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与新领域: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与工作趋势_中国工会论文

本土化与新领域: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与工作趋势_中国工会论文

属地化与新领域: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属地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化与论文,新领域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240(2008)04-0014-04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城市管理体制、社会利益格局深受影响并发生变化、调整,出现了管理重心下移、社会阶层分化等转型期内的特殊现象。工会作为广大劳动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有形纽带。工会工作必定和党建工作一样,实现社会化的操作模式,进入城市管理的基层地带——社区。社区工会工作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新领域、新事务,必然要立足基层、扎根社区,实行属地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内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劳动者的有效覆盖和全面服务。

一、工会工作社区化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工会除在全国和县以上地方各级行政区划建立总工会外,基层工会一般都是建立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的,其网络体系、组织架构适应了当时的“单位体制”。而改革开放后,社会体制出现了转型,传统的“单位体制”遭到瓦解,职工的身份从原有的“单位人”向“单位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转变,单位逐渐剥离了对职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将它还权社会,作为社会依托载体的社区便自然而然地承接了这一任务。面对这一形势,为了让社区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将管理重心下放,扩大了街道的行政权和居委会的自治权,如上海市探索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建新体制。街道党委向街道(社区)党工委的过渡和转轨,以“党的工作委员会”名义,对辖区内各类组织形成辐射和牵动。工会作为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适应形势,在基层建设和工作领域方面跳出传统“单位体制”的局限,走向社会化、网络化和开放化,选择社区作为自己新的生长点和实践舞台,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社区工会组织体系,以维权为重点,围绕社区的稳定和发展,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①,开创新时期工会建设的崭新局面。

(二)大量“两新”组织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成熟完善,包括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类型在内的非公有制企业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期内的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以公益性、慈善性、非营利性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民间社团、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壮大。上述前一类统称“新经济组织”,后一类统称“新社会组织”,合称“两新”组织。它们大多数无上级主管单位,散布在社区中,呈现小型、分散、多样等特点,从业人员纷繁庞杂,既有“三高”白领,也有分属“灰领”的专业技术人员,更不乏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者。由于“两新”组织是社会新兴组织,游离于传统的社会体制之外,单位内部大多无工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尤其在一些私营、外资企业,老板除了追求利润,较少关心职工生活,漠视职工的各项利益,劳资关系比较紧张。街道、社区工会应按照相关政策、条例,以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帮助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建立工会或实现职工工会关系的就近挂靠,提高“两新”职工的入会率和社区工建的覆盖面。

(三)外来务工人员流入

由于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许多农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繁华的大都市打工,加上近几年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郊的一些农民土地被征用,成为失地农民,转而加入了“工人大军”的行列,农民工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在市区或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建筑工地、纺织服装厂,随处可见打工仔、打工妹的身影。农民工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又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由于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有限,合法权益常易受到企业业主的侵犯。将农民工列为工会新的工作对象,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新经济组织建立工会,发展他们入会,是时代赋予社区工会工作的一项全新内容。目前,我国工会提出了“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的口号,旨在维护2.1亿农民工的权益,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工会有农民工会员6500万②,占农民工总数的31%。

(四)“体制外群体”增多

上世纪80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鼎盛一时,吸收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就业,人人享有工作,吃“大锅饭”,端“铁饭碗”;街道、居委会也兴办了各种经济实体,俗称“三产”,安置无业和残疾人员。当时每个单位都建有工会,维护职工的各项权益。直到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政企分开、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国企归并、重组,甚至倒闭、破产;街居经费由政府直接下划,“三产”停办或放手其自主经营、自生自灭,导致大量下岗、待业职工的出现。职工失业后,丧失或弱化了与原单位工会的关系,开始无人关心、无人问津。而工会组织进社区、工会工作社区化,正好弥补了单位工会职能趋于萎缩这一现实,有助于在社区形成关心“体制外人员”的核心力量,为联合劳动保障部门,通过技能培训、推荐岗位、非正规就业等渠道,帮助他们重新上岗创造机会。

二、新时期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

(一)强化街道工会核心建设

街道工会联合会(或工作委员会)是社区工会工作的领导核心,对街道机关、各居委会和“两新”组织的工会建设起着领导、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街道工会应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要自觉接受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在街道党工委下设综合经济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两新”组织工会建设。街道党工委则须高度重视社区工会工作,对街道工会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如委派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兼任街道工会主席,另设一名专职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并设立办公室,聘任若干专职人员,具体处理各项事务。同时,专职人员要以工建“联络员”的身份,分片区地联系若干居委会和“两新”组织,对其工会工作进行指导。总之,街道工会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办公场地、工作人员、行政经费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从“人、财、物”和“权、责、利”两方面对组织的运行加以规范和保障。

(二)健全居委会工会体系

建立居委会一级的小区工会有其必要性。首先,居委会干部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工作中的各项合法权益也理应受到保护,加入工会是维护居委会干部自身利益的深刻体现。其次,居委会是街道的子系统(尽管行政上不存在隶属关系),街道的行政区域是由各居委会的管辖范围所组成的,街道辖境内的“两新”组织都分布在各居委会管段中,许多“两新”组织都是小型的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规模小,职工人数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工会的条件,成立居委会工会,可使上述企业的从业人员属地化的加入。当然,一些规模大、条件好的“两新”组织可独立建立工会,直接隶属于街道工会领导。在居委会工会内部,应遵循“便于工作”原则,以居委会干部、“两新”组织经营种类为单位,划分若干工会小组。小区工会主席由分管工、青、妇的居民区党支部(总支)副书记兼任,工会委员会由居委会干部代表和辖区“两新”组织职工代表共同组成,经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并按规定设立相应的女工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或女工委员、经审委员)。此外,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居委会干部、小区居民和“两新”职工中发展志愿者,协助小区工会搞好工作。

(三)推进“两新”组织基层工建

街、居两级社区工会要积极帮助辖区内“两新”组织建立工会或发展其职工入会。在此之前,社区工会应对辖区内所有“两新”组织开展走访和排摸,逐一摸清和掌握企业职工的人数和基本情况,并登记在册。对于其中符合条件的单位要召开职工大会,选举成立工会,并长期开展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可通过鼓励职工加入所在地小区工会的方式,来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权益,实现他们参与社区或企业民主管理的愿望。在此过程中,社区方面应与企业业主沟通协商,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加强认同,采取合作和支持的态度。同时,各级工会要在街道工会联合会的统一领导下,做好会员会费的收缴工作,定期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新时期社区工会的良好建设。

三、新时期社区工会工作的几点新走向

(一)以职工维权为重点

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由于剥削阶级的被消灭,社会矛盾的性质已从阶级矛盾转向人民内部矛盾,工会带领职工举行罢工、游行示威以反抗资本家剥削的使命已宣告结束,现阶段工会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形势,重点做好职工的维权。目前,部分外企、私企的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众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时常遭受业主侵犯,如拖欠工资、超负荷工作、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社区工会要依托《工会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职工们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另一方面要切实采取措施,调解企业与职工的劳资纠纷,为利益受损职工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和法庭诉讼阶段出面代表职工利益等,如平顶山市卫东区建设路街道工会以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覆盖全辖区的职工权益维护网络,自建成以来,共接待职工来访30多人次,组织排查拖欠工人工资2次,调解劳动纠纷1起,受到社会的好评③。此外,社区工会还应加强与劳动监察、安全生产等部门的协作,对企业存在的违法用工情况、危险作业情况进行有效检查、督促和整改;关心困难职工生活,逢年过节社区工会干部主动上门慰问,开展帮困送温暖行动。

(二)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或形成的反映行业性质、展现职工风貌、打造企业形象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总和,包括团队凝聚力、服务宗旨、经营理念、品牌项目等。社区及所属“两新”组织工会要围绕企业发展,以职代会和民主生活会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同参与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活力及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工会应不定期或选择重大节日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和社团、兴趣沙龙活动,如社区职工文化节、体育节、卡拉OK比赛、交谊舞会等,帮助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做到劳逸结合、调节身心,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同时要发挥教育职能,针对不同企业的特性,开展诸如企业形象大讨论、企业格言征集、业务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职工对企业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

(三)推动行业服务进社区

社区工会要利用辖区“两新”组织与社区的密切关系,动员广大职工参与社区服务、投身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统筹力量。小区和“两新”工会应在街道工会的安排下和指导下,组织职工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加入到社区日常便民服务和节日、纪念日街头设摊公益服务中去。如新经济组织中的一些服务性行业,针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和弱势群体,可不同程度地采取免费、优惠和上门服务的方式,将自身资源向社区开放和倾斜,借此提升企业在社区公众中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四)围绕“两新”党建主心轴运转

从宏观层面来看,社区工会工作对提高辖区“两新”组织工建覆盖率、消除工建“空白点”、完善社区工建网络体系、推进社区工建网络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与社区党建工作完全是相互配套、紧密衔接和同步发展的。社区工建应服从社区党建之大局,把社区工会工作纳入到社区“大党建”的格局中去,服务于社区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社区各级工会组织要在街道党工委、街道综合经济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总支)的领导下,及时把党的会议精神和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社区广大职工群众中,要协助党组织抓好“两新”组织内部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民主生活会、职工大会等形式,结合行业业务,进行传达、讨论和学习,尤其是社区工会干部,更要全面学习、重点把握和熟练运用,使社区党建和社区工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工作队伍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专职化

在新形势下,社区工会工作更多地做的是“面”上的工作,侧重于对街道、居委会辖区内众多“两新”组织在工建上的指导、统筹和协调,呈现社会化、区域化的特点,与以往国有企业内部工会“点”上的工作相比,有了很大的拓展,需要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都属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要求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都是通过社会招聘、专业考试和面试、政审和体检后才录用的,不同于过去“单位体制”下工会干部由企业职工兼任、做事全凭热情和经验的状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境外社会工作理论的引进、国内社会工作者职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将被引入社区工会工作领域,使其工作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呈现专业化和人性化的特征。

注释:

①东台市总工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会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dongtai.gov.cn/dtxb/ZWGK/ShowArticle.asp?ArticleID=9371,2008-04-28.

②陈玉明.中国工会帮助2.1亿农民工维护民主权利[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02/content_9755945.htm,2008-09-02.

③贾若愚.社区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探索[A].中国工会工作论文选编[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标签:;  ;  ;  

本土化与新领域: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与工作趋势_中国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