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次论文,再谈论文,词汇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怎样认识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和另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的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同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的历史发展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是研究词汇和词汇史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拙著《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1989年1期)中谈了一点想法,现在进一步谈一谈。
各种语言的词汇系统有什么不同?最直观的看法是: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所表示的义(概念)是各种语言共同的,不同的是词的音。
另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是:各民族的社会和文化情况不同,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情况也不相同,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的词汇以及同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的词汇构成都不相同。比如:生活在寒带的民族,其语言中有很多反映冰雪的词,古代民族语言中有很多关于祭祀的词,现代民族语言中有很多关于现代科技的词等等。
还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看: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构词法不同,所以词汇的面貌也不相同。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词汇的核心是词义,考虑词汇系统的问题主要还应从词义着眼。而词义是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紧密联系着的,所以,这个问题要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谈起。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两次分类”的问题。
一
1.1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过程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 而是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动作、性状极其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逐个地加以指称,而总是要加以概括、抽象,舍弃一些非本质特征,把具有某些本质特征的归为一类。把哪些事物、动作、性状分为一类,把另一些事物、动作、性状分为另一类,这在不同民族以及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与此相应,在不同的语言中以及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把哪些事物、动作、性状概括为一个义位,也有所不同。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次分类”。
例如, 把帽子、 衣服、 鞋子套在身上的动作, 英语中统称为“wear”,如:“wear cap”、“wear clothes”、“wear shoes”。不仅如此,英语中“wear”这个义位还可以表示把钻石等挂在身上,甚至留着头发等动作,可以说“wear a diamond”、“She worn her hairin a knob behind”等。(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econdedition): WEAR:(1)1.To carry appendant to the body.(J.) 1.a.To carry or bear on one's body or on some number of it,for covering, warmth, ornament etc; to be dressed in,to be covered or decked with,to have on.
3.To allow (one's hair,beard) to grow in a specifiedfashion,or as opposed to shaving or to the use of a wag.
(2)To waste,damage,or destroy by use.
12.To form or produce by attrition.
本文英语词语的释义多引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以下不再一一注明。)而在汉语中,上古这三个动作分别用“冠”、“衣”、“履”三个义位来表示,中古用“著”一个义位来表示,现代用“戴”、“穿”两个义位来表示。这就是第一次分类的不同。拿这些义位相比较,可以看出,英语中“wear”这个义位的义域最宽,汉语(不论是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上述义位的义域都不能完全覆盖英语“wear”的义域。(注:“义域”的概念请参见拙作《关于义域》,《蒋绍愚自选集》。)
又如,“摇头”、“摇树”、“摇旗(呐喊)”、“摇扇子”、“摇摇篮”、“摇辘轳”、“摇尾巴”的“摇”,虽然动作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在说现代汉语的人看来,这些“摇”的词义并无不同,也就是说,把这些动作归为一类。但是在英语中,这些动作就要分别用不同的词表示,如:“shake head”、“shake the tree”、“wave a flag”、 “wave a fan”、“rock the cradle”、“turn windlass”、 “wag tail”等,也就是说,在说英语的人看来,这些动作要根据其方式(包括动作的主体、方向、频率等)的不同分为几类。
动作是如此,事物也是如此。《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水”是江河湖海的统称或任指。“水”的这个义位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如“水上居民”。这个义位要翻译成英语就很困难,因为英语中没有一个义位和它相当。(汉语中的“水陆运输”英语说成“transportation by land and water”, 但这是因为英语中“by water”表示“movement by river or sea”,这并不表示英语中“water”一词有“river or sea”这个义位。(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by water:by ship or boat on the sea or a lake or river or canal."sea,lake,river,canal并列,可见英语中没有江河湖海的统称。)汉语中的“水上居民”,英语中称为“boat dwellers”。这是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命名,这个问题这里不讨论。)也就是说,说汉语的人可以把“江”、“河”、“湖”、“海”归为一类(当然也可以分开),而说英语的人不把它们归为一类。
又如“笔”。中国最早使用的是毛笔。后来有了铅笔、钢笔、粉笔、圆珠笔等,人们把它们都归为一类,在汉语中统称为“笔”。但是,在英语中,“pen”的定义是“aninstrument for writing
or drawing with ink.esp.a.a thin short piece of wood,with a thin pointed piece of metal (NIB) at one end which is dipped into ink.b.=FOUNTAIN PEN.c.=BALLPOINT.d.=Quill.”( “LONGMANENGLISH DICTIONARY”)即:只包括蘸水笔、自来水笔、圆珠笔、鹅毛笔。铅笔和粉笔都是另一类,分别称为“pencil”和“chalk”; 毛笔更是另一类,称为“writing brush”,竟然和刷子归为一类了。 这也是分类不同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再举一个表性状的例子。英语的“male”“female”表示性别,既可以指动物,也可以指人。在汉语(不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表动物的性别和表人的性别必须分开,表动物的性别说“牝牡”、“公母”、“雌雄”,表人的性别说“男女”。这也是分类的不同。说英语的人把动物的性别和人的性别归为一类,而说汉语的人要把两者分开。
在各种语言中(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把某些事物、动作、性状归为一类,成为一个义位,把另一些归为另一类,成为另一个义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次分类”。由于第一次分类的不同,使得两种不同的语言(或不同时期的语言)中的义位形成十分错综的状态:甲语言中用一个A义位来表达的, 在乙语言中可能要分别用两个(a,b)或三个(a,b,c)义位来表达;甲语言中有A义位, 乙语言中未必有相应的义位;或者乙语言中虽然有大体相应的a义位,但a义位的义域和和A义位的义域有大小的不同。等等。
义位是词义结构的第一层,在这一层上,各种语言的词汇结构就有所不同。
1.2但义位是必须通过词来显现的。单义词一个词就是一个义位, 多义词一个词有几个义位。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几个义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哪些义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这又是一次分类。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次分类”。这种分类,也是各种语言(或各个不同时期的语言)有所不同的。
还用上面举过的例子。在汉语中,上古的表示戴帽的“冠”,和表示行冠礼的“冠”、表示位居第一的“冠”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表示穿衣的“衣”,和表示覆盖的“衣”(《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表示穿鞋的“履”,和表示践履的“履”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中古表示穿戴的“著”,和表示附着的“著”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现代表示戴帽的“戴”,和表示拥戴的“戴”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表示穿衣的“穿”,和表示穿透的“穿”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在英语中,表示穿戴的“wear”和别的义位,如“to form or produce by attrition.”(如:A steep and rugged path,worn by the boors'cattle.),( 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 WEAR:(1)1.To carry appendant to the body.(J.) 1.a.To carry or bear on one's body or on some number of it,for covering,warmth,ornament etc; to be dressed in,to be covered or decked with,to have on.
3.To allow (one's hair,beard) to grow in a specifiedfashion,or as opposed to shaving or to the use of a wag.
(2)To waste,damage,or destroy by use.
12.To form or produce by attrition.
本文英语词语的释义多引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以下不再一一注明。)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
又如:现代汉语中的“水”,除H[,2]O和“潇洒湖海的统称”以外,还有另一个义位:洗的次数(洗几水)。英语中的“water”, 除了常见的H[,2]O以外,还有另一个义位:state or level of the tide(潮)。(如:at high water.)
同一个词的几个义位之间意义总是有联系的,从历史发展来看,一个词的意义由少变多,由本义产生出若干个引申义,形成一个词包含若干义位,这应该说是一种联想的过程,为什么把一个词包含几个义位说成是“第二次分类”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有联系的意义可以有很多,把哪些意义归在一起组成一个词,把另一些意义另归在一起组成另一个词,这在不同语言( 或不同时期的语言)又是有所不同的。 如“水(water)”(H[,2]O)和“洗的次数”以及“tide( 潮)”意义上都有联系,但这三个意义哪些用同一个词表达(即归为一类),在汉语中和英语中就不一样。汉语中把“水”和“洗的次数”分为一类,用同一个词表达。而英语中把“water”和“tide”分为一类,用同一个词表达。 又如:汉语中同是表示“戴帽”的“冠”(上古)和“戴”(现代),意义上与“位居第一”以及“拥戴”都有联系,但上古“冠”(戴帽)和“位居第一”用一个词表达,现代“戴”(戴帽)与“拥戴”用同一个词表达。人们把哪几个意义有联系的义位归在一起,用同一个词表达,这也是分类。我们称之为“第二次分类”。这种分类的不同也形成各种语言(或不同时期的语言)的词汇结构的差别。
词是词义结构的第二层。在这一层上,各种语言的词汇结构也有所不同。
二
“两次分类”的观点对词汇研究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有助于两种语言词汇的对比。
语言年代学的创始人W·斯瓦迪士编制了一百词的“修正表”, 考察这一百个基本词根语素(basic-root-morphemes)在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以及民间拉丁语和西班牙语中意义的异同,以此来考察语言的年代。后来别的学者也用这个“修正表”来考察其他语言的年代。我们的兴趣不在于语言的年代,但可以利用这个“修正表”来比较两种语言的词汇结构。
已经有学者指出,用这个“修正表”来研究其他语言的年代的时候,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两种语言很难找到意义、用法等方面都等价的词。H.Hoijer在用此表研究印第安语的Navaho语时就发现,Navaho语和英语的很多词对不上。例如:cin的意义比tree宽,包括棍子、 木材、柱头以及各种木块。-naa?既表示seed,又表示eye。-cii 表示head和hair(人的头发),而动物的毛(hair)则用另一个词来表达。英语的“know”在Navaho语中用三个词表达。(
注:Harry Hoijer:Lexicostatistics:A Critique,Language Vol.32 No.1,1956.转引自徐通锵《历史语言学》。)这种现象,用我们的观点来看,就是“两次分类”的不同。cin和tree 的不同是由于第一次分类的不同:两个大致相应的义位,义域的宽窄不同。-naa?和seed,eye 的区别则可能是由于第二次分类的不同: 英语中seed和eye两个不同的义位分别用两个词来表达,Navaho语中两个相应的义位结合成一个词-naa?。
拿这一百个英语的“基本词根语素”和汉语中大致相应的词作比较,也可以看出很多差别。为了讨论的方便,下面只就一些词的最主要的义位进行比较,举出一些较为显著的差别。
(1)I,WE 英语中是两个词,古汉语中都用“我”表示。
(2)NOT 古汉语中在谓词性词语前面用“不”, 在体词性词语前面用“非”。
(3)MANY 英语中还有much,用以说明不可数名词,而MANY 用于说明可数名词。汉语中只有一个“多”。
(4)BIRD 古汉语中有两个词和它相应:“禽”和“鸟”。 “禽”包括鸟和兽,义域比BIRD宽。
(5)TREE 古汉语中相应的词是“木”。“木”既指树, 也指木头、木质的,义域比TREE宽。
(6)BARK,SKIN BARK是树皮,SKIN是人和动物的皮。 在古汉语中,人皮叫“肤”,树皮和动物的皮都叫“皮”。在现代汉语中,三者统统叫“皮”。这是分类不同的一个好例子。
(7)FLESH FLESH主要指长在人和动物身上的肉,另有Meat主要指吃的肉(但不包括鱼肉和鸡肉)。古汉语中“肌”指人身上的肉,“肉”指动物的肉(不分身上的和吃的)。现代汉语中统统叫“肉”。这也是分类不同的一个好例子。不但分出来的类不同,而且英语和古汉语分类的标准也不同。
(8)EGG 古汉语中相应的词是“卵”。但“卵”的义域比EGG 宽,还可以指鱼子,这在英语中叫spawn。
(9)FEATHER,HAIR 古汉语中相对应的有三个词:鸟的毛叫“羽”,人的头发叫“发”,人的其他毛和动物的毛叫“毛”。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有两个词:头发叫“发”,其他都叫“毛”。(鸟的毛也可以叫“羽毛”。)但分类和英语不同。
(10)KILL 汉语中相应的义位是“杀”。但KILL的义域比“杀”宽:“He was killed by an accident”,“They were killed withfamine”中的KILLED不能翻译为“杀”或“杀死”,只能翻译为“死”。
(11)SAY 汉语中相应的义位是“说”。但SAY的义域比“说”宽:“He said his prayers”中的SAID不能翻译成“说”, 而只能翻译成“念”。
(12)STONE
汉语中大致相应的义位是“石”(古汉语)或“石头”(现代汉语)。但“石”或“石头”可以指小石子也可以指巨石,而STONE的意义是“a piece of rock,esp.not very large”, 巨石要说“rock”。所以STONE的义域比“石”或“石头”窄。
(13)FIRE 汉语中大致相应的义位是“火”。 英语中还有一个flame,和FIRE有区别,意义是“red or yellow burning gas”(火焰),但flame有时也相当于汉语的“火”。如“a great fire ”, “agreat flame”都是“大火”,“The whole house was in flames”,汉语通常不说成“在火焰中”,而说“在大火中”。可见FIRE的义域比“火”窄。
(14)PATH PATH和road相对, 就如同古汉语中的“径”和“路(道)”相对。在现代汉语中,不论大小都叫做“路”。英语PATH的义域比现代汉语“路”的义域窄。
(15)MOUNTAIN MOUNTAIN和hill相对, 如同古汉语中的“山”和“丘”相对。在现代汉语中,不论大小都叫做“山”。英语MOUNTAIN的义域比现代汉语“山”的义域窄。
以上比较的是“第一次分类”的不同,表现为义位的参差和义域的宽窄。至于第二次分类的不同,即一个词包含哪些义位的不同,在两种不同语言的词汇中就更加普遍,可以说几乎找不到两个相对应的英语和汉语的多义词其义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最简单的ONE和“一”, 英语中的ONE 除了表示“一”以外,还有一个义位:(the )onlynecessary and desirable(惟一的)。如:She is the one personfor this job.汉语的“一”没有这个义位。 (古汉语可以说“一人而已”,但“惟一”的意思是由“而已”表达的。)反过来说,汉语的“一”除了表示ONE以外,还有一个义位:另一个。如:泰山一名岱宗。 英语的ONE没有这个义位。
了解了这种情况,不但可以深入比较两种语言词汇结构的不同,而且有助于学习外语。中国人学英语,往往把many和much用混, 把flesh和meat用错,把“小山”说成“small mountain”,其原因就是还用汉语的词汇结构模式来使用英语。上面说的仅仅是一百个“基本词根语素”中的英语和汉语词的差别,如果再扩大一点,比较一下几百个常用词,其差别会更多。如果把这种差别整理出来,告诉初学者,这对他们的外语学习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三
“两种分类”的观点还有助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这是我们更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上面说过,斯瓦迪士用一百词的“修正表”来考察语言的年代,但他只是看一种语言中表达同一概念的词从古到今是否变了,或者改变以后是否与原来的词同源。按照“两次分类”的观点,研究词汇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不仅仅要考察是否以新词替换了旧词,还要进一步考察,即使古今还是同一个词,它的内部结构是否有变化,即:1.这个词的主要义位的义域古今是否有变化。2.这个词的各个义位古今是否有变化。
我们以斯瓦迪士的“修正表”中的一百词为依据,考察了和这一百个词相应的汉语的词,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虽然从古到今没有新旧替换,但是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3.1 一个词的主要义位的义域发生了变化(注:一个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大”表示年龄大),究竟应该看作义域的扩大,还是义位的增加,有时难以确定。本文对此不作详细讨论。)
(1)长 “长短”的“长”从古到今主要意义没有变, 但义域有变化。《墨子·公输》:“荆有长松文梓。”《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些“长”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要说“高”。也就是说,古代的“长”义域比现代的“长”宽。(注:有些例句转引自《汉语大词典》,不一一注明。)
(2)大 先秦“大”表示“年龄大”很少见。 《诗经·小雅·楚茨》:“小大稽首。”郑笺:“小大犹长幼也。”这种例子很少。《管子·海王》有“大男”、“大女”,指成年男女,但《管子》一书未必是先秦的作品。西汉已有“大小毛公”、“大戴”、“小戴”之称,可见“大”已指年龄大。“大”作为动词表示“长大”就更晚。《释名·释姿容》:“匍匐,小儿之时。……人虽长大,及其求事尽力之勤犹亦称之。”大约是东汉之后。这已经不止是义域的扩大,而是增加一个新的义位了。
(3)小 先秦“年纪小”一般说“少”,不说“小”。 《诗经》例已见上引。大约西汉出现“少小”,如刘向《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但汉代一般仍说“老少”和“幼少”,如《史记·货殖列传》:“不择老少。”《汉书·王莽传》:“周成王幼少。”说“老小”和“幼小”是较晚的事,如《孟子·梁惠王上》:“反其旄倪”赵岐注“乞还其老小。”《后汉书·李固传》:“帝尚幼小。”可见“小”的义域是逐渐扩大的。
(4)木 在先秦两汉“木”既指树,又指木头。 “树”也可以指树木,但用得不如“木”多。后来“木”的义域逐渐缩小,只表示“木头”的意义,“树木”的意义通常用“树”表示。可以把下面的例子加以对比:《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汉书·珪弘传》:“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汉书·晁错传》:“木皮三寸。”《南齐书·陈显达传》:“噉死人肉及树皮。”当然,后代用“木”表示“树”也还不少,但这是仿古的现象。
(5)皮 先秦时“皮”和“肤”分为两类。 “皮”只指兽皮和树皮,人皮叫“肤”。有人举出《庄子·山木》:“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认为先秦“皮”已可指人皮,这是误解。《庄子》原文是:“夫丰狐文豹,……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非独君之皮耶?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皮”是比喻的用法。《论语·颜渊》:“肤受之訴。”皇疏:“肤者,人肉皮上之薄皱也。”这时才把兽皮和人皮归为一类,统称为“皮”。“皮”的义域扩大了。
(6)肉 先秦时“肉”和“肌”分为两类。“肉”指兽肉, “肌”指人身上的肉,一般不混。《说文》:“肌,肉也。”“肉,胾肉也。”段注:“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段注说的是先秦的情况,《说文》反映的是汉代的情况,到汉代,已把人身上的肉和鸟兽的肉合为一类,统称为“肉”。“肉”的义域扩大了。
(7)毛
先秦时“毛”和“羽”分为两类。“毛”指兽毛,有时也指人的头发(如“二毛”),鸟的毛称“羽”。后来鸟毛也可以叫“毛”,如《战国策·楚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鸿毛”也见于司马迁《报任安书》,可见西汉已经通用。“毛”指人的头发的用法后代也还能见到,如“白毛”。“毛”的义域扩大了。
(8)路
先秦“路”和“径”分为两类。“路”是大路,“径”是小路。《十三经》和《史记》均无“小路”的说法,《吴子》:“险道狭路,可击。”但《吴子》不是先秦作品。《汉书·韩信传》:“从間路绝其辎重。”《史记·淮阴侯列传》作“从間道绝其辎重”。可见“間路”出现得比较晚。后来“大路”、“小路”都叫“路”,“路”的义域扩大了。
(9)山 先秦“山”和“丘”分为两类。“山”是大山, “丘”是小土丘。《尔雅》中《释丘》、《释山》分为两章,《释山》中的“小山”仍然是“山”而不是“丘”。如“小山别大山,鲜。”“鲜”仍是山。《诗经·大雅·皇矣》:“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度过的是一座山,而不是一个小土丘。反之,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中的“小丘”不能说成“小山”。到后来,小土丘也可以称为“小山”,“山”的义域扩大了。
(10)二 先秦时“二”只用于事物的数量,表动作的数量用“再”,如《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不能说“二呼”。到汉代,表动作数量也用“二”,如班昭《女诫》:“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二”的用法同“再”。“二”的义域扩大了。(后来“两”又代替了“二”,也是兼表事物和动作。)
3.2一个词的义位有了增加或减少
(1)男 古代“男”有“男子”和“儿子”两个义位。 直到《红楼梦》中还有“镇国公诰命生了个长男”(14回)。在现代普通话中,一般说“长子”,不说“长男”。“男”的“儿子”这个义位消失了。
(2)口 “口”的“出入的通道”的义位是先秦没有的。 大约魏晋时新增加了这个义位,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
(3)心 “心”的“中央部位”的意思先秦很少见。 《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郑玄注:“刲离之不绝中央少者。”从汉朝开始,这个意义用得多起来,如《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孔颖达疏引汉李巡:“食禾心为螟。”《颜氏家训·勉学》:“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皇甫嵩《浪淘沙》词:“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游仙窟》:“兰草灯心,并烧鱼脑。”等。这个义位是后来增加的。
(4)死 “死”的“呆板、不灵活”的义位产生得很晚, 大约是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夫用界笔直尺,是死画也。”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偃蹇狭陋,尽成死法。”
(5)日 古代“日”除了有“日月星辰”的“日”的义位外, 还有一个义位“三百六十五日”的“日”。在现代普通话中,前一个意义单说时说成“太阳”,但作为语素时仍说“日”,如“日食”、“日出”。后一个意义一般说成“天”。表示“一昼夜”的概念,原先用“日”表示,和表示“太阳”的“日”构成同一个词的两个义位;后来用“天”表示,和表示“天空”的“天”构成同一个词的两个义位,这也是分类的不同。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上,这种变化是逐渐产生的。大概从南北朝开始,“天”可以表示某一段时间,尤其是某个季节,如:《世说新语·夙惠》:“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重。”《晋书·天文志》:“冬天阴气多,阳气少,……故冬日短也。”王建《昭应官舍书事》:“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这里的“冬天”、“夏天”可以用“冬日”、“夏日”替换(“冬日”、“夏日”在先秦就有,如《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但《晋书》中“故冬日短也”中的“冬日”(冬天的白昼)在当时还不能换成“冬天”。再进一步发展,“天”所指的时间可以缩短,如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指下雪的那几天。至于“今天”、“明天”、“白天”、“黑天”、“一天”、“两天”等说法,在《红楼梦》里还没有,大概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
(6)火 “火”的“怒气”(名词)的义位产生得也较晚, “发怒”(动词)的义位产生得更晚。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诗:“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还有很明显的比喻色彩。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六》:“阴虚火动难治,火郁当发。”这个“火”是中医的术语。《快嘴李翠莲》:“恼得心头火气冲。”高文秀《黑旋风》杂剧:“恼犯黑旋风,登时火性发。”“火气”、“火性”指怒气、暴躁的脾气。《孽海花》27回:“臣从没见过老佛爷这样的发火。”“火了”的“火”大概是“发火”的省缩,用便更晚。
(7)黑 “黑”的“夜晚”的义位大约产生在唐代。 王建《和门下武相公春晓闻莺》诗:“侵黑行飞一二声,春寒啭小未分明。”
(8)白 “白”在先秦时有“彰明”的义位, 如《荀子·天论》:“礼仪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这个义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复存在。“白”在现代汉语中有“徒然”的义位,这个义位大概在唐代已经产生。如李白《越女词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9)热 “热”在先秦没有“发烧”的义位, 这个义位汉代才产生。《汉书·西域传》:“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这个义位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不常用,在方言中仍然使用。
(10)烟 “烟”的主要意义是燃烧产生的烟,这个义位先秦就有。到明末清初,“烟”又有了一个新的义位:“香烟”的“烟”。俞正燮《癸巳存稿》:“崇祯末,嘉兴遍处栽种,三尺童子莫不食烟。”这个新义位的产生,显然和“烟”原有的义位有密切的关系。“烟”是由“烟草”制成的,“烟草”原产于吕宋,明末传入中国,最初的译名为“淡巴姑”(见方以智《物理小识》)。后来称为“烟草”(也可以叫“烟”,如“种烟”),显然是由于其用途是点燃后吸食其烟。当一种新事物产生或传入时,需要语言中有一个新的名称。这个新的名称或者是一个新的义位,或者是一个新的词,而这个新的义位或词往往和原有的义位或词相联系。从人的认知方面来看,这也是一个分类问题。汉语把“淡巴姑”和“香烟”都称为“烟”,就是因为汉人把这两种东西和“烟火”的“烟”联系在一起。 而英语中, 把“淡巴姑”音译为“tobacco”,把“香烟”称为“cigarette”, 都和“smoke”(烟)没有关系;但“抽烟”称为“smoke”,却和动词的“smoke”(冒烟)同属一个词的两个义位。“smoke:1.give off smoke or other visiblevapour.2.Draw in smoke from burning tobacco or
othersubstances through the mouth and let it out again.”也就是说,汉语中把名词的“烟”(香烟)和“烟”(烟气)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把动词的“smoke2”(抽烟)和“smoke1”(冒烟)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不同的分类。而且,同一种动作,汉语称为“食烟”、“吃烟”、“吸烟”或“抽烟”,是从“吸入”方面着眼的, 而英语称为“smoke”,是从“吐出”方面着眼的。这也反映语言中认知的差别。这种分类的不同在方言中也有。如:tomato中国南方叫“番茄”,即归为“茄子”一类;北方叫“西红柿”,归为“柿子”一类。potato粤语叫“薯仔”,吴语叫“洋番芋”,北京话叫“土豆”,也反映分类的不同。
以上仅仅是以斯瓦迪士的一百个基本词根语素为范围所作的一些观察。在这一百词以外,这种词的主要意义不变而义域或义位发生变化的情形就更多了,需要我们用“两次分类”的观点一一加以考察,并且根据历史资料确定其变化的时代。(本文所说的义域和义位变化的时代都是很粗略的,要确定准确的时代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的面貌才可以说大体上搞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