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积极探索论文,物理教学论文,理念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核心素养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只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哪些知识、能力与态度或者说“素养”才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呢?这里所说的“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体。而“核心素养”则是对受教育者而言,每个个体都必须要达到、共同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就有国家及组织提出,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开展还是进入21世纪后,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等组织开始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研究。其宗旨是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课程目标代替以学科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传统体系。 二、几种主要核心素养模型 分析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研究会发现,关于核心素养的模型主要有:(1)成功生活取向型,主要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2)终身学习取向型,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为代表;(3)个人发展取向型,主要以新加坡为代表;(4)混合取向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 世界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从个人成功生活与建设健全社会两个功能维度出发,确立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自主地行动和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三大核心素养。并在这三大核心素养下分设9个二级目标和具体内容,其具体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为“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知”“数字与数学”和“科学与技术”七个学习领域。欧盟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为“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和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主动创业意识”和“文化意识与表达”八个方面。 以上以成功生活和终身学习取向核心素养模型,虽然也都以个人发展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但教育的社会功能更突出。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核心素养模型则更加强调以个人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提出教育要培养自信的人、自主学习者、积极贡献者和热心公民的目标。 与以上三者不同,美国提出的“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结构是整体系统型,又称混合取向型。整个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中轴,包括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指标以及学习支持系统。其中学习结果指标即核心素养的指标包括“学习和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及“生活与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考虑到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由核心学科的学习来完成,因此该系统还专门设置了“核心科目与21世纪主题”,这些科目包括英语、外语、艺术、数学、科学等10门核心课程,另外还增加了“全球意识”“理财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保素养”5个21世纪主题;为了使这些核心素养能得以有效落实,该系统还提出了包括“21世纪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评价”“21世纪课程与教学”“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和“21世纪学习环境”的5大支持系统。这种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依托的内容和核心素养支持系统融合为一体的核心素养结构体系更为全面地考虑到了教育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方面,具有较好的完备性和实践性。 三、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核心素养的研究。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5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相关课题研究组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它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三大领域中共有12个一级指标。 在这一整体指标体系的框架及精神的指导下,新修订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及相关的要求。 四、核心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如前所述,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发展的整体要求。核心素养是从人、工具、社会三大方面提出的对受教育者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品质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些整体的要求又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中必要的课程及社会中的相关教育来实现。所以物理课程中的核心素养要根据这些核心素养的要求及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物理核心素养。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物理观念”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观点、概念、规律,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侧重知识与技能方面;“科学思维”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包括建模的思想、理想化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推理论证等思维与方法;“实验探究”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合理猜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与交流、评估和反思等;“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在个人发展及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视角下,重新提炼出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与我们以前提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五、如何把握新的核心素养要求下的物理教学 1.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理论提出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论的广泛提出和深入研究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开始的,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要晚些,这就注定这是一项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工作,不能开始就对其持不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常听有人说:“核心素养就是以前说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说法而已,没什么新鲜的。”,甚至更有人说:“核心素养的提法太虚,还没有以前的提法好呢!”那么怎样来看等核素养的提出呢? 其实从上面几种类型核心素养的介绍我们就能看出,核心素养的出现是由于时代深刻的变化和人们对培养什么样人的观点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提出的更全面、更综合的培养目标。它既包括我们常说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的目标要求,也包括国家认同、自我管理、国际理解等目标。“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是从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而提出的多方面、多角度、综合性的目标要求,它不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的重新组合。 2.要制定出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物理教学指标体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呢? 对现行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准对有些素养比较重视,如“科学知识”“主动探究”“实践能力”等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分别被提及了168次、121次、33次;对有些素养比较忽视,如“学习兴趣”“学科融合”“自我管理”等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分别被提及了3次、1次、1次;对有些素养根本就没提及,如“语言素养”“公民意识”“多元文化”等。从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大的核心素养观来看课程标准,标准还需有计划、有目的地统筹考虑各核心素养的安排。 从现实的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多数地区、学校的物理教学大多从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考虑和设计教学的多,而从核心素养大的教育观角度出发的少或者说是无意识。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使核心素养教育能更好地“落地”呢? 笔者认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除在包括目标、内容、建议等整个的标准中贯彻核心素养外,还要制定出与内容相对应的“物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例如,在“能量转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收集资料,讨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内容部分,就应有另一个指标体系加上“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框架”中提到的“社会责任”和“自我管理”两个指标。又比如在“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中的“知道力学的局限性,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的主要区别,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观念。体会人类对自然探索是不断深入的”内容部分,就应加上“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框架”中提到的“学会学习”指标。也就是知识、能力的要求与核心素养的要求要结合,不能是两张皮,这样才能使广大的物理老师有章可循,才能真正地使“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物理教学探索_核心素养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物理教学探索_核心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