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艳丽

(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的: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多次根管治疗术)与研究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每组各45例45颗患牙。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1年时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相较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可以快速改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且远期效果更佳,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属于牙髓组织常见的急性炎症,主要感染灶为深龋,部分也可通过根尖孔导致根尖的逆行感染。目前,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清除牙髓、坏死牙体,并对根管进行密实填充,阻断根管感染途径,促使牙髓组织愈合[1]。然而,传统根管治疗需要多次操作,患者的依从性较差[2]。近年来,随着治疗器械的完善与口腔医学水平的提高,一次性根管治疗技术也在临床得到了应用。为了进一步完善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别应用了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对比两种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45颗患牙。入组标准:符合第3版《实用口腔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无根管治疗史;本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牙周病、根尖周病与其他口腔疾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5岁(3.5±5.6)岁;病程2~10d(35.5±0.5)d。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2~66岁(35.6±5.5)岁;病程2~10d(3.3±0.8)d。在性别、年龄与病程构成对比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进行牙髓活力检测、叩诊、温度检测、探诊与影像检查,明确牙尖与牙根情况。方法:研究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牙进行局麻,常规开髓去掉冠髓,根髓拔除后清理腐坏的牙质。通过X线与根管检测设备明确根管的长度,之后用15#锉对根管通道进行探查,标记出根管长度,完成根管预备后,用生理盐水与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反复冲洗根管,直至根管完全清洁干净再扩张根管。将患牙隔湿,清毒后干燥根管,根管填充采用碘氯仿加牙胶尖糊剂,并用X线观察填充效果,填充效果满意后再给予窝洞填充。对照组采取多次根管治疗术,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牙进行局麻,开髓减压,牙腐坏牙质引流,根管预备操作与研究组相同。完成后以氢氧化钙糊剂将根管暂时封闭,7d后取出,采用与研究组相同的方式填充根管。两组治疗期间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预防感染,疼痛剧烈者可酌情应用镇痛药物。

局麻,开髓,拔髓,清理后将根髓拔除,定位并检测根管长度。之后暂闭根管口,嘱患者每周复诊2次,定期检测患牙的填充情况,待成熟后给予根管填充治疗。

1.3观察方法

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患牙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重。⑵随访1年,根据第3版《实用口腔科学》中的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牙髓炎症全部消失,咬合良好,患牙无疼痛、不适感,影像检查发现牙周组织正常,根管填充良好,且未复发为显效;牙髓炎症基本消失,影像检查发现根尖阴影明显缩小但仍存在,患牙有轻微不适感为有效;牙髓炎无明显变化,咬合功能不佳,甚至影响咀嚼功能,影像检查发现根尖周围阴影较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与分析,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x±s)代表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以t检验;(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对比以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述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患牙的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牙髓炎在口腔科十分常见,其发病主要与细菌毒素传播与细菌感染有关,且检查时患牙普遍存在牙体硬组织实质缺损或深龋,部分患牙穿孔处可见血液或脓液流出,给患者的口腔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多数急性牙髓炎患者因剧烈牙齿疼痛而就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自发性疼痛,夜间更甚,且多数患者无法自行定位疼痛灶[4]。有研究发现,一旦牙髓出现炎症则无法自行消除,口服止痛药物作用不明显,最常见的方法为开髓引流,将感染腐坏的牙髓去除,以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以免感染复发[5]。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根管治疗需要多次操作,包括根管预备、清理消毒与填充等,治疗周期长,加之步骤复杂,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多次根管治疗操作无法达到一次性根治效果,残留的牙髓空隙易残留食物残渣,致使细菌滋生,最终造成炎症久治不愈。近年来,随着口腔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临床开始尝试一次性根管治疗操作,以便在一次手术中完成开髓、引流、排脓、根管预备与填充,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疼痛症状,节约治疗时间与费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主要采用填充材料对根管进行密封,有效隔离了外界与病变根管,避免食物残渣与其他外界因素刺激病变部位,确保根尖周病的恢复效果,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的风险[6]。有学者对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别应用一次与多次根管治疗,结果发现一次根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组[7]。本文研究结果与此结果相近,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相较于多次根管治疗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能够快速改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其痛苦。同时,解决剧烈疼痛仅是根管治疗术的必要条件,而远期疗效却是评价患者患牙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8]。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果说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于急性牙髓炎的远期疗效更为理想,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口腔健康。

总之,相较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可以快速改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且远期效果更佳,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东辉.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0):27+29.

[2]但寒.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01):68-69.

[3]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7-730.

[4]葛艳芳.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2):282-283.

[5]彭荣.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47-48.

[6]张军华. 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09):906-907.

[7]刘欣.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06):291-292.

[8]宁新丽.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11,33(23):3613-3614.

论文作者:吴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