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鑫星小学 27350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原始动力,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就要精心呵护、恰当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2.应根据课堂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如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形式、饶有趣味的竞猜形式、设有悬念的实验演示、新颖生动的导语、灵活巧妙的设问等都可以激发兴趣,只要我们处处留心都可以做得到的。
二、突出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关问题的主要方法。科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突出主体,全员参与探究
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去搞科学,去探索,去创新。我们可以从准备实验材料开始,让学生全体参与、体验,而且学生准备的材料往往特别丰富,各式各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在教学《蚯蚓找家》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一般来说,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知识。课堂猜想交流蚯蚓生活的环境时,就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我在潮湿的土壤里挖的蚯蚓最多,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接着让学生用蚯蚓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们从实际中得来的感知是正确的,使学生得出了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全部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不仅观察得仔细、思维活跃,而且认识更深刻。
2.自主设计,创新探究方法
要根据教材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而不是一味地简单照搬,书上有什么,自己就教什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对教学实验进行充分的自主创新设计。
如在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一课教学中,教材选择了单摆来进行实验。但这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过程进行改进,结果很多学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摆形式,一次性完成了任务。相对来说,实验时间缩短了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完成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3.利用资源,延伸课堂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有些探究活动由于材料、时间、空间等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组织,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探究。
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室外,走进自然,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组织学生捡树叶等,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搜集”我们身边的植物,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生长习性等;观察动物活动时,组织学生课外观察自己或邻居家的小动物,野外寻访小动物,捕捉蜗牛、蚂蚁、蚯蚓等,细心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需要创新与思维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科学课堂上展翅高飞。
论文作者:何庆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蚯蚓论文; 好奇心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