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堰

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堰

(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256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找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0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癫狂诊疗方案》中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为中医配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则结合改善后的《癫狂诊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变,其中观察组治愈的人数为20人,显效人数为17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3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55%,对照组治愈的人数为16人,显效人数为14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10人,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6,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精神分裂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97-02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比较常见,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与常人的知觉、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等有着较大的不同,其精神活动和四周具有极度的不协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发作及致残率较高等特点。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者的患者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等,甚至会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多年的探索也形成了相应的精神分裂症诊疗方案[2]。所以,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0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 55 例,年龄25~51岁,平均43.4±7.1岁,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观察组55例,年龄29~48岁,平均42.1±6.8岁,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3)[3];(2)入院前没有服用抗精神药物的患者;③在本研究期间内能一直在我院进行治疗;(4)通过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2)依从性不好的患者;(3)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及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4)患有癫痫和帕金森病等;(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6)其他原因(酒精、药物)导致的精神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用的《癫狂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中医复方葛根进行加减辨证分型治疗,每天一剂,用水煎服200ml,每天2次。如果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及心烦失眠,可以取穴位从印堂到百会进行电针经络氧进行治疗,30min/d。

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其中,(1)肝气化火:柴胡、枳壳、白芍、牡丹皮、栀子、胆南星、竹茹、法半夏、茯神、黄连、远志、石菖蒲、夜交藤、甘草。(2)痰湿壅阻:羚羊角、菊花、夏枯草、蝉衣、龟板、白芍、石决明、牡丹皮、生地黄、全蝎、蜈蚣、白僵蚕、竹沥、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严重者先灌服安宫牛黄丸,痰火甚舌苔黄腻垢者,加礞石、黄芩、大黄。(3)阴虚火旺:柴胡、枳壳、白芍、郁金、黄连、麦冬、熟地黄、远志、茯神、石菖蒲、夜交藤、酸枣仁、石斛、磁石,痰热未清,可加瓜蒌、胆南星、天竺黄,用法均是每日1剂,煎煮2次,约400ml,每天服用2次。

1.4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共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其中治愈为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指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复,对日常生活基本自理,能参与简单的劳动。有效指患者精神症状有所改善,自知力未能恢复,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参加工作。无效指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每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0.0(SPSS Inc, New York, NY, USA)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值。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变,其中观察组治愈的人数为20人,显效人数为17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3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愈的人数为16人,显效人数为14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10人,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6,P<0.05)。

3.讨论

中医辨证学将精神分裂症分为癫症和狂症,二者的病机复杂多样,可以相互进行转化[4],其病理因素多为气、痰、火、瘀,其治疗原则为调整阴阳,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的症候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本研究根据精神分裂症的症候特点,给予中医辨证的治疗,对于肝气郁结化火者,即予疏肝解郁、化痰降火治疗;对于痰湿壅阻,给予豁痰开窍,痰火甚舌苔黄腻垢者,即予逐痰清热泻火;对于阴虚火旺者,予以滋阴降火,兼见痰热未清,即予清热化痰等。

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甚至能够缓解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2,5]。本研究与此结果研究类似,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变,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白丽君.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47-248.

[2]黄玲,向香义,谢静.精神分裂症的中医病症及运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14,S1:3-4.

[3]白冰,赵永厚.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6,04:637-640.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5]段波,郭蓓.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2016,16(96):174.

论文作者:周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