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教育教学找一些借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借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育教学正经历着旷日持久、广泛而深刻的批评和指责,语文教育教学也正进行着积极主动的改革。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批评也在继续。语文教育教学何以招致那么多的批评呢?
一、语文教育教学内部环境的缺陷
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环境包容着教育教学的一切因素,大致说来,应该有国家政策、社会要求、相关理论、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这一环境的主体,起着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相关的理论直接影响着教材、教法、评价的选择和应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则是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环境的方向盘。
1.一般教育理论的情绪化误解
教学实践要靠教育理论来指导。影响人的发展的理论是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其原理解释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参照性指标,缺乏明确的对比说明,语言也总是欲言又止,若即若离,飘忽不定。比如,重要作用是什么样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重要作用、主导作用、决定性作用之间的差别如何?都缺乏说明,也许是难以说明。理论的说而不明,是因为我们崇尚辩证或中庸的原因,同时也给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事实上,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积极主动性,或者说人的主体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的直接原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和教育是外在的、非决定性的。但在实际的教育理论应用中,教育者往往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作用片面夸大,认为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便忽视了其他。“教育万能论”虽经理论批判,但事实上却根深蒂固。不是吗?花钱也要让孩子上重点就是例证。社会把缺乏精英完全归咎于教育,把学生语文素养的低下完全归咎于语文教育,这多少有些教育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味道。
2.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指导缺乏有效性
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指导缺乏有效性的根本症结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和教育者对语文素养形成的规律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研究。
首先,语文教育教学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现行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简单嫁接,而这两个基础理论至今仍十分幼稚,只能给教育教学以最为一般的,且十分抽象的指导。比如,学习心理在不足百年的发展中,随着普通心理学理论的学派变换更迭而忙得不亦乐乎地变换更迭。要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发展迅速的美誉面具下,隐藏着幼稚和不成熟的实质问题。比如,认知心理学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风行后,至今仍努力地风行着,虽然这个行当名家辈出,理论高深,但它并没有解决人的认知的根本问题,以至于50年来并没有出现可以和笛卡尔、爱因斯坦相媲美的数理大家,也没有出现达·芬奇、贝多芬之类的艺术奇葩,它甚至不能解释3+2=5的心理过程。 这足以说明现在的教育并不比过去高明多少。其症结所在,是因为生理学的滞后,是人们对自己大脑认识的严重不足。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只能是隔皮猜瓜,熟与不熟,只能靠经验。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同样如此。
其次,人们对语文素养形成的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教育家们可以对语文性质之类的形而上的东西争论不休,却无可奈何于诸如怎样培养语感这种形而下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人类对语言的应用,语感是最根本的东西,就像美食家的味觉,画家的色彩感觉,音乐家的乐感。怎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当然,理论不是一点没有,而是五花八门,各说各的道理。概括地说是一个“练”字,或两个字“恋练”,也就是喜欢练,多练,熟能生巧。但再往下一个层面说,涉及到实际操作领域,怎么练?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练?理论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只能靠语文教师的灵性,在摸索和猜测中积累个体经验。个体经验能否类化,让它成为一般的理论?那是很难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其他理论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比如情景教学法,不能说不好,为什么它只在李吉林的枝头开花?看来,个体的经验到类化的理论,中间有许多的未知有待探索。
3.缺乏对语文素养水平的正确理解
我们缺乏对语文素养水平的正确、全面、可操作的认知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素养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散落了一地的目标和要素,留给了百家争鸣一个广阔的话题空间。例如,在课标的第二部分,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方面获得发展。其中,对语文素养的标准设定也多是诸如感受、发展、体味、激发、提升、深化、体会、树立、养成、尝试、追求等描述性词语,和正确、熟练、有效等半规定性的词语。具体到操作,如果我们忽略考试的间接性和考试工具在信度、效度等方面的有待完善性,那么我们只能以分数计算。标准总是理想化的,如果满分为150,那么,150分就是我们的理想。低于它,我们就会有缺憾,就会有不满,就会有批评。我们的理智把水平放在90分上,而我们的情绪却把它放在了150分。课标的语言是模糊的, 对应的分数标准设定也是区间性的,允许值在0~150分之间,但我们的情绪只集中于一点,这也是不满的产生根源。对此,我们应该理智地把情绪的阈值因人而异地放在某一区间,设定一个可以容忍的错误率的界限,不苛求,不焦躁,以平静的心态看待问题。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应该和其他学科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正确的态度是面对它,研究它,解决它。语文是博大精深的,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一生的努力和积累,何况学生还有十几门功课要学!成人以自己的眼光,以自己几十年的语文素养标准,甚至以专业水准作为标准去衡量学生,结果当然是令人失望的。
二、社会消极情绪的衍生
情绪的产生和需要的满足与否直接相关,情绪的衍生不仅和需要相关,而且和情绪的感染性有关。
1.传统教育的光辉掩映
中国古代教育的光辉掩映使古今语文教育产生巨大的反差。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文学巨星,它照耀着过去,也掩映着现在,使今天的语文教育相形见绌。
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演绎到一般受教育者则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家都期待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鲤鱼跃龙门”的富贵与荣耀。于是,教育云集了天下精英。通观古代文学史,随处可见少时天才,单是初唐时代就有骆宾王7岁《咏鹅》;王勃9岁写了《汉书注》最早的研究批评著作《指瑕》;王之涣也是“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受教育者的优越天赋加之“吏师为一”的教育者的世俗显赫,使古代教育如日中天。精英又生产出精英,精英们把古代教育涂抹得绚烂辉煌无以复加,后人敬畏得只能说“唐宋以降”而非“唐宋以来”这般术语。这一部人文教育的历史在近代转了一个弯,科学教育在人类的欲求追逐中占据了主导,人们逐渐淡忘了诗书和精神,追逐着物欲而突显着生理。满腹经纶、口吐珠玑、笔下生花已非今日精英们所求,因为这不能迅速聚敛金钱。美国出了个比尔·盖茨,于是世界的精英都涌向了IT产业;娱乐业生财容易,于是报考艺术专业的学子们便人满为患。昔日“学而优则仕”,是官本位;今日“经济是中心”,是经济本位。昔日的人类精英,在文学;今日的人类精英在能尽快富起来的地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还拿“陶渊明、李白、曹雪芹、鲁迅哪儿去了”作为炮矢投掷、轰炸今天的语文教育,实在有些冤枉了它,也让语文教育勉为其难。这是时代使然,非人不为也。环境不仅使现代人移情别恋,也使现代人的心情失去了宁静。他们没有了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心和闲暇。何况各式的轻松娱乐,足以填满他们的一切零碎时间。阅读佳作、品味语言几乎成为一种奢侈。宏篇巨著需要名家巨匠,名篇佳作需要读者。没有读者的吹捧,哪有名作和名家,名作、名家也便失去了赖以成名的主体基础。语文失去了精英,也失去了光芒,遭到批评是必然的。
2.墙倒众人推的效应
语文批评的门槛低是不言自明的。一组数学专业人士可以对语文发一通议论,但一组语文专业者却没有几个敢对数学说上几句。批评需要以专业素养为基础,非专业者往往对数理化素养不自信,却常常自信于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通常的表现。于是,语文批评队伍中便鱼龙混杂,其中有两种人应该离开。一种是自以为是,乱开药方的,动不动就要给语文教育下猛药的江湖郎中似的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盯住一点,不计其余,总是“我以为”。这是一种无知。还有一种无知是撒撒怨气者。记得《扬子晚报》(2005年5月13日)有一篇《学生错别字频出一家长质疑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这位家长自称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抱怨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低劣,证据是其子作为一名大学生,竟然能“一则不足百字的申请书,竟有28个错别字”。读后让人哑然。识字是小学乃至中学的主要任务,与大学干系甚少,这是常识。更何况自己就是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连自己的孩子的语文素养都保证不了,反要漫天胡骂,岂不怪哉!从这一例子也可以看出,炮轰语文的目的,其实并不纯正,并不都是为了语文建设。写篇文章评评职称无可厚非,如果仅仅是为了撒撒怨气,实在要不得,弄不好会落个笑柄。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受到如此广泛、持久、深刻的批评,是由自身的缺陷为缘起,渐而被情绪主导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