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闻·政策·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贺钟玉[1](2021)在《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起,00后一代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性特点,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其网络行为愈加丰富多彩,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探讨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规避网络失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00后大学生适应性网络行为的策略,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网络育人提供详细资料,也为培育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为目标,从国内外研究网络行为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论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大学生行为管理理论为理论起点,通过对陕西高校的00后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纵向实证收集,分析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基本行为情况以及网络学习行为、政治参与行为、道德行为、消费行为、交流与交往行为、文娱活动与传播行为等六大行为的结果,梳理其中的特点。并分析其网络行为特点的成因,为树立00后大学生正确网络行为价值取向,提高网络素养,规范网络失范行为提供引导策略。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需要动机多样化、与主流价值相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以享乐为主的行为选择娱乐化、强烈自我意识下的责任淡薄化、优劣并存的网络素养部分失范化的特点,其中,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网络需要功利、价值取向动摇、责任意识薄弱、网络素养失范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匿名开放的网络信息时代、相对宽松的网络媒体话语环境、复杂多样的家庭成长环境、缺乏监管落实的高校教育、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00后大学生的内在特征的综合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一是发挥社会优良风气的规范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大力宣传网络法律法规以及构建正面的网络舆论导向;二是重视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实施效果,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管理、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现实存在感、创新网络育人的工作;三是通过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尊重子女的适应性网络行为、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四是强化自我教育管理,强化自身辨析信息的能力,理性平和的心态以及自律自控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刘洪亮[2](2021)在《《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阻碍之一。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为此,各国都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减贫反贫困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媒体纷纷开展扶贫报道,在记录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伟大进程、展现扶贫开发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阐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与制度体系、开展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这其中,《人民日报》凭借其权威的信息、详实的内容、丰富的视角、多样的风格、优良的文风成为扶贫报道的主力军。因此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在2012年至2020年开展的扶贫报道进行研究。依据相关理论和研究实际情况,共设置19个分析类目。通过对类目变量的数据统计,较为完整地呈现所选时期《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内容特性,包括扶贫议题的显着性、报道内容的指导性、报道主题和视角的倾向性、扶贫报道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扶贫报道观点和地域的平衡性等。在此基础上,从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在建构扶贫议题时所使用的新闻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高层次上,主要采用了领导人扶贫框架、脱贫成果展示框架、精准扶贫框架、基层探索框架等九个框架结构。在中层次上,突出主要事件框架、口头反应框架和结果影响框架,较为淡化事件背景框架与评估框架。在低层次上,以扶贫报道文本的词语为分析对象,利用Python进行精准分词并构建语料库,通过高频词统计与共词分析的方法,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扶贫报道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突显报道客观性、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闻文本、将贫困群众的形象建构为贫穷苦难的群体和扶贫开发事业的受益者,将政府形象建构为扶贫开发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基于新闻框架的分析结果、综合内容分析中部分类目的统计数据以及所选文本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究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图景,主要包括: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党和国家对扶贫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精准是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的核心与要义、呈现出脱贫攻坚统一战线与“三位一体”扶贫格局、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中国扶贫开发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重要力量等七个方面。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在进行扶贫议题建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即贫困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边缘化、配角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扶贫报道没有充分展现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贫困群体缺乏足够关注,报道对政治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涉及较少等三个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同时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脱贫成效,进一步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政策方针,提出新时期《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即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首创精神;链接多种媒体,形成传播合力;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加强返贫趋势监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强国际传播,建构减贫领域的大国形象等五个方面。《人民日报》开展的扶贫报道是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真实记录,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也是党带领全体人民砥砺前行的鲜明写照。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但在过去的8年间,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也为其他媒体开展扶贫报道提供了有益参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期的宣传舆论工作中,《人民日报》也将继续发挥好建设性作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何朋朋[3](2021)在《《人民日报》电子游戏报道的话语分析(1989-2019)》文中研究表明
杨雪[4](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甘肃日报》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脱贫攻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所涉及的720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在研究中运用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并结合研究需要,从报道数量、报道地域、报道视角、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八个方向进行了类目建构。得出《甘肃日报》在脱贫报道中,数量稳中有所增加、地域涉及广泛但有重点、官方视角为主、消息通讯体裁并重、版面数量多并增加专版、正面倾向为主、政治类主题多、官方消息来源占比高等报道特点。又通过臧国仁教授的三层次框架理论,总结出《甘肃日报》在脱贫相关报道中常使用的框架为:政治政策框架、典型引领框架、脱贫措施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其中政治政策框架占比最高。呈现出的特征为: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的特点。相应的也可以发现,在《甘肃日报》的脱贫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从官方视角进行的报道多、对于脱贫主体的报道占比较小、文风、结构方面的固化问题、相应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行使少等问题。
邓杨瑾[5](2020)在《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除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人民日报》作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主阵地之一,担负着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任,刊发了大量有关于精准扶贫的报道。十九大召开之后,党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任务,也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扶贫工作为扶贫报道提供实践来源的同时,精准扶贫报道也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精准扶贫报道有提供信息,观测扶贫动态;解释扶贫政策,联系协调群众;推动政策落地,监督扶贫问题;持续报道议题,树立扶贫意识的功能,为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十九大以来的《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以稳定增长的报道数量、覆盖广泛的版面配合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形成了常态化的精准扶贫报道;以贴近扶贫理念的报道主题、契合扶贫方针的地区选择以及多元化的新闻报道来源,共同构建了其精准扶贫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总体呈现。在具体的报道内容中,则以微观细致的报道内容、重点突出的报道角度以及多样丰富的报道形式,全面展示了精准扶贫工作下的贫困地区新貌,展现了贫困群众及扶贫干部团结奋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增强对精准扶贫议题的舆论引导,但是在报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对少数偏远深度贫困地区的关注,成就型报道偏多,缺少问题导向以及新媒体报道不够成熟等。《人民日报》在掌握自身平台优势的同时,必须要扩宽自身的报道广度与深度,完善融合新闻生产机制,推动报网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以此保障精准扶贫报道的长效性发展,并为其他主流党报的精准扶贫报道提供借鉴,共同构建更加全面、立体以及生动的精准扶贫报道格局。
刘泽军[6](2020)在《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文中指出1900年,俄国一面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面独自侵略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拒不撤离侵占的土地,经过多方交涉,才勉强同意分期撤军。1903年4月,第三期撤军最后期限将至,俄国百般推诿,寻找种种借口拒不撤兵,直接引发了国内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同年冬,俄军重新占领奉天城,东北局势再度紧张,中华民族危机日趋加深。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蔡元培、王小徐、汪元宗等爱国志士在上海发起了“对俄同志会”,并创办了《俄事警闻》。日俄战争开启后,又更名为《警钟日报》,后者于2月26日发刊,至1905年初被清廷查封,共刊行338号。《警钟日报》高举民族主义旗帜,运用新闻报道、广告、漫画等多种形式,对外控诉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对内批判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号召人民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本文主要分为四个层面,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为下文做好铺垫。其次概述了《警钟日报》的基本情况,包括诞生背景和主要内容,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警钟日报》。随后阐述了《警钟日报》是如何围绕民族主义思想的宣传的,揭露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颂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分析了《警钟日报》的宣传方法,并与同时期革命派报刊《浙江潮》、立宪派报纸《新民丛报》对比,再分析《警钟日报》的影响。
胡晓泓[7](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大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贫困问题仍然是一项国家级重要问题。实现脱贫攻坚不仅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而且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献力。在众多社会力量中有一类力量比较特殊,那就是新闻媒体,它在扶贫事业中媒体的力量必不可少。本文的逻辑起点是将新闻媒体看作是能动的行动主体。作为实践概念的新闻扶贫,其主要路径是通过媒体的扶贫报道对贫困地区产生实际的影响和作用。从行动者视角探究新闻媒体自然要更加强调能动性、主动性和互动性,摆脱“中介”和“占位“标签。笔者透过对扶贫报道的分析和总结,探究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媒体作为行动主体的角色变迁,明确其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以及要规避的风险,为新闻媒体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提供可供借鉴参考的建议。绪论部分,本文做了关于框架理论和新闻扶贫的文献梳理,在区分了贫困与扶贫、扶贫报道与新闻扶贫概念基础之上,选择《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年的扶贫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内容分析类目。第一章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性质优先界定,明确其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并对新闻扶贫做了相关的理论发展梳理和实践探索。第二章对《人民日报》的扶贫报道从数量、内容、形式等微观层面看其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差异,不同角度都在呈现出媒体的扶贫实践逐步全面化和日常化,且媒体的行动者角色愈发独立起来,在此基础上总结扶贫报道的主题特征,如体裁报道重“扶”多于“贫”、扶贫问题类报道占比较低等。第三章则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着手,识别扶贫实践中行动者主体和建构路径,在对扶贫报道分析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40年间,媒体角色框架发生了从参与者到独立者的历时变迁,其背后不仅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规制外,还受到媒介组织框架规制和扶贫群众意识的转变的影响。第四章是结合前面章节的分析,得出目前媒体角色变迁给扶贫事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路径再优化,并强调媒体报道在遵守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发力,一定程度上对扶贫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同时,仍需要不断强化媒体自觉意识和角色认知,但是谨记要把握尺度防止越权。实现二者的平衡,最大限度发挥媒体的潜力和作用是政府和媒体共同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冀[8](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肖慧[9](2020)在《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庞大的群体也引起了政府、社会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作为权威性的党中央主流媒体之一,当然也对这一群体给予了密切关注。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近十年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探究《人民日报》建构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并进行评价,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从媒介责任角度来探究媒体正确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可行办法,希望大众能抛开成见,了解客观真实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也让该群体能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综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将《人民日报》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作为分析样本,然后对所构建类目进行内容分析;第三部分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人民日报》报道框架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并提炼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两大方面,学习技能改变命运、勇于扞卫自身权益、积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者形象和难以融入城市、婚恋困难、被关爱的弱者形象。第四部分是对《人民日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评价,优点是内容真实有效,新闻来源多元化,语言平民化可读性强,客观立场凸显人文关怀。缺点是报道时间分布集中,新生代农民工主体配角化,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片面化、标签化。第五部分是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反思媒体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从提高媒体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媒体提供互动机会,促进社会各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真实形象,破除刻板印象;打造媒体再教育平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国家政策和机制,推动城市化进程;媒体提供法律保护平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这六个方面来建构媒介责任,希望为大众媒介塑造更真实客观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提供新的视角。
张双[10](2020)在《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中国重要的外交平台,自成立以来发生过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已然成为国内外媒体重点关注的报道议题。但对于大多数受众而言,其所了解的“博鳌亚洲论坛”都只是“媒介眼中的博鳌亚洲论坛”,他们所获取的信息都是特定的媒介基于特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新闻框架进行传播的。因此,弄清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传播机制,厘清官方媒体的价值取向和立场,进而将隐藏在无数信息之下的官方媒体新闻框架整理出来,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鳌亚洲论坛”与“媒介博鳌亚洲论坛”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我们那早已被无数媒介信息淹没了的世界。据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南日报》三家官方媒体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相关报道,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后,进而选取报道中新闻标题含有“博鳌亚洲论坛”的981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框架清单”与“论述结构”的新闻框架分析取向,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文本并对新闻媒体如何通过编排信息建构新闻报道的意义进行探讨。宏观层面主要以报道数量、报道版面位置、报道篇幅、报道体裁、报道来源的内容框架和主题框架分析为主;微观层面则从文本框架中的新闻图式、新闻标题、词频分析等多个角度具体展开,进而发现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专题报道通常以“筹备/召开——讨论——反响/延伸”这一相对稳定的新闻框架呈现,并伴随报道形式多样化、较少涉及文化与民生领域等特征。此外,本文还尝试在官方媒体的立场上对其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新闻框架优化做出了一些构思,即如何优化报道结构、平衡新闻框架、增强传播效果等方面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二、要闻·政策·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闻·政策·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评析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网络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
2.1.2 本研究网络行为与类型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 |
2.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2.2.4 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 |
第三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
3.1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结果 |
3.2.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3 调查对象上网基本情况 |
3.2.4 00 后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结果分析 |
3.2.5 00 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结果分析 |
3.2.6 00 后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结果分析 |
3.2.7 00 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结果分析 |
3.2.8 00 后大学生网络交流与交往行为结果分析 |
3.2.9 00 后大学生网络文娱活动与传播行为结果分析 |
3.2.10 00 后大学生不同群体网络行为比较分析 |
3.3 00 后大学生手机APP使用时间及使用类型调查 |
3.4 个案访谈内容及分析 |
3.4.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4.2 访谈问题及内容整理 |
3.4.3 访谈分析 |
第四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成因分析 |
4.1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
4.1.1 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需要动机多样化 |
4.1.2 与主流价值相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
4.1.3 以享乐为主的行为选择娱乐化 |
4.1.4 强烈自我意识下的责任淡薄化 |
4.1.5 优劣并存的网络素养部分失范化 |
4.2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的成因分析 |
4.2.1 匿名开放的网络信息时代 |
4.2.2 相对宽松的网络媒体话语环境 |
4.2.3 复杂多样的家庭成长环境 |
4.2.4 缺乏监管落实的高校教育 |
4.2.5 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 |
4.2.6 00 后大学生的内在特征 |
第五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 |
5.1 发挥社会优良风气的规范引导作用 |
5.1.1 把握主流方向,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
5.1.2 加大惩戒力度,严格监管网络媒体 |
5.1.3 创新运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网络法律法规 |
5.1.4 以网络优势为抓手,构建正面网络舆论导向 |
5.2 重视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实施效果 |
5.2.1 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
5.2.2 加强行为管理,深化学生思想行为教育 |
5.2.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现实存在感 |
5.2.4 打造高素质队伍,创新网络育人工作 |
5.3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
5.3.1 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安全感 |
5.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增强理智感 |
5.3.3 尊重子女的适应性网络行为,增强责任感 |
5.3.4 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增强充实感 |
5.4 强化自我教育管理 |
5.4.1 强化辨析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观念 |
5.4.2 塑造自尊自信人格,促进理性平和心态 |
5.4.3 加强自律自控的能力,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扶贫报道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扶贫报道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建设性新闻学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与时间跨度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选取的时间跨度 |
2.2 研究问题与章节设置 |
2.2.1 研究问题 |
2.2.2 研究章节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话语分析法 |
2.4 研究开展 |
2.4.1 抽样方案 |
2.4.2 类目建构与编码 |
2.4.3 编码员间信度检测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呈现特性 |
3.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议题的显着性 |
3.1.1 报道数量:总体增长,时有下降 |
3.1.2 报道版别:要闻版居多,涵盖版别广泛 |
3.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内容的指导性 |
3.2.1 报道基调: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 |
3.2.2 新闻背景:广泛交代背景,彰显新闻事实 |
3.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主题和视角的倾向性 |
3.3.1 报道主题:以政治经济为主,其他领域略有涉及 |
3.3.2 报道对象:突出扶贫主体,兼顾扶贫对象 |
3.4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 |
3.4.1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占比较高,综合运用多种文体 |
3.4.2 报道形式:图文并茂,信息形态多元 |
3.5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消息来源和报道地域的平衡性 |
3.5.1 报道的消息来源/观点出处:政府信息主导,多方观点并存 |
3.5.2 报道地域:关注特困地区,覆盖辽阔地域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新闻框架 |
4.1 高层次新闻框架:新闻议题的建构与呈现 |
4.1.1 领导人扶贫工作框架 |
4.1.2 脱贫成果展示框架 |
4.1.3 精准扶贫框架 |
4.1.4 基层探索框架 |
4.1.5 国际减贫事业框架 |
4.1.6 典型宣传框架 |
4.1.7 舆论监督框架 |
4.1.8 新闻专题框架 |
4.1.9 建设性新闻学框架 |
4.2 中层次新闻框架:新闻要素的凸显与强调 |
4.2.1 中层次新闻框架定义与解释 |
4.2.2 分析结果:强化“主要事件”框架,弱化“评估预测”框架 |
4.3 低层次新闻框架:新闻隐含意义的表征与延伸 |
4.3.1 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突显报道客观性 |
4.3.2 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闻文本 |
4.3.3 建构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媒体形象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所建构的社会图景 |
5.1 宏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取得全面胜利的制胜之道 |
5.1.1 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 |
5.1.2 党和国家对扶贫事业的高度重视 |
5.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 |
5.2 中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的战略擘画与行动方略 |
5.2.1 精准是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的核心与要义 |
5.2.2 呈现脱贫攻坚统一战线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
5.3 微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带来的可喜变化与积累的宝贵经验 |
5.3.1 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 |
5.3.2 中国扶贫开发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
第六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与提升策略 |
6.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 |
6.1.1 没有充分展现自发脱贫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
6.1.2 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贫困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
6.1.3 对政治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
6.2 新时期《人民日报》做好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 |
6.2.1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首创精神 |
6.2.2 链接多种媒体,形成传播合力 |
6.2.3 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加强返贫趋势监测 |
6.2.4 加强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 |
6.2.5 加强国际传播,建构减贫领域的大国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抽样样本目录 |
附录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编码表 |
附录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部分高频词词频统计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脱贫攻坚报道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脱贫报道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设计 |
1.5.3 分析类目的建立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肃日报》脱贫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稳中有所增长 |
2.2 报道地域:涉及全省重点突出 |
2.3 报道视角:以官方视角为主 |
2.4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2.5 报道版面:版面多、要闻版为主 |
2.6 报道倾向:负面倾向过少 |
2.7 报道主题:以政策动态为主 |
2.8 报道来源:自采新闻数量多 |
2.9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3.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类型 |
3.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及文本分析 |
3.2.1 政治政策框架:脱贫政策发布解读 |
3.2.2 脱贫措施框架:体现具体措施 |
3.2.3 典型引领框架:正面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
3.2.4 成效对比框架:体现脱贫成效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与问题 |
4.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 |
4.1.1 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 |
4.1.2 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4.1.3 “软化”硬新闻 |
4.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问题 |
4.2.1 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 |
4.2.2 报道结构、文风固化 |
4.2.3 舆论监督缺位 |
4.2.4 报道来源偏强势 |
4.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研究样本 |
(5)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精准扶贫研究 |
0.2.2 精准扶贫报道研究 |
0.2.3 《人民日报》研究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精准扶贫报道的定义、意义及演进 |
1.1 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报道 |
1.1.1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1.1.2 精准扶贫报道的定义及演变 |
1.2 精准扶贫理论及精准扶贫报道的意义 |
1.2.1 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
1.2.2 精准扶贫报道的价值与意义 |
1.3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历史演进 |
1.3.1 曲折发展下的封闭式报道(1948-1977) |
1.3.2 改革开放下的整体式报道(1978-2000) |
1.3.3 整体部署下的深入式报道(2001-2012) |
1.3.4 精准施策下的重点式报道(2013-2017) |
第2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总体呈现 |
2.1 常态化的整体式报道 |
2.1.1 报道总量稳定增长 |
2.1.2 报道版面覆盖范围广 |
2.1.3 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2.2 契合政策的正面宣传报道 |
2.2.1 报道主题贴近精准扶贫方针 |
2.2.2 报道地域与扶贫标准相吻合 |
2.2.3 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
2.3 权威可信的新闻报道来源 |
2.3.1 稿件来源以记者为主,多方发表意见 |
2.3.2 消息来源以官方为主,各界积极参与 |
第3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具体表现 |
3.1 报道内容:微观细致核心凝练 |
3.1.1 标题多元且突出报道主旨 |
3.1.2 导语描述直击新闻核心 |
3.1.3 语言表达平实接地气 |
3.2 报道形式:多样丰富灵活表达 |
3.2.1 图文数据直观展现脱贫成效 |
3.2.2 注重评论透析扶贫工作 |
3.2.3 新媒体报道的积极尝试 |
3.3 报道角度:注重细节重点突出 |
3.3.1 以小切口报道大主题 |
3.3.2 以点带面塑造扶贫模范 |
3.3.3 立足一线挖掘扶贫细节 |
第4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不足与展望 |
4.1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 |
4.1.1 报道地域有偏重,缺少对少数偏远贫困地区关注 |
4.1.2 扶贫报道针对性不足,缺乏问题导向 |
4.1.3 新媒体报道形式单一,缺少报网互动 |
4.2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优化建议 |
4.2.1 平衡报道地区,拓展报道广度 |
4.2.2 立足理性思考,精准深度报道 |
4.2.3 融合新闻生产,完善“中央厨房”运行机制 |
4.3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对我国主流党报的启示 |
4.3.1 组建精准扶贫报道团队,全面立体报道 |
4.3.2 扎根扶贫一线,讲好扶贫故事 |
4.3.3 立足区位优势,精准策划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警钟日报》的创刊背景及概况 |
第一节 民族主义观念的传入 |
一、民族主义概念的引入 |
二、中国思想界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诞生的报刊 |
一、俄国的侵略与拒俄运动爆发 |
二、《警钟日报》创刊 |
第三节 《警钟日报》概况 |
一、编辑群 |
二、栏目类别 |
第二章 《警钟日报》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
第一节 揭发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野心 |
一、沙俄的侵略行径 |
二、日本的侵略野心 |
三、其他列强趁火打劫 |
第二节 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
一、清政府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
二、清政府对内统治腐朽 |
第三节 颂扬中国人民的反抗 |
一、东北人民的反俄斗争 |
二、广东人民的保路运动 |
三、民变 |
第三章 《警钟日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及作用 |
第一节 具有鲜明特色的宣传形式 |
一、广告 |
二、新闻漫画 |
三、史谭 |
第二节 《警钟日报》与同时期报刊的比较 |
一、与《浙江潮》的比较 |
二、与《新民丛报》的比较 |
第三节 《警钟日报》的传播效果及其评价 |
一、《警钟日报》的传播效果 |
二、《警钟日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框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
2.扶贫报道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文本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四)研究方案设计 |
1.样本框 |
2.样本选取 |
3.抽样方法 |
4.类目建构 |
第一章 “社会公器”与新闻扶贫 |
1.1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 |
1.2 新闻扶贫的理论发展 |
1.2.1 新闻扶贫的概念 |
1.2.2 我国新闻扶贫的现实基础 |
1.2.3 我国新闻扶贫的实践探索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40年《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样本分析 |
2.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政策调整为主要驱动力 |
2.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文本分析 |
2.2.1 报道体裁分析 |
2.2.2 报道版面分析 |
2.2.3 报道篇幅分析 |
2.2.4 消息来源分析 |
2.2.5 报道地域分析 |
2.2.6 报道议题分析 |
2.2.7 报道倾向性分析 |
2.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主题特征 |
2.3.1 “硬题材”与政府视角:重“扶”多于“贫” |
2.3.2 社会层面较为突出:议题强调经验做法并反思 |
2.3.3 扶贫问题类占比较低:报喜多报忧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扶贫报道中媒体的行动者逻辑 |
3.1 新闻扶贫中的行动者网络 |
3.1.1 行动者网络概述 |
3.1.2 扶贫实践中要素之行动者 |
3.2 新闻媒体的行动转译与路径建构 |
3.2.1 问题呈现:扶贫实践的通行点 |
3.2.2 利益赋予与成员征召:扶贫实践的利益感召 |
3.2.3 社会动员:扶贫实践的现实关照 |
3.3 新闻媒体的角色框架及其流变 |
3.3.1 宏观媒体角色:五个“者” |
3.3.2 微观媒体角色:参与-动员-独立 |
3.4 角色变迁的动因探析 |
3.4.1 国家扶贫政策的规制 |
3.4.2 媒介组织框架的规制 |
3.4.3 “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闻扶贫实践的再思考和优化路径 |
4.1 角色框架变迁带来的影响 |
4.1.1 营造积极向上的扶贫氛围 |
4.1.2 推动新闻媒体改革 |
4.1.3 重视底层声音 |
4.2 新闻扶贫实践的优化路径 |
4.2.1 扶贫报道的再优化 |
4.2.2 媒体角色的再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
1.2.2 形象与媒介形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框架理论 |
1.3.2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现状 |
1.3.3 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形式层面的分析 |
2.1.1 报道数量:呈递减趋势,2010 年报道突出 |
2.1.2 报道版面:新农村周刊为主 |
2.1.3 报道体裁与篇幅:通讯为主、千字报道居多 |
2.2 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内容层面的分析 |
2.2.1 报道主题:主题多元化 |
2.2.2 消息来源:官方来源为主 |
2.2.3 报道立场:客观报道为主 |
2.2.4 行为类型:处于被动状态 |
3 《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媒介形象分析 |
3.1 提升自身技能,改变命运的奋斗者 |
3.2 争取话语权,维护权益扞卫者 |
3.3 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
3.4 努力融入城市的社会边缘人 |
3.5 多种阻碍下的婚恋困难群体 |
3.6 需要政府和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 |
4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评价 |
4.1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优点 |
4.1.1 报道内容即时有效,紧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
4.1.2 报道新闻来源多元化 |
4.1.3 报道语言平民化,增强真实可读性 |
4.1.4 报道立场客观,凸显人文关怀 |
4.2 《人民日报》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不足 |
4.2.1 报道时间分布集中,缺少日常关照 |
4.2.2 话语权缺失,新生代农民工主体配角化 |
4.2.3 报道片面化,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标签化 |
5 反思媒体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责任 |
5.1 提高媒体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
5.2 媒体提供互动机会,促进社会各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 |
5.3 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真实形象,破除刻板印象 |
5.4 打造媒体再教育平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 |
5.5 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国家政策和机制,推动城市化进程 |
5.6 媒体提供法律保护平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框架的研究 |
1.2.2 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框架与新闻框架 |
1.3.2 新闻框架的分析取向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问题 |
2.研究设计与类目建构 |
2.1 研究对象 |
2.1.1 目标媒体 |
2.1.2 研究范围选取 |
2.2 类目构建 |
2.2.1 类目建构依据 |
2.2.2 类目建构说明 |
3.《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南日报》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内容框架分析 |
3.1 报道数量 |
3.2 报道版面位置 |
3.3 报道体裁 |
3.4 报道篇幅 |
3.5 报道来源与消息来源 |
4.《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南日报》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文本分析 |
4.1 宏观层面分析 |
4.1.1 主题结构分析 |
4.1.2 新闻图式结构分析 |
4.2 微观层面分析 |
4.2.1 新闻报道标题分析 |
4.2.2 新闻报道词频分析 |
5.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新闻框架呈现与思考 |
5.1 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框架呈现 |
5.1.1 内容框架角度 |
5.1.2 文本分析角度 |
5.2 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新闻框架的思考 |
5.2.1 发挥媒体自身优势,进一步优化报道框架 |
5.2.2 “硬”新闻“软”呈现,兼顾“深度”与“温度” |
5.2.3 加强融合,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合力 |
5.2.4 扩大报道范围,全方位展示“博鳌亚洲论坛面貌”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要闻·政策·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D]. 贺钟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D]. 刘洪亮. 河北大学, 2021
- [3]《人民日报》电子游戏报道的话语分析(1989-2019)[D]. 何朋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 杨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5]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D]. 邓杨瑾. 湘潭大学, 2020(02)
- [6]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D]. 刘泽军. 扬州大学, 2020(05)
- [7]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胡晓泓. 山西大学, 2020(01)
-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2010-2019)[D]. 肖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我国官方媒体关于“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日报》为例[D]. 张双. 海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