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边坡;开挖支护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当土质施工边坡高度在20~100m之间时,岩质边坡高度在30~100m之间时,即称为高边坡。施工过程边坡的开发技术以及支护技术的施工质量和水利工程质量直接相关,对此,只有加强对以上技术的研究,保障施工过程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才可真正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与人们的根本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我国水利政策的不断出台与完善,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其他部门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也大。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西北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为我国缺水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也突破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有的地区还利用水利水电工程所提供的丰富水资源进行发电,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质量,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边坡开挖的应用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开挖施工而言,其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尤其在一些地质情况十分恶劣的区域,边坡开挖的施工难度极大。相对而言,地质较好的地方,其土质较软,在实际开挖时难度也会相对更小。但不管地质条件优劣,其对边坡开挖都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虽然地质情况较好的地方开挖难度小,但由于其土质较软,水分含量较多,这就使后期支护时稳定性欠佳。而地质环境较差的土地由于土质较硬,反而有助于边坡支护稳定性的提升,更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的边坡开挖施工中,针对不同地质情况的土质其开挖的方式也各有差异,例如,在软土质地区进行边坡开挖时,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应该根据土质较软的特点来严格控制开挖位置泥土厚度,确保削坡中土层厚度的一致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后续支护环节中因土质厚度的不一致而引起受力不均,最终导致支护中出现穿壁,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效果。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硬质土质而言,边坡开挖施工人员还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尤其要先针对施工区域地质的具体情况,例如土质硬度、物质类型等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出爆破的强度、位置等,再据此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2铺设钢筋网
铺设钢筋网进行支护充分考虑了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状况,旨在防止边坡遇水后引发的它滑、塌方等地质灾害,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当前铺设钢筋网进行边坡支护的技术主要包括喷混凝土以及在贴坡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设置永久性排水孔两种方式。
2.3钻爆设计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边坡开挖,通常需要应用到钻爆技术,以此来破开硬度较高的岩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不同地质区域其岩层的硬度不同,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钻爆时做好地质情况的调查,再根据地质数据对钻爆的强度、方法等进行设计论证,从而确保爆破工作的质量、效率与安全性。尤其在爆破的安全保障方面,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根据钻爆设计方案计算出准确的安全范围,再围绕安全范围的区域做好爆破中山体滑坡、岩石滑落等问题的防护。
2.4锚喷支护
应用此支护技术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各项参数、设备放置地点等合理确定,仔细检查施工设备以及注浆器等设备抗压性能。合理选择锚杆原料、科学配比砂浆。灌浆孔应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置,锚杆孔径大于其直径15cm。在钻孔施工过程,应保障和岩面之间互相平行。施工过程为防止产生粉尘污染,可使用湿喷混凝土方式进行施工。当边坡土层渗透能力较强时,应在喷射之前保障内部的积水被全部排出,喷射混凝土之后,设置水孔,防止喷层发生脱落的问题,影响施工人员安全。在对锚杆进行灌浆之前,应先将灌浆孔清洗干净,在灌浆环节注意灌浆量的控制,保障灌浆压力>0.8MPa,灌浆体积超出锚杆0.02m3。灌浆过程应连续施工,同时保障灌中的浆料不得小于其体积1/3。要保障锚喷支护质量,灌浆施工结束之后应进行试验,检验施工效果。在锚杆安装过程,应在安装口把锚杆头对准,之后将锚杆迅速插入岩体中,安装之后,应养护3d,期间不可悬挂物体,保障锚杆结构的稳定性。
2.5预应力锚索
在高边坡支护过程,常使用预应力锚索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应先落实锚孔的测量以及放线工作,按照锚孔规格,使用钻机对岩体进行钻孔,之后进行清孔和检验,将预应力锚索制作并安装之后,再进行注浆。在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过程,应重点完成以下步骤、施工前落实对施工位置的勘察工作,保障符合施工标准。如果存在潜在隐患,应及时制定出改进措施,防止施工环节产生各类问题。在施工过程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例如:施工时使用潜孔锤进行钻孔时,应在施工之前对钻孔面进行清理,保障孔中没有灰尘以及松动的石块。否则在钻孔过程,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会导致石块发生脱落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同时安装锚索过程,为防止钢绞线发生弹出问题,对人员安全产生影响,应使用特制支架将钢绞线固定。在锚索张拉环节,应在伸长位置设置警戒线,防止张拉过程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2.6边坡开挖质量控制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开挖质量控制工作十分有必要,事前要依据实际工程情况设计科学高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选取安全高效的开挖方式,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常采用分层开挖方法,分层开挖方式必须要统一,避免方向偏离带来的安全问题,影响开挖质量。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复杂,施工质量方案必须要结合项目实际进行调整改变,以此更好应对施工问题,做好应对对策。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路开挖支护是一项复杂的作业任务,涉及多样化的工作难点,且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呈现出明显的体系化、多样的特征,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边坡开挖支护的工作要点,结合施工标准及环境条件,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合理规划以及体现灵活性的施工调整,才能有效保障施工进度,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度。
参考文献
[1]王辉.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12):132~133.
[2]陈忠源.云模型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水利边坡中的应用[J].萍乡学院学报,2018(6):25~28.
[3]陈敬鑫.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及防护技术[J].珠江水运,2019(3):88~89.
论文作者:笪凯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土质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过程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