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探索论文_高春芳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探索论文_高春芳

高春芳(新沂市钟吾中学 江苏 徐州 221400)

摘要:古诗文教学内容一直都属于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心灵净化的同时,对学生的身心进行熏陶,从而实现我国经典的古诗词的文化传承。让学生在古诗中体会我国的大好河山,在古词中体会各个名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语文古诗词当中的魅力和美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56-01

自古以来的古诗词都是拥有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让人们读起来既押韵又朗朗上口。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活动时会接触到一部分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长时间学习古诗词,能够充分增加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和近代文学相对比,古诗词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初中生对于学习语文古诗文的兴趣普遍不高。语文教师应当对古诗词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诱发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容易对古诗词的鉴赏与诵读产生忽视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通常以背诵与解析为重点,没有认识到平时诵读的重要作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是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时兴起的。许多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里的情感体会不重视,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背诵以及默写,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古诗词的译文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对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讲解不充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都是使用固定的教学方式,先为学生讲解古诗词当中的生字、读音、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思想感情等等,在给学生提供背诵和默写的实践,完全将鉴赏与诵读的过程忽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和诵读的能力,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了制约。

(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内容,忽视学生的感悟

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和其他学科在本质上就存在着差异,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与古诗词的诵读、鉴赏品味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对自身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进而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进行激发和提升。有部分语文教师把古诗词和其他学科进行相比较,教给学生固定的古诗词鉴赏分析的框架,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背诵古诗词、时代背景和作者情感的分析等等进行引导。虽然这些内容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并没有让古诗词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方式限制在固定的教学框架与教学方式当中,没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充分带领学生去感受古诗词意境和魅力,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能切实感受到古诗中的意境。

二、探索语文古诗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对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古诗词加以重视

诵读是学生学好古诗词的关键,在诵读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体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曹操的《观沧海》的诗词诵读的时候,根据作者的情感,适当的将自身的语调进行转变,进而表达作者借景抒情的情感,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首古诗词所描写的海洋是怎样的,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本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意境中,都是通过对古诗词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进行体会的,若学生只是单纯盲目的跟随诵读,不花一些心思对诗词进行仔细的品读,很难会对诗词中要表达的情绪有所体会,让语文学科的学习变得过于死板。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古诗词诵读技巧的教学,丰富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二)对意境进行渗透教学,对学生美学的鉴赏力进行培养

自古以来,古诗词都是蕴含着很多的文学典故和历史知识,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只会生搬硬套,让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生硬背诵,那么就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进而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意境欣赏,让学生所学的古诗词可以情境再现,进而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思想感情、文化典故等等进行了解,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美学的鉴赏力得到不断地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杜甫的《望岳》古诗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泰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五岳之首的泰山,进而了解古诗中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诗词的本身进行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在短短四句话中感受泰山的雄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借助意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程度,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探讨这首诗的浩荡情感以及作者个人的事迹等过程中,使语文教学活动实现有效的延伸。进而提升学生自身对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得以提高,促进初中阶段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得到质的飞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文学的魅力。

结束语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含有的知识内容十分的多,若语文教师只是进行一味地的灌输教学,或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死记硬背,只会限制自身教学方式的进步。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框架,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结合,对自身教学方式当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莉群.人教版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8(07).

[2]许卫星.识作者、解背景、品词句——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09).

[3]陈军民.古诗词朗诵对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J].语文建设.2017(29).

论文作者:高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探索论文_高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