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冬
梅州市长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4499
摘要:水利项目的品种极为繁多,建筑管控的要求极为苛刻,水利项目有着繁杂性、多元性的特征,这类特殊特征也让建设与管控变得更为困难,这就需要从工程法人拟定项目建设与管理都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依照相异的状况使用有效的举措。依照过往水利项目建设的情况进行参考,对当前各种水利项目构建管理中出现的缺陷与策略实施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管控;缺陷;应对举措;探讨
水利项目是一项基础工程与民生工程,其有着预防洪灾、泄洪、抗旱消灾,提升水资源使用率与环境保护等功能,并且对民众来讲是一项福利。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已经取得了瞩目达到成就,水利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修建,但是怎样方可提供品质优异的水利工程,笔者的意见是水利工程构建管控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其影响着水利项目的质量。
一、水利项目建筑管控中的困局
水利建筑项目牵涉到的问题通常有:
(一)在建筑法人组建层面
工程建筑公司对组建水利工程法人的法律效应、关键影响、水利责任有着思想误区,对配套配强水利工程管控负责人构建项目业主质量责任系统的基础。有一些项目法人没有项目法人应有的地位,尽管被叫做工程法人,然而并没有筹集配套资金与债务偿还的功能,组建的一些工程法人管控起来较为麻烦,并且缺少专业建筑管控与基础建筑财务管控的专才[1]。
(二)在项目招标层面
项目建筑公司对招投标法制规程的研习、宣讲、培训流于形式。近年来,水利工程很多,勘探难度加大,预设取费准入体制不健全、资金无法有效落到实处,涉足本区域的勘探设计公司尚属少数,一些项目建筑设计并没有进行公平的招投标,就直接委托了勘探设计公司;此外,一些工程中存在的担任项目招投标的代理单位有资质无能力,一部分公司不能依照合约条款进行建设,或者有资质的代理公司一手包办招投标代理业务;一些评论员没有完成评标的工作等等[2]。
(三)项目监理层面
项目建筑公司对监理公司质量管控系统是不是完善的界定很模糊,对监理团队加强管控的理念还正在形成。当前,我国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并有着监理资质的团队很少,在项目建筑监理招投标中无法提升核心竞争力。参加水利项目建设的一些监理团队资质缺乏,业务能力弱,无法将监理很到位地完成。一些监理师职责无法履行到位,未能高效完成三控制、两管控、一协调的工作[3]。
(四)在项目设计层面
我国自治区投资数目大、工程多,然而勘探设计团队始终无法发挥效能,前期建设时间段,上交设计成果时间紧缺等;从主观上来看,水利机构有着重任务轻质量的理念,也有着前期资金不到位、费用分配不科学,迅速出设计成果的通病。近年来水利建筑工程繁多,一些勘探设计公司无法完成最后工序后的交付或技术交底,致使在施工阶段出现多处设计变更。
二、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的策略
(一)端正心态,强化管控
例如,对某水利项目建设中的100位管控者实施调研,得到的结果是管理者在管理层面有着很多缺陷。(见表2.1)
在100位相异职位上的作业人员中,大概有70%的管理者有着工作方面的缺陷,唯有少部分管理者没有原则性的问题。这说明管理者的管理模式与水准有待改善。提升管理水准不但应让管理者端正心态,并且要使其能够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能不能与工程需求吻合。国家机构的管理者也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完成管控作业,以身示范[4]。
(二)完成前提预备工作
水利项目开工前,依据我国的有关策略与计划,搞好水利项目建设管控工作的前期预备工作是极有必要的。以节省资金、确保质量,有助于防洪抗旱的作业,并且在前期做好规划作业,有助于提升建筑效果与项目质量。面对当前有一定几率出现的状况,应未雨绸缪,并且拟定对应的方案,使用既定的策略去预防。例如,如果产生了项目的滞后,如何填补产生的漏洞?挥着认为应持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严格根据建筑的流程动工,规避形成工程返工与设计变更等情况。
(三)健全项目法人体制规程
在水利项目建筑动工阶段,严格启动项目法人体制,划定相关人员的职责,而且构建健全的管控部门组织。在组建工程法人代表的基础需求上,不应放过原则性的问题,之后完成严格的审批作业,确保工程法人代表具备充裕的知识储备,可以凭借规程体制完成招投标工作。
(四)强化质量管控工作力度
已有的监理作业水平必须逐渐提升,管理流程必须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并且让监理流程能够逐渐健全,让其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完成合规化操作。强化质量管控监督,第一,应强化水利项目建筑活动的监管力度。依照建筑管控技术的准则,对一部分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实施严格的惩处。第二,要实施突击检查,发觉问题,应依照问题整改状况实施复核,最后确保水利项目的建筑品质与建筑效果。第三,应激励民众参加监管工作,透过民众检举或媒体介入,让无法完成监督与管理的管理者实施对应的惩处。第四,健全监理体制,规范监督行为,提升监督的管控水准[5]。
(五)明确原料质地管控准则,搞好进厂原料的质量检定
规范的原料是确保项目建筑品质的前提,对动工阶段使用的原料与半成品,需要明确其品质准则与检查需求。对项目中用到的原料、配件,施工公司要根据相关规则与项目合约的精神完成检验,并验明材质证明与商品合格证书。原料、配件等没有检测不应投用。在现场动工管控方面,通过检测不达标的原料、配件与项目设施,承包商应第一时间原理现场或进行对应的处置,绝对严禁进厂。对项目要用到的原料与施工品质应完成全方位检验或抽取样本进行明确,让原料、设施的质量得以保证。严格履行原料的先检验后投用体制,原料没有达到标准或在检验阶段不合格要禁止运用,监理公司应谨慎履行合同条款,并在监理过程中完成原料的品质管控,必须时对进厂的原料实施平行检测,保证原料的品质达标。
三、结束语
总之,水利项目施工管控工作是水利项目建筑管控中的关键版块,为了可以强化水利工程施工管控,在日后的作业中,需要严格履行建筑流程,细分项目施工管控体制,构建全质量保证系统,加强认知,落实施工人员的管控职责,严谨管控,落实施工工人管理职责,按工序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葛路.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现状与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29(04):46-50.
[2]赵爱莉.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03):195-197+203.
[3]周杨.如何在水利工程中实现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科技展望,2016,26(18):178.
[4]秦宏鑫.基于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6(09):75-76.
[5]刘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4):78-86+112.
论文作者:丁少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水利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原料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