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任丽梅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性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四肢骨折;综合护理;分析

四肢骨折实施手术之后,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种反应较为复杂,如果疼痛严重的情况下,则十分容易造成患者的体内释放大量内源性物质[1],并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以及心肌等,这就会增加患者体内的外周阻力以及心肌的耗氧量,进而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2]。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我院近年来对四肢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36.8±4.2)岁。

其中58例为上肢骨折,32例为下肢骨折。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比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各项基本需求,搞好清洁卫生工作等。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综合护理。

1.2.1体位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部位,对他们进行体位护理。如果患者是股骨颈骨折,为了避免因患者髋关节内收、外旋而导致髋关节脱位,应使其保持外展中立位。如果患者是股骨干骨折,则应当使其患肢保持抬高并外展,对长期固定以及关节内骨折患者,应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等等。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应当维持患肢对线和保持肢体的正确固定位置。

1.2.2疼痛护理

由于病情的影响,所以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感是较为强烈的,所以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降低他们的疼痛感。首先,是要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评估过程除了要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外,还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仔细的观察,如体温血压、心率、面色、呼吸频率及节律等等从而确定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性质。如果患者为缺血性疼痛,应当立即将疼痛部位的压迫解除,不论是固定还是包扎都要调整至合理的状态。如果患者的疼痛主要是由骨折引起,则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帮助他们调整体位,以降低疼痛感。虽然通过用药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但是要谨慎用药,不合理的使用镇痛药反而会带给患者其他的负面影响。

1.2.3并发症护理

保持合适的体位,定期按摩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血液流通。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要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防止发生压疮,要在骨突起部位,如肩背部、骶尾部、双侧髂嵴、膝踝关节、足后跟等处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每日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清洁。若皮肤受压发红,可涂抹酒精后按摩。

1.2.4功能锻炼与指导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周到6周,此期可作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1.3观察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满意为80分以上,一般是60至79分,而不满意为6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四肢骨折是极为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例如汽车的出现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日渐升高。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更为全面、立体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更为有效的保障作用。

四肢骨折在术后出现疼痛不仅对脊髓介质带来较大的刺激,而且还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反应,进而造成患者的血管、肌肉收缩,而切口则处于缺血状态[3],延缓伤口的愈合。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从而促进患者的伤口尽快愈合。本研究主要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通过综合护理实施干预之后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所带来的影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5.56%,对照组是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从本文的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可以看出,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的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综合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来说,具有更加明显的作用意义,应当在临床实践的过程当中,加大对综合护理的实践与研究,以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静,穆海英.临床护理途径对改善四肢骨折患儿关节活动障碍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8):139-140.

[2]阮凌艳,刘艳,叶春萍等.模具冰块冰敷和传统冰敷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24):229-230.

[3]贺正琼.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30):34-35.

论文作者:任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任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