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秀 郭庆山 新乡卫生学校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社会更加关注人才的智慧和整体品质,智慧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我们亟需智慧之策,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树立智慧的教学观,超越知识教育,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构建智慧课堂是我们本课题的根本宗旨!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呢?根据智慧的特点建构智慧课堂;根据智慧及智慧教育的特点建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智慧经济;智慧型人才;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79-02
2014年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转识成智 智慧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生成研究,项目批准号:WJLX2014196
成尚荣教授观点:“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
智慧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其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发展、应用、创造自己的智慧。
智慧教育的载体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所,是“启智、思悟、生成、创新、道德”的课堂。“智慧课堂”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智慧,更重要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然而观察我们现在的传统课堂远没有达到这一点,传统教育学派重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更谈不上智慧的产生以及独立人格的培养。然而社会更加关注人才的智慧和整体品质,社会呼唤智慧教育、呼唤智慧课堂!因此,我们亟需智慧之策,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树立智慧的教学观,超越知识教育,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构建智慧课堂是我们本课题的根本宗旨!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呢?
一、根据智慧的特点建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多种智慧的集合体。它包括基于师生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的德性智慧;基于系统思考、规律认识的理性智慧;基于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行为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基于直觉把握、整体感知的知性智慧。所以智慧课堂努力追寻的方向包括:
1.就德性智慧而言,智慧课堂应有其伦理性,
(1)智慧教育需要爱的土壤,情感体验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既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智慧生成的强大动力,是智慧教育发展的维持系统。教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候肯定学生的能力,并对其抱以适度的期望,那么这种期望就会转化成一种不断激励学生的发展能量,学生因此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2)智慧教育目标应指向学生。要实现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首先要实现课堂中主体的转移,由教师本位、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学习共同体的转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是归宿、是核心,教师主体是为其服务并受其制约,备课先备学生备学情,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在成全学生的主体性的过程中才能合理体现。只有实现了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转移,学生才能体会到通过亲身探索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智慧的生成。
(3)智慧教育指向宽容、等待、期望那些可能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容许学生犯错,容许学生寻求帮助,容许学生回到能力的常态,来接受、建构新的知识。课堂上教育智慧所体现的首先是教师思想的闪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教学行为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声音,关注学生追求的梦想,促进每个学生寻求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等。
2.就理性智慧而言,应让课堂充满疑问、争辩、探究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智慧的创生。但知识并不必然导向智慧,简单的、机械的、教条的知识只是无活力的知识,基本与智慧无关。只有通过思考,洞察与探索知识背后的深度,升华知识和认识,穷究事物和人生之道,才有可能生成智慧。让学生活在思考里,在立足于文本提供的情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设疑或悬念,对学生的疑惑和不解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维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火花,实现师生与生生思维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3.就实践智慧而言,应让课堂走向生活
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之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回归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增长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知识拓展型讨论课,在涉及到与临床比较密切的知识时,让学生到医院见习与病人亲密接触,或直接课堂病人模拟,例如帕金森病和舞蹈症,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发病机制,提出治疗方向,从面将所学知识提前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专业素养,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根据智慧及智慧教育的特点建构智慧课堂
1、智慧课堂需要和谐的学习氛围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摈弃学生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呈现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所以我们要努力创建一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2、智慧课堂欢迎艺术的教学语言
一个人的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是两码事,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讲话方式会影响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有人口里含冰化不出水,心里明白就是表达不清。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自己很有才华,可惜他的课却并不受欢迎。这与不能清晰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3、智慧课堂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是指灵活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设疑、如何提问,学生认知基础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应对等等,都应该是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拘一格的教学设计,能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潜能,有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架设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桥梁。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旨在生动展示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设置等教学设计
(2)旨在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设计:比如目前流行的微课、慕课设计
(3)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比教学、类比教学和角度教学等教学设计
(4)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模拟教学和实际操作等教学设计
(5)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潜科学、制造空白设置悬念、研讨辩论、社会探究等教学设计
4、智慧课堂应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彻底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状态。本研究就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投入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寻求解决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投入学习。学生投入包括情感投人、认知投人和行为投人。
(1)学生的情感投入是学习的目的和信念,最高境界为积极情感投入,表现为爱学习、反映积极主动、善质疑,可通过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适时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方法全面调动学生情感投入。
(2)认知投入的最高水平,是能发现并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层次的认知策略,能调动大脑思维,也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状态,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主体的参与意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励评价获得成就感等方法调动认知投入。
(3)积极的行为投人,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具有主动性。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是行为投入的基础,行为投入是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结果。因此提高行为投入应从提高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做起。
5、智慧课堂应重视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绝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活动的预设必须把课堂可能会发生的一切纳入我们的预设范围。然而学生是多个有思想的鲜活个体,所以导致课堂过程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所有情况,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课堂上我们应允许教案预设以外的情境内容出现,允许学生提问偏离课堂教学的问题,解放学生的心灵。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足够的智慧应付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的意外情况,机智地回答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产充分利用一些可能激发创新思维的偶然的、复杂的和不确定的教学过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诱导创造力,达到师生智慧的共生。
三、智慧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 智慧课堂需要智慧教师
智慧课堂可以产生智慧教育,但智慧课堂需要智慧教师来构建与实施。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所有意外。所以实施过程中,要允许教案预设以外的情境内容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应有足够的智慧应付意外,利用意外。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这些非智慧教师难以胜任,因此重构智慧课堂首先要重塑智慧教师。
2.智慧教师需要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智慧只有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才得以体现和实现。关爱学生关注其成长,当学生有疑问时,你能启发他顿悟出来;当学生心理出现矛盾时,你能用巧妙的方法疏通;当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你能及时地捕捉并授之以渔;这就是教育改革呼唤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也可表现为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在对学生对情境的体验进行“同情”性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的机智性行动。机智是瞬间知道该怎样做,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可归结为教师的克制、对孩子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等方面。
3.如何生成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育者的思想、方法、技能、手段的智慧体现,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和价值观、教学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不是教师各种知识的堆积,也不等同于某种专业技能,是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体悟生成的一种“关心品质”,实现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不管从什么角度理解,都离不开对教育目的、教学过程、成长发展、师生关系等基本问题的本质认识。当教师思考教育情境、教育行为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时,也就是在根本性地关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教育、如何理解学生的发展、如何理解教师专业等教育的本体论问题。所以,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与显现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这一教育的本质内涵。反之,不关注学生成长、只限于传授知识甚至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教师,永远无法成长为一名智慧教师。
作者简介:赵清秀(1966——)女,河南辉县人,新乡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教学。E-mail:zqx0373@126.com邮编:453000
论文作者:赵清秀,郭庆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智慧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认知论文; 情感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