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第一小学 750200
摘 要: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余音袅袅”的感觉,就必须收好尾。收尾虽然仅占几分钟,甚至是几句话,但良好的收尾就像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可以达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给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收尾
好的结课是一种美的享受,绝不是教师随便“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具备结课的设计意识,挖掘教材内涵,对结课进行精心设计、构思。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剖析,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下面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其他优秀教师在各种级别优质课展示中运用的方法,谈谈信息技术课常用的几种收尾技巧,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归纳升华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整体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尾,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加以收尾结课,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作一个概括归纳,使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回顾总结,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二、脉络梳理法
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堂似乎很少板书,但具体的课需要具体对待,必要时,板书还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或者图示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收尾,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明确操作中的要领,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例如,教材第一册第8课《画画要有次序》一文,学习的主要操作技能是“复制”、“粘贴”,对我们成人而言似乎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我们就需要板书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以这种方式加以收尾,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豁然开朗”。
三、作品展评法
信息技术课堂的作业一般都以电子作品为主,特别是我们教材的第一册画图、第五册PowerPoint作品内容,都应该给学生有展示的平台,关键是教师在选择作品的“点”时,不应该盲无目的、扑朔迷离、乱点鸳鸯。我们要抓典型,归好类,是示范作品还是有待改进的作品。展示的优秀作品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展示的不足作品要凸现共性,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明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要有的放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体现不出层次感。
四、设疑激思法
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尾声处紧扣教学内容和主题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让学生思考回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学生对知识始终保持急切、渴求的心态。
五、延伸拓展法
本法是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不能马上结束教学,而是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视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使之成为联系课外知识的纽带;或者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外施展自己的才华,督促他们把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适当时进行反馈。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扩大视野。
六、幽默解颐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个环节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各种“意外”的变化,这在收尾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临时应变能力。幽默式结尾常能收到不错的艺术效果,它有时来自教师精心的设计,有时来自教师机智灵活的应变。例如,在“非典”时期,有一位教师上一堂优质展示课,在接近课堂尾声时突然停电了。这位教师先是一怔,然后微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平时要多注意讲究卫生呀,你看,连我们的电脑房也感染了‘非典’,下面我们下课进行洗手。”虽寥寥数语,但能及时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稳定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一堂课有始善终。
七、同伴交流法
当两个人分别交换一个苹果时,各自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两个人分别交换一种想法时,每个人都多了一种想法。在课的结尾处,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我们可以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述说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会与人分享。实际上,学生获得的很多信息技术知识都是从同伴中学习而来的。在课堂的结尾处,我们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探讨与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还能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方法,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关键是要掌握时间、交流方式的“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的结尾常常理解为一种笼统的教学评价,从而导致了一些极端现象,其中有两种是比较明显的:
(1)课堂教学节奏过快以后,造成“结尾”时间过多,导致教师信口开河,东拉西扯,使课堂教学结课的精彩性大打折扣;(2)“拖课”,由于事先的任务设计相对偏重,学生的作品不能顺利完成,教师的“结尾”教学便三言两语仓促结束,这不仅无法有效总结课堂所学知识,更无法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结课作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应充分发挥其地位与作用,使整堂课前后连贯、呼应一致,画龙点睛、启迪智慧,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技能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引子”、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而且需有意味无穷的“终曲”,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妙境。课堂收尾的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阐述的仅仅是笔者在实践中所得的一孔之见。收尾的技巧也不是唯一的,既能单独运用,又可融会贯通,总的原则是不落窠臼,收放自如,从而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达到“尾已收而思未止,铃虽响而意犹存”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俞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学生论文; 收尾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