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环节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同期线损是供电量与售电量同期发行统计的损耗电能。为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深化线损管控,加快推进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全面加强线损管理,电网企业对线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电力企业;同期线损;数据
电能的生产与使用需经历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在多个设备的转换与传送过程中必然会由于阻抗、热能散失等原因而产生电能损耗,即通常所说的线损。线损是体现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同时反映着电网结构的合理性、电网运行方式的科学性,以及电网相关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因此线损是目前电力行业应该也是正在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供售不同期的问题,此问题的存在导致难以精准的计算和统计出电网实际损耗,进而制约着线损管理整体效率的提高。因此,解决线损管理不同期问题是目前我国线损管理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切入点。
1.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
1.1系统功能
综合考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备线损监测、预警、统计、评价以及管理等功能。数据管理是对所采集的数据与系统本身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指标管理指在线损计算中综合考虑多个参数。因细化指标种类较多,要求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并对不同指标进行配置与管理。监测预警指对电量与损失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分压、分区及分线统计和分析。辅助决策指对各类线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线损规划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2数据支撑
同期线损管理需要以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这就要求加强线损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根据当前电力企业的基础数据,需对线损同期管理数据进行完整、准确描述,从而为线损管理提供依据。
1.3系统架构
同期线损管理体系应采用分层架构形式进行整体性设计,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信息交互层,基于SOA信息交互实现数据及功能应用的集成;②数据仓库层,实现数据的对内利用和对外服务;③分析展现层,以图形化和网络化的方式,全方位展现各种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④数据管理层,是对电力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应用设计实现统计、查询、分析以及评价功能。
2.同期线损管理方法
2.1完整供售电数据的治理
为了保证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综合效用的发挥,采用联合治理的组织模式,由电力企业各部门联合协作,对PMS生产系统、GIS平台、电能量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配贯通系统等支撑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治理,以提供各项数据的整体质量,这是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
①采集全覆盖治理
全面覆盖关口、设备及智能电能表计,实现采集覆盖率的100%。首先结合采集指标进行“摸家底”,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加装表计及采集设备。
②营配贯通、测点梳理
对现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并详细对照营销、运检间系统的数据信息,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动态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计量点普查、测点核查等。
③接口配置治理
依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改善、更新和统一各类接口配置,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④数据治理质量复检
为了保证采集至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供售电关口数据的精准性,应采取系统自检与人工排查结合的方法,对采集数据的全面性、正确性进行复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⑤增量数据同步治理
严格按照营销系统流程添加负荷割接、线路改接、新上用户,并实时维护和同步更新,实现增量数据的全面治理。
2.2同期线损系统异常自检及处理
由于线损同期管理系统所涉及数据量较大,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错误和异常,因此,应建立数据异常自检及处理系统,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结合实际业务,对各种数据异常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并形成参数报表。根据轻重缓急,系统可自行判别,并告之处理部门,保证异常处理效率。
2.3 GIS系统与同期线损系统的整合
充分利用GIS系统,可实时显示同期系统线损监测结果,实现线损相关环节的图形化管理。同时开展同期系统联络线开关置位和GIS拓扑研究,基于配电网专题图应用成果,为线损统计与管理提供新思路。
3.同期线损管理优化对策
3.1完善线损统计分析制度
规范线损统计报表格式,梳理完善综合线损、分压、分元件线损统计内容,为实施线损管理提供数据依据。规范线损分析报告模板,要求各单位在报告中对综合线损率和分压线损率等各项系统线损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线损闭环管理。
3.2完善异常分析治理机制
依托月例会制度,发展部每月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各县公司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每月系统推广应用实施情况。针对省公司排名情况,分析数据指标,集合发展、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部门开展问题分析讨论,落实责任,与省公司项目组协同配合,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结合同期线损系统应用,公司进一步加强线损率的日常分析,明确问题所在,查漏补缺,形成同期线损典型问题分析案例经验库和课题研究专项成果,实现线损合格率的有序提升、综合线损率的平稳下降,从而解决高负损线路和台区问题。建立线损机制,对月度内出现负损、线损当月波动超过5%的单位,要求分管领导带队到市公司做专题汇报。
3.3构建数据改进反馈机制
发展部带头对运检、调度和营销各专业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一种运检建档、调度画图、营销挂户、线损校核的新型线损管理模式,保证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同步。实行垂直分级管理,通过工作流实现线损专业内部协同,建立业务协同与数据协同的闭环反馈机制。利用线损率指标能敏感反映电网运行水平这一特性,夯实各专业基础管理水平,依据数据协同结果建立多专业协同处理机制,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中多专业深层次协同能力。
3.4创新业务辅助提升机制
定期组织开展同期线损管理培训,介绍电网企业的相关管理要求和同期线损管理的业务流程。交流同期线损管理的典型做法,组织编写线损系统应用培训教材。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对市、县公司的发展、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的线损管理人员,就系统的基础档案维护、统计与同期线损管理、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四分线损计算分析等业务功能进行集中培训。
加大两级纵向帮扶力度,实现同期线损管理全覆盖。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和调控中心应联合主动走出去,带领线损系统、PMS系统、营销系统和电量采集系统技术骨干,深入到县公司及供电所召开现场会,以问题为导向,与一线员工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鼓励大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激发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疑难问题和典型经验的共享,促进各公司相互学习,确保有效解决所有问题,真正地帮助基层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治问题。
结语
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应先试点,待成熟之后推广应用,以免由于系统的不成熟或诸多问题而影响同期线损管理的实施。当然,同期线损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还需诸多的人为工作为基础,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各部门联合协作,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欣.基于非完全量测的配电网同期线损计算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刘道新,胡航海,张文晋,等.配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5):42-45.
论文作者:常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线损论文; 同期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