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困惑与新农村建设策略_农民论文

文化困惑与新农村建设策略_农民论文

新农村面临的文化困惑与建设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困惑论文,策略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04-0024-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尤其是乡村文化观念早已深入渗透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农村各项活动的背景因素。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关键,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一、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观念

(一)乡村文化

从广义上讲,乡村文化由四个层面组成,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

物质文化是现实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包括建筑文化和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生活便利度、市场繁荣程度等。我国广大地区农村民居布局零乱;村与村之间以及区域与外界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基础设施没有统筹规划,没有统一的供水、供电和排水系统;经济落后、商业萧条,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行为文化是文化的活力之所在,包括一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日常交往方式、现代化程度、流行时尚等。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勤俭克己,安心本分,缺乏时间观念,忽视技术、技能,办事效率不高,做事求和、求稳,不易冒险,情感单纯,人生观念质朴,交际方式憨厚。

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乡村居民血缘宗族意识较强,社会结构多呈家族式,有既定的谱系、辈份,宗法和某些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对其行为有较大影响,传统伦理习惯规范势力较大,法制观念淡漠。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及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多具感情性、传统性、外显性、排斥性。办事重形式,轻实质;重过程,轻结果;重眼前,轻长远;重物质生产,轻文化知识获得;重于宗教观念、宗亲观念;重群体轻个人,强调彼此依赖;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二)乡村文化观念

乡村文化观念主要指积淀在乡村地区的人们意识、心理中的自觉和不自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乡村文化观念是在乡村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乡村文化的灵魂。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思路,使今天的人们仍常常沿着这些思路思索这些难解的问题[2]。在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农业大国中,乡村文化观念不在于人们是否自觉的认同和承认它,而更在于它已经成为人们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千百年来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情感、行为活动一直起着制约作用,并由有意识进入无意识,形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影响行为活动、情感思想,表现于风俗习惯、生活关系等等。

二、乡村文化观念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文化观念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农民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决定性力量。然而,乡村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宽舒环境,乡村文化观念厚重的农民并不重视学习较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他们注重的是现实物质实体的生产,追求短期效益,为了缓解眼前的贫困他们一般不考虑长远发展。农民知识层次低,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难,文盲、法盲、科盲大量存在,迷信、宗教容易泛滥。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农民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将决定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领域释放的程度和方式[3]。从一定程上说,真正绵延至今而且影响今天农民生活的是乡村文化观念,不解决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一种设想。

乡村文化以农民为载体、为中介,参与农业各个过程的循环,影响农业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衍生性和渗透性,成为农村各种活动的背景因素。乡村文化观念制约着农民用单一、狭隘的思路,在有限的土地上固守传统的种植农业,贫困化沿续了多少年,使农业这个基础产业成为最薄弱的产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设施简陋,耕作手段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又使农业进入恶性循环。

文化观念影响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而对其利用的深度、广度、角度,则更多依赖于包括区域文化观念在内的社会人文条件的发挥。自然资源是静态的、被动的,而社会人文条件是能动的、活跃的。不同的文化观念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不同的利用方式,选择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向。而且,社会人文条件对各种要素的整合程度、协调程度,还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结构,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

农村面貌是农村综合实力的直接表现,区域综合力是区域在自然力的基础上,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的综合体现和集中反映[4]。乡村文化观念通过农民这一农业经济发展主体的中介传导参与农业经济循环,影响区域综合力的方方面面,又通过农村面貌直接表现出来。文化观念新、综合实力强的农村,农民住房档次明显较高,街道布局整洁合理,水、电、路、商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备,一派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良好的农村面貌又会促使农民追求高层次的乡村文化,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实力,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相反,乡村文化观念陈旧、落后,综合实力差的农村,村镇规划布局难以落实,不仅生活不便还造成大量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宅基地纠纷不断发生甚至矛盾激化。贫穷落后的乡村面貌削弱了农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助长了宗族势力,进一步强化了传统乡村文化观念,阻碍了农村综合实力的提高。

三、建设新农村所面临的文化困惑

(一)部分农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对文化观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低下,文化观念陈旧落后。他们认识不到文化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不能用现代观念引领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方法简单粗暴,不是用党和国家的政策服务于农民,而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农村,结果贬损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造成农民对党和国家的不信任,国家政策不具有号召力,导致农民依然用传统的乡村文化观念去思考解决问题,相信宗族势力、宗教迷信的作用,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二)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功能单一

农民文化观念的形成既受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制约,也和农村教育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30多年来教育状况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农村教育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农村教育只有功能单一的基础教育,而且把升学看成是办学的唯一目的,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使教育的功能只局限在升学上,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脱节。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则是有其名无其实。农村教育不能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重任,也不能满足新农村对文化的需求。

(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文化活动缺乏组织

我国早在“六五”就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目标至今尚未实现。目前全国还有一部分县、乡没有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图书馆(站)有名无实。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中,有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几乎形同虚设。乡村文化活动一无场所、二无图书与活动器材,不少农民一年到头没看过一张报纸。在分散的小农生产活动中,农民的文化教育活动无人过问,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形式,以至于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或在家打牌。

(四)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

与广大农村地区其他商品市场空前繁荣形成对照,农村文化市场则境况冷清、发育不全。电影、戏曲、科教图书等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的文化市场严重滑坡,而以电子游戏、桌球、麻将为主的赌博活动重新抬头,以录像、黄色书刊为主的黄色、低级文化在农村屡见不鲜,一些沉寂了几十年的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私自印制或从海外走私进口大量带有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内容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农村文化市场销售,这些文化垃圾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提倡的精神文明,极不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新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加快文化观念更新

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领导者,他们的文化素质、文化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国家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支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定期培训,对不适应新形式下农村工作的干部要进行撤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下乡镇、到农村任职锻炼,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用新观念带领农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广泛吸纳先进文化

我国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才匮乏是造成乡村文化观念陈旧、落后的重要原因。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提高人口素质的核心。当务之急,应转变教育观念,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发展底蕴,能动地促进文化观念的创新与演进。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外出打工农民文化观念的转变。农业落后地区是外出打工人员数量较多的地区,外出打工农民的去向多为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到这些地方容易接触到新观念、新思想,利于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所以,要对外出打工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提醒他们外出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在打工的同时要注重吸收所在地区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等,把无意识的观念转变变成有意识的观念转变。

(三)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

经费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国家拨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我们可以采取国家扶助,社会、个人参与的办法开发文化市场、兴办文化产业,通过联建、联办农村文化场所,开办多种文化活动方式,活跃生活,共同受益。农村文化建设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达到“以文养文”,增强后劲的目的。

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农村文化教育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扶持并重,加强管理,保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农村文化市场中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各级公安、工商和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主动配合,坚决予以打击。

(四)加强对农民居住用地规划整治

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整体规划,农民无序乱建住房,以致使一些村庄没有像样的街道,农用机械和运输车辆难以出入。街道没有排水设施,雨天满街水、晴天满街泥,形成出门难,进家难,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由于村落没有规划,许多解决了温饱的农民要么因宅基地小,要么为了摆脱出行难等困境,便在村边的耕地上划新基、建新居,建了新房后老房旧宅又多数闲置,形成“空心村”,土地浪费现象惊人。对农村用地进行整体合理规划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又可使农村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洁净优美、社会文明向上的空间聚居点[5]。优美的居住环境可促使农民追求高层次文化,有利于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

(五)吸收城市文化的特质,保持乡村文化特色

乡村文化观念落后、封闭、固化、狭隘的特性及愚昧的认识、冥顽的习惯使乡村发展缓慢、固步自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越来越处于主导状态,接纳、融合而博采众长、高效快捷,对社会行为的调控带有明显的优势性。乡村文化需要吸收城市文化的特质,才能增加活力。乡村文化建设不是全面城市化,也不只是丰富传统的农业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继承先辈、弘扬传统,又要推陈出新,使乡村文化不断演进;既要保持乡村文化特色,又要借鉴、吸收、同化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使乡村文化不断获得新质。纵横结合、内外互动,使我们的乡村文化观念在冲突与整合、保持与变迁的矛盾与统一中,实现发展与创新、演进与嬗变,并通过整合效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重要影响。

标签:;  ;  ;  ;  ;  

文化困惑与新农村建设策略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