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中医院;黑龙江宁安157499)
【摘要】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为参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针灸进行治疗,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9.1±1.1)分,Barthel指数为(86.7±4.2),各项数据与参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8例),高于参照组的66.67%(P<0.05)。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采用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疗效确切、明显。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针灸;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具有发病急、病程发展快的特点,且治疗难度大[1],临床中很多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了多种后遗症,最为常见的后遗症有偏瘫、日常活动能力受损或丧失,如语言功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等等,这些问题将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打击,使之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降低其生存质量[2]。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此次,我院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部分患者采用了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每组18例患者。参照中有男性10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67.6±1.2)岁;研究组中有男性9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8.5±1.3)岁。患者入院是表现为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歪眼斜,排除存在脑出血倾向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治疗知情书,本研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内容有: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营养脑神经;康复训练;抗感染治疗等等。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补阳还五汤配伍如下:川穹、赤芍、地龙以及当归各20g,黄芪80g,红花、桃仁各10g,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口歪眼斜、语言功能障碍者取地仓、廉泉、太阳穴、人中、风府、哑门、攒竹、百汇、下关穴位针灸;半身不遂者取手三里、内关、曲池、环跳、足三里、承山、阳陵泉、委中、血海、三阴交、太溪以及合谷针灸治疗。每次选取8~10个穴位,每天1次,留针30min,半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5个月后进行观察。
1.3评价指标
使用NISHH评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使用BI指数评量表(Barthe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疗效评价标准如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生活自理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部分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仍存在功能障碍,生活半自理为有效;均不符合上述描述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8*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8例),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12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中医认为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气虚血疲、血行不畅以及脉络废阻所致,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则应从行气通络、清火补血入手。
本次研究组所服用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性甘温补,入脾经,既可补中益气,又能运化水湿,降燥润肠,而桃仁、红花、川穹和赤芍则可以活血化瘀,地龙则主要用于通经活络,诸药配伍,可有效针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各种症状[4]。
针灸治疗则可以有效刺激患者神经,加快脑组织的恢复,促进脑细胞活动,调节患者神经元功能,所取穴位均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补阳还五汤+针灸疗法相对单纯的西医治疗而言,可从多个层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二者之间具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作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9.1±1.1)分,Barthel指数为(86.7±4.2),各项数据与参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8例),高于参照组的66.67%(P<0.05)。而宋新安[5]在其研究中提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与西医治疗+康复疗法的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但中医疗法下,患者NIHSS评分降至(8.2±1.1)分,BI指数达(82.3±3.1)”,其研究与本次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或是受到病例数与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均可证明补阳还五汤+针灸可改善化患者脑神经缺损,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中风后遗症采用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疗效确切、明显。
参考文献:
[1]吴秀贞.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4例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6):50-51.
[2]刘越成,王素芳,高梦鸽等.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7):3477-3477.
[3]李素文.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39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0):32-33.
[4]黄孝军.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5):34-35.
[5]宋新安.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4):550-551.
论文作者:陈吉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后遗症论文; 脑中风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