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备课实践_等腰梯形论文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修炼备课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论文,数学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的心愿,是“减负提质”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是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它应该渗透在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中精彩的展示和课后深刻的反思。我主要是从教师在备课时如何下工夫谈一点个人的做法。

一、几个教学场景

先来看几个问题课堂的场景:

场景一 一位老师在设计一节新授课时,设计的内容很有深度,老师自己感觉也很好,实际上课时,却是老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场景二 复习课堂上,一张试卷(或一本教辅)打天下,做完后对答案,下课!这样的课堂看似很紧凑,结果却是老师和学生都心里空空。

场景三 公开课上,多媒体贯穿始终,幻灯片像电影镜头一样,一张接一张,学生看得精彩,老师讲得得意,课后一思考,大脑一片混乱。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场景一中,教师没有找对学生学习的起点,学习起点设计得太高了,学生“够不着”,导致学生没兴趣,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备学生,只关注知识点了;在场景二中,老师没有认真研究复习课的教学特点,尤其不知道复习课应该如何备课,总以为用练习就可以代替一切知识点的梳理;在场景三中,这是公开课上大多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因为想多展示一些内容,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贪多求全。

从以上事例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中的一些老师不会备课,不会备不同课型的课,他们以为备课只是看看教材,翻翻教参,写写教案。其实不然,备课有方法有技巧,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备课技巧与方法,备课的会与不会、好与不好、深与不深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

那么,要如何精心备课呢?备课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明白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包括备教材与备学生两方面的内容,备教材历来被教师们重视,对于备学生,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就如何备新授课、复习课与公开课谈点个人的做法。

二、修炼备课功

(一)备新课

1.备教材。备教材就是用心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教材内容细化,找准教学的重难点,灵活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备教材时随时问自己: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找准了吗?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吗?做到精选例题、精简作业、以中低档题训练为主了吗?

例如:讲《代数》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变量与函数时,要讲解“函数”的定义。我们都知道,函数定义非常枯燥难懂,对于初中生更是如此。我在备课时反复研究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总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把y叫做x的函数。”当读到“对应”时,我突然明白,本定义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对应”突破,根据初中生特点,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由儿歌引入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让学生发现,青蛙只数与眼睛只数和腿的条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让学生扮演角色

我在黑板上写下y=2x,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扮演y另一个扮演x,x说出一个数,y对答出对应的另一个数,我还不停地变化解析式(当然是简单的、易算的),学生一问一答,立刻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函数的对应关系,从而把这一难点克服了。

2.备学生。在备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我们深知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贴近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搭梯子,如:我们经常用到的课前3分钟小测验、新课开始前的复习等,都是为本节的教学活动搭好“阶梯”,在为推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阶梯没有找准和搭好,就会发生场景一中的尴尬现象;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因人而异,因此,在备课时要因材施教,设计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备学生时要随时问自己:学生原来学了什么?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要为学生后续学习准备什么?学生本节课主要要掌握什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和教学策略有哪些?

总之,备新课的方法是仔细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即备教材),技巧是根据学生情况做好教学设计(即备学生)。

(二)备复习课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在备复习课时可采取以下几点具体做法以提高课堂效率。

1.串“知识点”法

例1 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可做这样的教学设计:请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并尽可能多地写出有关结论。解:(1)图象的开口方向;(2)顶点坐标;(3)对称轴;(4)图象与x轴的交点;(5)图象与y轴的交点;(6)增减性;(7)最大值或最小值;(8)y的正负性;(9)图象的平移;(10)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11)对称抛物线;(12)图象与y轴的交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坐标。

2.变式设计法

(1)一图多换

例2 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6,BC=2,∠DAB=45°,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等腰梯形ABCD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等腰梯形OEFG。

图1

图2

①写出C、F两点的坐标;

②将等腰梯形ABCD沿x轴的负半轴平行移动,设移动后的OA=x,如图2,等腰梯形ABCD与等腰梯形O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当点D移动到等腰梯形OEFG的内部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在直线CD上是否存在点P,使△EF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换一 将条件中的等腰梯形改为平行四边形(图3)。

图3

变换二 等腰梯形改为菱形,边长为6(图4)。

图4

变换三 等腰梯形改为矩形(图5)。

图5

变换四 等腰梯形改为正三角形,边长为6(图6)。

图6

(2)一题多变

例3 以6、8为两边的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__

本题可以变为:

①以6、8为两边的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__

②以6、8为两边的锐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__

③以6、8为两边的钝角三角形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__

此外,还有一图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等变式设计法。

总之,备复习课的方法是掌控好每节课的考点(即备教材),技巧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备学生)。

(三)备公开课

公开课是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回避的一种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公开课上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功底,在同行中奠定自己的地位。公开课的备课方法同上,有一些备课误区要提醒各位教师注意,在备课时往往是: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考虑教法多,考虑学法少;考虑多媒体多,考虑学具少;重视了课堂的高效性,忽略了课堂的实用性。注意让学生掌握一个到两个重点就行,切忌贪多求全。

总之,备公开课的方法是精益求精的备教材与备学生(可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技巧是少而精。

最后,就用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的一个故事来做为本篇文章的结尾吧,希望与各位同人共勉——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是的,备课的最高境界是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标签:;  ;  ;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备课实践_等腰梯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