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入手激发动机起步成篇——滨州市第一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成篇”实验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滨州市论文,动机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实验向多元化发展。总的来说,作文教学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有关专家指出,离开儿童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去研究作文教学,是当前我国作文教学的主要缺陷。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各年龄阶段上不同的主导活动,有所侧重地进行作文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能比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适当展开想象编织故事内容。找一些主题鲜明、易为学生理解、受学生喜欢的图画,学生能按画面内容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有关研究材料表明:6岁的儿童可掌握2500-3000个词汇,并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从而掌握书面言语。从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看,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小学低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结合阅读教学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由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由激发动机入手进行起步成篇的作文训练,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从1993年起,我们从一年级入学起开设各种训练课型,进行了起步成篇的作文教学实验。
二、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93年新学期开始,我们从新入学的一年级四个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抽取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依照下表中设计的各种训练课型,依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成篇作文训练。(见表一)
表一
年级 学期 训练形式
一一贴画说写文听
二多幅图作文读
二一提纲作文 绘画日记训
二提纲作文 观察日记练
1.贴画说写文训练
所谓贴画说写文训练,就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图片进行剪贴组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说文,并由教师笔录成文的作文训练。这项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每两周一次,每次两课时,训练分三步进行。
第一,指导剪贴。每生建立一个《贴画作文》本,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爱的图片剪下来,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图片创造组合,然后粘贴一幅学生自己构思创意的图画。训练中应注意搜集图片不但要内容丰富,而且要注意与所学课文结合。同时,教师每周要提出训练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如学完课文《比尾巴》,布置学生搜集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剪贴《动物的尾巴》。学完课文《秋天到了》,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剪贴《金色的秋天》。
第二,诱发说话。在搜集、剪贴中,学生动手动脑,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贴画,积极思维,准备说话。如,你的贴画是怎么组合的?为什么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贴画上都有什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图画,再同位交换观察对方贴画,然后把自己的贴画讲给对方听。在此基础上,分成四人小组,以组为单位讲述。最后教师选择好、差两类在全班讲述,教师及时指导评析。讲述评析中,随时进行积累词汇、句子等训练。
第三,复述写文。据一年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的情况,写文需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进行。由学生口述贴画内容,教师笔录成文。用钢笔正楷抄写在“贴画作文”上,便于学生阅读。
2.多幅图作文训练
所谓多幅图作文训练,就是借助具有故事情节的多幅图画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文的作文训练。此项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图画一般选自《说话》教材或根据需要搜集绘制,写文则由学生当堂独立完成。训练分三步进行:
第一,整体把握,感知图意。这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全图,抓住图的主要内容,把握图画的中心意思。
第二,逐图分析,学生口述。口述中,教师及时把学生说的好词好句写在黑板上。一些重点句式则以填空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第三,贴图组合,笔录成文。即指导学生把图剪下,按顺序排好,按顺序把每幅图的内容写清楚,一幅图一段文字独立成段。久而久之,学生逐渐悟出了“段”的含义和叙述的思路,整篇作文基本上达到了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的目标。
3.提纲作文训练
所谓提纲作文训练,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作文题目要求选材,然后把选定材料按照写作的顺序排列好,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并指导学生依据提纲写文的作文训练。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训练,每周进行一次,每次二课时,贯穿二年级两个学期,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训练分五步进行:
第一,列提纲。结合所学课文或每单元训练重点拟定题目,然后据题目要求选材,并按顺序排好,按序号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纲如下:①早晨你是怎样做的?②晚上你都帮妈妈做些什么?③平时你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④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处。
第二,根据提纲指导学生说话。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并根据提纲展开联想。指导学生把每一部分说清楚,并重点部分详述。
第三,起草。在说话的基础上,学生据提纲起草。要指导学生集中精力一气呵成。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想不好的词句可划线空出。
第四,修改。要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导学生具体修改。教师要及时抓住共性问题作全班评析指导,然后以组为单位先个人修改再互相批改。
第五,誊抄。抄时要求学生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提纲作文在二年级上学期是认识学习阶段,由老师示范列提纲,学生认识学习,下学期则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列提纲。
4.绘画日记
绘画日记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进行简单勾勒或细致描绘形成图画,然后把画面内容用简短文字表现出来的训练形式。这项训练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一般每周三次。训练分两步进行:
第一,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生活,形成表象,然后通过思维,构思情节,最后选取典型形象通过简单勾勒或细致描绘画出图画。
第二,把画面的景或物、人或事用文字表现出来。
5.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
该项训练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一般每周三次。分两步进行。
第一,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对所观察的对象或过程形成完整而丰富的感性表象。
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将典型表象筛选出来。如,观察人物应集中观察其动作、神态和语言,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叙事训练,应集中观察事情“发展”和“高潮”部分的变化,以理解蕴含在事情中的思想含义。
6.听读训练
所谓听读训练,就是通过选取合适的听读材料,借助形象生动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
该项训练贯穿整个低年级阶段,每周5次,每次10—15分钟。听读教材丰富多样,如古诗、散文、童话、寓言、儿歌等。采用配乐录音、幻灯、教师感情诵读等形式,听读后要求学生记忆,并回讲给家长。
三、实验的效果
“起步成篇”实验两年,效果显著,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作文水平也优于对照班。二年级下学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看图学文检测,结果见表二。问卷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欢作文,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一、二年级的听读训练,学生平均背诵古诗、儿歌、散文二百余首(篇)。学生的剪贴文章集锦,平均每生积累一万五千余字的资料。两年的各种作文训练,使每生的平均训练总量达一万一千字。这些训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形象记忆,丰富了表象积累,发展了形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整体语文水平。
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