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中医院 313000
摘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l2月至2016年12月对100例咳嗽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00例住院患者行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易感等症状消失。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达到持久的宣肺平喘、调节免疫力的功效,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接受等因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咳嗽、耳穴贴压、穴位贴敷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再耳廓上的相应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而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部分,是经络调节与辨证论治的结合,其发挥显著的效果基于激发经络,调节失衡的人体阴阳以及有效中药成分。自我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以来,我科临床采用传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方法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咳嗽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8(40.56±2.71)岁。症状:感冒咳嗽、咯痰、咽干、舌淡苔薄白、脉浮,将入选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入选的患者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耳穴贴压材料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耳穴贴、酒精、棉球、镊子、探棒、弯盘。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核对医嘱探查耳穴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棒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治疗点,核对穴位后75%酒精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左手固定耳廓右手取王不留行耳穴贴对准阳性点贴敷好,贴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夏季可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两耳交替使用。穴位贴敷治疗方法:黄芪粉穴位贴敷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并随症进行加减穴位。每日1次每次持续4小时连续贴敷7d,贴敷前、贴敷结束后30min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情况并记录。定位: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穴: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方法:嘱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热水清洁背部及双足并擦干。取研成细末黄芪粉18一30g,用醋调匀似糊状敷于各穴位处穴每次敷4 h,治疗时间每日上午9时疗程7d。
3、护理
埋豆前中后护理: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施术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酸、胀、痛均属于正常现象,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并注意保暖。在贴压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胸闷、心慌不适,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凡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妇女怀孕期间,月经期禁止贴压治疗。施术结束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清理用物整理床位,指导贴压者按压方法,洗手并做好记录。贴压期间应注意胶布不能潮湿,不能污染,如胶布过敏可先压肾上腺穴或服扑尔敏。夏季不能贴敷时间太久,冬季耳有冻疮或其它疾病时,也不能时间太久,洗手并做好记录。穴位贴敷护理:贴敷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并注意保暖。在贴敷治疗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瘙痒,红疹等过敏现象,如有立即去除药粉清水擦拭,给予心理安慰。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灰尘级异味刺激。咳嗽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痰多者应协助排痰,经常变换体位。饮食护理:咳嗽治疗期间,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以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并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情志护理: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是久咳不愈应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让患者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学会自我调护。
4、疗效评定标准[1]
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疗效标准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经治疗咳嗽、咳痰、喘息、易感等症状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冬天不发病或发病轻或发作时症状较以往容易控制。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见表
注:两组比较,Z=-4.509,P< 0.01。
5、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2.0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6、治疗结果
临床跟踪患者调查,半年内患者治疗前后由外感引起咳嗽次数明显减少。通过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治疗前每半年发作7次左右,治疗后每半年发作3次左右。统计学分析得出p<0.01,这说明治疗前、后两种疾病引起咳嗽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总结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经络及腧穴的双重作用,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驱邪、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1-2]。其中某些以温热、刺激性药物在特定穴位贴敷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起泡。而耳穴贴压外治法安全有效且易于操作,神门、风溪、肺穴、气管穴等耳穴具有宣肺疏风、止咳平喘的作用,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两者结合改善咳嗽患者的病情,其中两者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充分体现了这两种方法是治疗外感咳嗽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中医外治法。
参考文献
[1] 常佳婧,马淑丽.穴位贴敷法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6(3):131-132.
[2] 黄江涛,赵勇,潘章宇,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的影响[J].柳州医学 ,2014,27(2):107-108.
论文作者:严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穴位论文; 耳穴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体位论文; 耳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