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小麦论文

粮食产业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小麦论文

粮食种植产业化: 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粮食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纪之交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为依托,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构、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粮食种植结构的产业化是我国今后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

生产结构失衡:

库存小麦卖不出,又大量进口外国粮食

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政策的落实,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199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跨上4.95亿吨的新台阶,表明我国粮食已远远能满足人们的温饱要求。同时,粮食的充裕又促使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生。以前、人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可以说不管什么品种的粮食都能卖出去。人们急于填饱肚子,自然忽略了粮食的质量和口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花样品种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粮食生产结构矛盾日益明显起来。

在我国库存粮食中,通常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不但南方的一些劣质早籼稻和北方的春小麦不好销,就连大宗的中等小麦也销售不畅。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国产小麦面筋含量为24%~32%,这种小麦只适合做馒头、挂面、油条等,适合做饼干的低面筋小麦和适合做面包、方便面的高面筋小麦却很少,而市场上这方面需求却一再扩大,造成了一方面库存小麦卖不出去,一方面又大量进口外国优质小麦的现象。而粮食产业化经营,就会使优质粮食品种的播种面积快速增加,逐渐提高我国粮食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

加入WTO我国粮食受到冲击不可避免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的签署,使我国长达13年之久的入世历程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国际化不可避免,我国粮食尤其是玉米和小麦将受到一定冲击。据介绍,近10年来,我国粮食成本以平均每10%以上的速度递增,粮食价格也随之快速上升,小麦、玉米、大豆、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3成,已失去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我国出口这些农产品的压力增大,必然会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增加会给国内粮食的生产造成直接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南方一些需要饲料粮的省区可能会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使我国玉米流通格局发生变化。因而,为了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同时增强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已是当务之急。

国有粮企实施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在粮食产业化链条中,国有粮食企业占据着收购、加工、销售的几个重要环节。因而,培养国有粮食企业成为粮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例如内蒙古宁城老窖集团,以工带农,建立了8个优质高梁基地,6个养殖示范基地和2.5万亩葡萄基地,使全县11万农户受益。成为当地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几年来,著名的正大集团、德大集团、金健米等集团也根据市场需求,把视野转向农村,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使双方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工、贸联合体,为粮食产业化的大规模实现树立了典范。

实践证明,粮食产业化经营,不动摇现有家庭经营基础,把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能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并最终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标签:;  ;  ;  ;  

粮食产业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