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_大学论文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_大学论文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指导论文,和谐发展论文,促进社会论文,新机制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1.21;G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07)02-0038-0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使人民利益得到保障,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既承载着家长的高期望值,也承载着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极大压力,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虽然中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的就业矛盾不断出现,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不容我们忽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导致的系列社会问题

(一)教育致贫背后隐含的教育风险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8日报道,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透过这个信息,可以看到教育风险时代正在悄悄来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知识神话与市场经济短兵相接的可能性结果。教育之所以会成为多数城乡居民的头号家庭开支,不仅是出于社会人本身的权利需求,其中更隐含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样,对教育的投入便包含了一种投资特性,即人们希望不断累加的教育投入能在若干年后带来一个较为丰厚的回报,以此改变孩子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可是一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正在逐渐步入高风险区域。产业化运作带来的教育成本过高使普通家庭经济不堪重负,而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下降、大学生及高学历者日益凸显的就业难现状、因“扩招”而导致“过剩”、因“过剩”而引发的“深造”风和过度教育现象,不但使教育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更使千万个普通家庭经济因循环投入而发生恶化。不仅使普通家庭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更进而影响到其对投资教育的信心——成本低回报使得教育风险度也在逐步凝聚。

(二)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产生了怀疑

“知识改变命运”。在大学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免缴学费的年代,十年苦读,考上大学是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改变前途,家庭改善生活最主要的途径。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大都没有享受到优质中小学教育,处于劣势地位,考入大学就读者居少数,暴露了教育的不公正。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虽然使这种不公正现象得到缓和,但是高等教育学费的大幅增长,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扩招虽然增加了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弟上大学的机会,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却不得不使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产生质疑。

(三)就业难造成社会财富和人才极大地浪费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资源中一个优秀的群体,对于他们的培养,国家和其家庭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均教育成本最低为1.2万元。按各高校学费的最低限4000元计,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也在33%左右(而国外通常在13%~15%),且不论还要负担除学费以外的其他费用。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农村生源已占大多数,这意味着农民已成为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农民为高教改革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毕业后长期待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荒废,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知识、人才的极大浪费。国家和农民家庭以巨大投入培养出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能真正体现出他们回报社会的价值,展示他们的才华。

(四)不能就业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有被社会边缘化,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的可能

我国的农民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而严峻的就业现状使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实践经验,缺少创业资金,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放不下大学生的架子,有的更不愿意面对现实。这部分年轻人年龄大都在25~30岁之间,经济上难以自主。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悲观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和命运的不公表现出愤愤不平,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厌世心态摧毁了他们的心灵。永远偿还不清的债务,压弯了那些为高等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渴望过上小康生活的善良的贫困农民的脊梁。

(五)辍学率升高,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农村“普九”教育的难度加大

国家要振兴,教育需先行。农村“普九”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一片茫然。贫困地区的农民供养孩子上大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能给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既然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子女的厌学情绪日增,教学质量下滑的趋势难以遏制。生源不稳定,初中生流失多,有些乡镇的高中生也出现了大面积辍学,高中教育萎缩,走向了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初衷相去甚远。

(六)就业难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影响和谐的负面效应

有的地方用潜规则安排就业,导致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不满,并发生了纠纷。毕业生中有的为求生到外地去打工,花光了钱,无法生存又回来,反复多次,使原本经济很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亲人失和,父子、兄弟反目。有的东跑西颠、北上南下,多次到人才市场赶场求职,屡求不中,花了不少冤枉钱,更有甚者受了虚假招工的欺骗。有的长期在外地过着不得温饱、居无定所的艰难生活,无颜回家看望父母,两辈人贫穷的生活伴随着亲人间无限的牵挂,有的不得已加入到盗窃、传销团伙,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大都已成了30岁左右的大龄青年,解决婚姻问题难于上青天,使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受到影响[1]。

二、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2006年全国达到413万,2007年485万,6年内增加了370万。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2006年是91万。而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85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2]。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六)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3]。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4]。

(七)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的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5]。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八)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原因,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九)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总之,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既涉及到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用人制度,又涉及到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等。但是,单就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来说,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以期最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

(一)树立职业指导的理念

要改变就业指导“以大四学生的就业环节为主”和“以完成签约手续为主”的局面,必须树立全新的思路,树立“职业指导”的理念,解决好工作定位的问题,达到与国际的接轨。职业指导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大中学生学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说和方法体系,是我们走向全面市场化应当树立的重要工作范畴,其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全程指导、注重服务、面向市场”几个方面的理念[2]。

1.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为了人的终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要与国际接轨,就要符合国际性的职业指导理念,从完成毕业生“出校门”的就业具体手续的工作状态,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层次。这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最基本理念,而且也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具体来说,职业生涯的理念体现为:引导大学生从广阔的视野审视个人职业问题,帮助其正确进行人生定位和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其正确地选择职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和较快地适应工作,为个人的生涯建造坚实的基础。

2.树立全程指导的理念

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做起”、进行四年全程指导服务的理念。在大学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将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出路相联系。大学二、三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阶段,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的技能培养,以塑造适应未来就业市场需要的全方面人才。大学四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性阶段,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就业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并要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其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要做好全程指导,还应当认真研究招生和就业的联系,在录取新生时要考虑专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问题。

3.将管理性转变为服务性

不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就业指导机构,还是学校内设置的就业指导机构,所从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其机构的性质类似于事业单位,本质上是完成在大学领域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此,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将习惯性的、具有一定居高临下特征的管理面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风貌,通过快捷、可靠、优质的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二)塑造强有力的职能工作机构

1.设置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职能部门

从职业指导规范性的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应当设立以下职能部门:(1)图书室或资料中心:收集、保存和供学生查阅各种基础资料;(2)信息部:整理和发布市场需求,需要配备较好界面的计算机查询系统;(3)咨询室:负责大学生接待、问题咨询、职业测验、职业生涯指导、办理手续等工作,是日常业务量最大的部门;(4)业务接待室:组织供需见面会、接待用人单位的部门;(5)调研室:进行就业市场调研和预测的部门;(6)其他事务性工作的部门。上述各部门在大学中可以划分为科、室或窗口,在政府一级则应当划分为处室或事业部。

2.塑造专业化人才队伍

鉴于人员短缺,借鉴欧美职业指导的经验,增加职业指导人员的投入[6],已经成为现实。应当注意的是,增加的人员要重在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职业指导机构迫切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人员,而是与现有职业指导队伍成员有着质的差别的专业性职业指导人才。应该在职业指导部门中设立专业技术岗位[7],如职业指导师,可以聘请专家层次的人从事[8];新增的人员要以专业人才为主,把好“入口”关;对现职人员进行全员化的专业教育培训,限期达到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水平。

3.强化面向市场开拓需求的能力

为了促进大学生在市场体制下就业,就业指导机构必须具备“推销员”的意识和手段[9]。学校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用人单位卓有成效地推介专业毕业生和详细介绍专业有关方面的情况外,还要致力于搜寻社会的岗位需求。这应当成为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目标之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工作,必然导致招生体制与就业工作的接轨。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参与招生计划的制订,先期调节不同专业的供需状况,以利于未来的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4.强化就业指导基层组织建设

就业指导的功能发挥依赖基层组织的建设。除设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体系外,将具体工作进一步向班级渗透,形成三层次运作的局面,保证每个毕业生都能快速获得最新岗位需求信息,享受校院(系)两级就业组织的服务[10]。

5.强化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要充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改变一次就业、一次到位的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11]。首先是使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包括选定求职最理想目标、基本目标和参考目标,明确求职的主攻方向和努力方向;其次是让学生学会调整择业心理,择业要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要奢望一次就能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了解职业理想的追求与客观现实的差距;最后要正视现实,这是求职者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积极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择业本身就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被招聘单位拒绝,但只要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有耐心和韧性,就一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永远充满自信,正确对待挫折,对于求职者而言,挫折更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意味着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要总结分析,调节好心态,即使暂时求职失败,也应坚信“我不是失败,而是还没有成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只是时间问题。

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提升就业服务指导的工作水平

1.达到就业指导日常工作的规范化

首先,在重新构建就业指导部门机构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到人,挂牌上岗的管理制度。通过岗位考核、激励机制等,达到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的规范化。进而,要建立就业指导的流程化管理,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业指导就要开始工作,按照大学生能力与心理发展特点分阶段地安排工作内容,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达到就业指导工作环节的规范化。

2.强化基本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要努力强化现行就业服务指导所从事的各项基本工作,使诸如签约、办理手续等日常性工作大大提升水平。这一任务要在短期内完成,为进一步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建立需求预测和工作调研制度[12]

其一,通过对就业市场的预测,帮助毕业生正确把握就业方向,也为就业指导机构调整工作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其二,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情况、就业指导机构运作情况和各有关方面情况的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为改进工作和提升工作水平找到依据。这是两项内容亟需建立的重要制度。

4.大力开展中高层次的就业服务指导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大力开展中高层次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特别是对于就业压力小、工作基层好、学生需求高的名牌大学来说,这应当成为中心工作之一。对于一般大学来说,努力从事中高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大有必要,这对迅速进行理念更新和高水平地配置工作资源,都大有帮助,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就业指导机构自身的发展。

(四)满足大学生及单位“客户”的服务需求

1.建立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

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信息系统,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是满足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重“客户”需求的重要物质条件,也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思考和设计职业生涯所需要。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在校园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毕业生信息服务系统,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了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高校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已经广泛使用了计算机系统,但其信息传递和网络功能还不完善,各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例如还不能完成招聘单位与应聘毕业生的互动交流以至实现网上签约。为此,要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全方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配备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从而大大提高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设立职业指导教育培训部门

在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中,应当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开设职业科学知识课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13],进行择业技能实际操练培训,等等。此外,还应当进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活动。上述教育培训,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和择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及调整,也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行为的合理化,从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这实际上是主动引导的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3.进行就业状况统计和跟踪调查

一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态进行统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单位流向统计,结合毕业生本身的结构进行分析,把握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指导工作方向,寻找工作规律,提高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有效性[14]。二是对未能契约就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其结构、原因和个人情况与需要的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三是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工作状况、个人发展状况对就业服务指导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对大学教育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做出详细分析,以全方位地思考和安排就业指导工作。

4.建立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评价系统

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是强化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满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建立一套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全面考核和评价的体系[15]。在评价内容方面,除国家对各大学的“一次就业率”和学校内部考核外,主要内容之一是进行服务对象对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服务项目、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方面的,进一步还应当包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塑造效能方面的指标。通过上述评价及跟进的措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从而提高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  ;  ;  ;  ;  ;  ;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