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肝功能障碍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熊玲玲

熊玲玲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肝功能障碍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肝功能障碍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观察组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对照组不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舒芬太尼使用量进行记录,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进行观察,观察组术后24h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障碍产妇行剖宫产后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可降低产妇产后疼痛感,降低舒芬太尼使用剂量,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功能障碍;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后镇痛

剖宫产后实施有效的术后疼痛,对降低产妇痛苦,促进机体恢复,尽早下床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有效的术后镇痛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防血栓形成,利于预后[1]。临产妇出现蛋白异常、转氨酶增高及血小板减少等肝功能障碍,产妇大多选择全麻手术,术后作静脉镇痛,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差,且出现恶心及呕吐、苏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TAP阻滞为局麻药物在腹内斜肌及腹横肌间隙中阻断支配前腹壁感觉神经,从而起到镇痛作用的麻醉技术。本组研究对肝功能障碍剖宫产产妇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肝功能障碍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血清总胆红素>17.1mmol/L,血小板<70×109/L,ALT>80μ/L,直接胆红素>7mmol/L;符合《实用内科学》对肝功能障碍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观察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6±5.9)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6±4.8)岁;经产妇6例,初产妇9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9±5.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1±4.2)岁;经产妇4例,初产妇11例;纳入标准:符合肝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者;18~45岁;排除标准: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呼吸系统严重病变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进入手术室作无创血压及心电图、指脉氧饱和度监测等连接,消毒铺巾后,作全麻诱导:氯胺酮1.mg/kg与丙泊酚1mg/kg作静脉推注,面罩吸入4%七氟醚,保持氧流量为6L/min吸入,静脉注射0.5mg/kg顺阿曲库铵。随后作气管插管,15~18min后进行手术,以3%七氟醚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以舒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50μg/(kg?min)持续泵注,七氟醚维持吸入至手术结束。

观察组术后实施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手术结束后经超声引导下作双侧横肌平面麻醉,采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肋骨下缘及髂棘中点位置,腋中线轴状位置用线性探头取满意图像,使用70mm长、22G短斜面针,实时超声引导下经前侧进针,两次突破感后,针尖在腋下中线的腹外斜肌及腹横肌间,穿刺位置确认后,注射2ml实验液体进行穿刺针维持确诊,确定后使用0.25%罗哌卡因20ml药液注射,两基层间形成梭形空间后为注射成功。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h、3h、6h、12h、24h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及视觉模拟评分(VAS),VAS评分为疼痛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了解术后苏醒躁动及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 ±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舒芬太尼使用量进行记录,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因雌激素代谢增加,机体血糖及血清蛋白、糖原储备变化等因素促使肝脏负担加重,一旦伴有肝脏损伤,则可能导致孕妇病情发展加速,出现全身循环障碍,甚至引发出血倾向,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肝性脑病等,产妇及胎儿均有较高死亡率[3]。对肝功能障碍产妇实施剖宫产术时,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均极为重要。分娩后产妇依然面对肝功能恶化风险,因此,需要保持有效镇痛,对减轻产妇痛苦具有积极意义[4]。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24h内的VAS评分较低,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较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也能减轻产妇痛苦,改善远期预后。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是行走于前腹壁皮肤及肌肉、腹壁层下支配神经,穿入侧腹壁肌肉组织,在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中神经筋膜层中注射麻醉药物的麻醉方案。在此部位注射麻醉药物,能起到腹壁神经阻滞作用,取得良好腹壁镇痛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普及,能够更加精准的选择穿刺部位,提高麻醉准确性[5]。

有学者研究认为[6],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安全性高,不会增加患者痛苦,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安全性高,对减轻产妇痛苦,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意义。有学者研究中[7],对接受阻滞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监护室进行观察,所有患者经观察3h以上,均未出现严重的麻醉药物中毒反应。因产妇术后疼痛强度较低,能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对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保肝药物效果均有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肝功能障碍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后,采取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方案具有较好的麻醉镇痛作用,其安全性高,术后镇痛效果好,能减少麻醉药使用剂量,取得良好的术后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念军,马晓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口服氨酚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8):751-754.

[2]许福生,庄海滨,邓莎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0):1012-1014.

[3]郑珈琳,罗世忠,钟庆等.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3,25(12):1788-1790.

[4]李艳,谢海,陈勇等.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肝功能障碍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4,59(18):2687-2689.

[5]周雁,敦元莉,林惠华等.剖宫产术后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非甾类抗炎药的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医刊,2013,48(8):79-81.

[6]刘林,肖飞,徐文平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89(1):25-28.

[7]王玉群.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106-107.

论文作者:熊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肝功能障碍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熊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