账户与储蓄 账户相结合的,针对个人的自动转账账户(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ATS Account)与针对工商企业的Sweep Account;此外与MMMFs性质类似并与其直接竞争的货 币市场存款账户(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MMDAs)等。这些产品除部分具有提高 存款人收益的直接作用外,大多还具有向资本市场渗透、增加交易功能的特点。我国目 前层出不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整体上作用较为单一,是传统储蓄产品价格战的新形式, 高收益率是主要卖点。

第四,竞争的对手不同。美国主流银行业先后推出众多金融创新产品的竞争对手是信 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目前的众多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以股份制银行为 主的中小商业银行为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掀起的一场存款价格 战,其矛头直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人民币理财市场份额已达30 0亿元,投资到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资金有60%来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

几点隐忧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出,对投资渠道狭窄的中国居民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也 是人民币产品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热销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必须慎重研究的问题。

第一,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综合收益率”能否足额兑现?随着“保底收益率”、“ 最低收益率”等字眼的取消,各行推出的产品纷纷以“预期综合收益率”作为卖点。毕 竟预期收益与保底收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投资者不可能没发现这些差异,但字眼的 改变却并未导致热销的降温,其理由是投资者对银行信用即银行隐形承诺的认可。如果 “预期综合收益率”是银行承诺的收益水平,实际就变成了纯粹的储蓄产品。如果并不 能作为银行承诺,一旦达不到预期收益水平,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04年7月9日 ,新疆金心信托“乳品行业战略并购资金信托计划”的近200名投资人因为到期未拿到 本金和收益而在该信托计划的代销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静坐抗议,引发了社会各 界的强烈关注。各商业银行直接销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综合收益率 ”,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带来非常严峻的后果。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跟进是否会重蹈“高息揽储”的覆辙?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出客 观上将抬高银行的筹资成本,挤压资产业务的盈利空间。以建行1年期“利得盈”为例 ,预期收益率3.03%,高出人民币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0.78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近 年来投资业务收益率均低于3%,所筹集资金如用于投资则必然亏损。如用于贷款(一年 期贷款利率5.58%),考虑到准备金等的使用,贷款不良率必须确保在2%以内才能盈利。 股份制商业银行用理财产品筹集资金替代高成本的拆借资金具有显著的作用,当前各国 有商业银行均是主要的资金拆出行,难以用理财产品筹集资金替代拆入资金。在存差规 模较大的情况下,设立资金专户用于信贷投放也不具备可行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筹集资 金是所有资金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如果不能确保资金运用的收益水平,人民币理财产品 的大规模推出,势必成为一场没有任何赢家的恶性价格战,有重蹈20世纪90年代初高息 揽储覆辙的危险。

第三,中国的“Q”条例是否会因此提前突破?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银行业大量规避利 率管制的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法规的修改,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存款机构放宽管制 与货币控制法》,开始分阶段取消“Q条例”对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的限制。我国 银行业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客观上已突破了人民币存款的利率限制,如果监管当局鼓 励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Q条例”修订的现实力量。美国银行业突破“Q条例”后,很 快进入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衰退期,存贷利差收窄导致多数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急剧萎缩 。受社会信用环境及我国企业偿债能力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水平更高。在较长 时期保持合理的、能够覆盖银行风险水平的存贷款利差,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培植元气, 提高竞争实力。如果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导致存贷款利差管制迅速放开,有可 能使本外币利差水平迅速接近,使传统信贷业务的衰退期更早地到来,给银行业发展带 来空前严峻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  ;  ;  

人民币金融产品热销的冷思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