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是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是硬膜外穿刺及置管时有误入硬膜外静脉的可能,有时未能发现注入局麻药后,致使短时间内血液中的局麻药浓度骤升,立即发生毒性反应。现将我院近几月遇到的此种意外及其临床症状和处理报到如下。
临床资料
4例患者麻醉及处理如下表。
手术
名称麻醉
药物穿刺间隙及穿刺置管情况毒性反应处理与效果
剖宫产术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L1-2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时遇有阻力稍用力后进入,回抽无血。注药5ml出现寒战、心慌、胸闷、全身不适,心率79次/分上升为128次/分,血压无变化。回抽有血,5—10min后测无麻醉平面。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地塞米松5mg ,约5min症状消失,后将导管退出2cm,观察5min抽无回血,再次注药3ml,加7ml,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
剖宫产术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L1-2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回抽有淡色回血,拔出2cm,抽无回血。注药3ml出现头晕、胸闷、躁动,心率88次/分增快为121次/分,血压由110/72mmHg上升为156/90mmHg,回抽有血,5—10min后无麻醉平面。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地塞米松5mg,6min后症状消失,改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麻醉效果满意,胎儿取出正常,术后无麻醉并发症。
阑尾切除术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T11-12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时遇有阻力稍用力后进入,回抽无血。注药4ml出现头晕、耳鸣,口麻,心率81次/分增快为126次/分,血压由107/64mmHg上升为142ci/85mmHg,回抽有血,5—10min后仍无麻醉平面。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咪达唑仑2mg,约5min症状消失改为腰麻下行手术,术后无麻醉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T9-10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无血。注药4ml无不良反应,由于情绪紧张,麻醉平面不确定,5min再次注入5ml时出现头晕、寒战、躁动、心率96次/分增快为125次/分,血压由130/74mmHg上升为165/84mmHg,回抽有淡色回血。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咪达唑仑5mg,静注地塞米松10mg,约10min症状消失,麻醉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行手术,术后无麻醉并发症。
表 4例注药后的毒性反应及处理
讨 论
从表中可见患者出现头晕、耳鸣、烦躁、心慌、全身不适等症状都发生在注入试验量的同时,并且回抽硬膜外导管有回血,停止注药数分钟后症状消失,测无麻醉平面,所以可以确诊为导管误入硬膜外静脉注药后引起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由于注药量少,经处理症状很快消失。
硬膜外麻醉注入试验量后或试验量的同时,立即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并伴有头晕、耳鸣、烦躁等症状,无论从硬膜外导管回抽是否有回血,都应首先考虑为硬膜外导管误入硬膜外静脉引起的局麻药毒行反应,停止给药。因心律增快,血压上升,循环系统兴奋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局麻药中毒反应的早期表现。
4例中有2例为剖宫产手术,这是因为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逐步行成侧支循环,可使部分静脉血通过椎管内静脉丛和奇静脉经由上腔静脉返回心脏,使椎静脉系统的流量增加,椎管内静脉丛呈扩张淤血状态,此时在
硬膜外导管穿刺比平时就较容易误入血管(1)。
为避免和减少硬膜外阻滞时导管误入静脉,我们体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1)硬膜外导管的选择要合适,过硬易刺破硬膜外静脉使导管进入静脉,过软导管时不顺利,造成在硬膜外折影响麻醉效果:(2)操作者要熟练掌握硬膜外穿刺,硬膜外腔静脉丛在背中线较两侧为少,力求穿刺针在背正中线进入硬膜外腔,可最大限度减少 硬膜外腔出血的并发症:(3)硬膜外腔置管时,如果有阻力特别是剖宫产术病人,不要强行置管,应将穿刺针和导管同时拔出,重新穿刺:(4)如果发现导管误入静脉,根据回血情况将导管退出1~2cm,仍有回血,可少量多次注药,并注意观察注药后有无中毒反应和麻醉效果:(5)每次硬膜外导管注药时都应回抽是否有回血,无论是否有回血,患者出现中毒症状都应停止注药并进行处理。 (1)临床麻醉学第2版,主编 徐启明。
论文作者:龚凤惠, 朱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导管论文; 硬膜外论文; 静脉论文; 局麻论文; 症状论文; 心率论文; 误入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