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论语》中的情感道德要求论文_张萌

浅论《论语》中的情感道德要求论文_张萌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那个语言文字都尚未成熟的年代,《论语》体现出的多是直接而明显的情感刺激,而并非一种逻辑论证人间道理的模范。因而可以说夫子所言无不发于原始先民对万事万物的朴素人情。本文则从“孝”至“仁”理解《论语》的情感出发点,探究其中的情感道德要求。

关键词:论语;情感;道德;孝;仁

读《论语》会让人感动,因为其中蕴含的真情。夫子以教学为己任,同样流露出真情款款。在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败坏了人性的年代,夫子所教最重者即在于成人,在于教化人性。夫子的教学实在而仔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钱穆先生说,孔子用这段话正是为了用自己实际学习的方式和进程教育他的弟子,这种实在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源于实在的教学目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论语》开篇第一条就是乐与君子,乐是一种情感状态,君子是一种道德要求,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精神与情感愉快并且高尚的状态,即君子。因而夫子殷殷嘱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血气就是心气,孔子所言每一个阶段都针对那个阶段的人性特点,这种细腻的情感教育与高尚的人性教育最基本的就是“孝”的教育。

对于在对这个世界直接认识而怀有朴素情感原始先民而言,生活的苦乐均来自于纯真的感情体悟。对于一个人而言,快乐的原因或许有许多,然而出生必然是快乐的源泉,痛苦的原因也有许多,然而生养自己的父母逝去时的痛苦一定是最大的,甚至可能超过自己死亡时的痛苦。这些痛苦不仅仅源于感激恩情与心理依赖,更可以追寻到每个个体对生的眷恋和对存在的渴求。所以孔门对于丧礼那样重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在那个对死生的奇妙充满畏惧的年代,对每一个孤立又脆弱的个体而言,那与自己有着深情厚意的刚逝去的亲人,又如何那样容易割舍。一场丧礼,三年守孝,不仅仅是礼的要求,更是情的要求,因为人的感情最基本的就是孝,最直接的也是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里仁》

孝源于心,不在于形式的豪华与浮夸,也不在于物质的享受和愉快,在夫子眼中的孝,是一种全心全意的关照和体会: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喜于父母的高寿,惧于父母的天命,这一喜一惧中足见儿女对父母的深情,在孔子眼中,这种深情甚至可以忽略“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一切为了父母的顺心,不管是事实上还是感情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世或称之为愚孝,此愚或因为父母而失理,或因为父母而违法,可是真情所至,夫子实在没有理由否定。而且在夫子眼中,“孝”的力量足以感染他人,最起码感染了性情之中的夫子: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

这一切都因为孝源于情,而人与人的情本来是相通的,情感与情感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纠葛。因此在夫子言“孝”更高一层则是“仁”,这也是孔子教人的最高要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孝悌为仁之本,而“仁”扩大了普泛了的“孝”,“仁”同样源于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正如同“色难”中“孝”的本意在于内心的恭敬一样,“仁”的本意不在于修饰和虚假的形式。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

如果说《论语》中有概念什么更接近于“仁”的要求,那必然是“温良恭俭让”五个字了。这些质朴纯真的品格本身就是发乎于人性,世道沦亡之后天性所至之处反而难得,因而孔子谈治人时说: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由之”在于由民之本性,而所知求仁的道理,乃下一等论,不若由本性所发之仁真诚纯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学而》

对于个人自身而言,唯有发于本心的善意才能使这个人的行动处于规范合理的状态(即处约),并且使整个人的心情处于愉悦的状态(即处乐),真正的仁者会体会出仁的快乐因而安循于仁,而智慧的人明白仁的好处会做一切努力有利于仁的实现。对于他人而言,唯有发于本心的情愫方可以拨开利益的牵扯,看到真实的品行来判断评价他人,做到真正的喜好或者厌恶。

孔子的教学从未脱出生活的范围,更未离开实际到达书本或者理论,对父母、君主、朋友做到“仁”,在孔门已经可以被视为“学”,因此: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

而学的最终成果,同样是情感的目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安”、“信”、“怀”,无一不出于情感评价,仁其实就在于每个人心中。仁源于孝,孝乃至情,在夫子眼中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仁的要求似乎现在被道德所规范,而在夫子眼中,仁实际上就是感情的需要,是人心质朴和直观的表现。

参考文献:

南怀瑾.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2018年05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8月

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5年1月

李泽厚.论语今读.中华书局.2015年03月

作者简介:张萌,1994年生,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美学与文论,邮政编码:150025。

论文作者:张萌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浅论《论语》中的情感道德要求论文_张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