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建筑施工的安全现状却不容乐观,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何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建筑施工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特征、安全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施工现场事故规律,理顺建筑施工危险性的存在思路,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从而降低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对确保人身安全,实现企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性分析;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我国建筑业的增长速度迅猛,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建筑业属于高危险性行业,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率都较高。要想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规避安全风险对企业、行业、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就需要做好建筑施工的危险性分析,并有的放矢地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控制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
1 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
通过对重物坠落、机械误伤、塔吊倒塌、人员跌落、施工坍塌、触电、爆炸等大量建筑施工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特征、安全措施的特点,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企业监管、设施配备、人员配备等三方面因素,所以建筑施工的危险性分析也主要从这三方面展开。
1.1 企业监管方面的缺陷
从企业监管方面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不够,把抓企业效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得国家统一和企业单独制定的安全管理条例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明显不足,安全管理在时间或人员上存在空档,定期安全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安全保证体系有漏洞,存在私自招收用工单位、胡乱雇佣安全管理人员等。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度不完善、未落实,具体安全事故找不到具体责任人,即使找到也不能贯彻落实惩戒工作,使得建筑施工事故屡次、重复发生,具体责任人消极怠工、履职不尽责。
1.2 设施配备方面的缺陷
设施配备方面的缺陷,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筑施工法律条例 规定的设施配备缺失,部分企业为节约开支而减少甚至不配备必要的建筑施工安 全设施,使得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缺少排除的硬件设施。二是建筑施工安全设施缺少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专项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安全设施的使用需要具备基本操作知识,确保在施工事故发生时可能第一时间解决和排除隐患,但部分企业未组织相关使用技术的培训,未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致使安全设施形同虚设。三是建筑施工设施缺少定期的维修和保养,许多建筑施工设施长期超负载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建筑施工安全设施年久失修,效能降低甚至遗失殆尽。
1.3 人员配备方面的缺陷
人员配备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施工安全人员力量不够,有的企业对专职的安全人员检查不到位,准入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未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二是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有的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戴安全帽,有的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要求施工。企业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时不认真学习,致使安全事故发生时缺乏自救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特殊安全工作的专职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发现与排除,安全信息难以及时反馈,未记录信息管理台账与施工日记,致使安全事故屡次、反复发生。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企业监管、设施配备、人员配备等三方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是造成建 筑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三者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建筑施 工事故的发生。所以为有效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要全面综合考量这三方面因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性,缺一不可。
2.1 企业加强监管,健全安全体系
针对企业监管方面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领导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既要重视生产效益又要重视安全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树立“防患未然,预防当先”的安全意识,带头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二是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定期限或不定期限地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通过演练的形式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的实践应用,强化安全管理的时间和人员安排,并通过定期安全监督检查,使安全管理无空档、无漏洞。安全保证体系有漏洞,存在私自招收用工单位、胡乱雇佣安全管理人员等。三是完善和落实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即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负责人,提高安全管理责任人对施工人员负责的意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监督检查,对消极怠工、履职不尽责的人员及时处理,通过谈话谈心、警告批评等方式将建筑施工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2 行为错误控制措施
人员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 重 点、难点。因此,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通过以行政奖励和法律、法规为手段,传播专业安全知识,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
2.2.1 强化用工管理,加强工人安全技能培训
进入工地的农民工必须同总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农民工,总包单位督促其规范用工管理。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对各分包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工人受教育率 100%,冬夏季也要进行安全教育,班前由班组长进行安全教育,春节后开工前也需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对特殊工种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教育形式有书面考试和民工学校,不合格的不得上岗直至达到合格要求。
2.2.2 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工人安全生产意识
项目部不定期邀请社区公安、治安、卫生、劳动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工地民工学校传授安全法制教育及政府社会服务内容,有效地提高工人知法、用法的的水平,并在工作中适时运用。因分包单位大部分雇佣工人,其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也需参加总包组织的安全法制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工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有效地减少了以前部分农民工兄弟不接受安全教育、不主动接受安全教育的现象。
2.2.3 设备、设施缺陷及机械伤害风险控制
为保证大型机械安装、维护单位具有相应的安装资质及经验,项目部同塔吊、施工电梯安装维护单位,签订机械安装协议及编制安装拆卸方案,以明确总包和分包各自的安全责任,并将其纳入总包安全管理体系中。其他木工、钢筋工等加工机械做好使用前检查、维护工作,使用时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使用。
3 结语
“安全生产大如天,安全责任重如山”,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监管、设施配备、人员配备等三方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加以解决。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企业到个人都给予充分的重视,企业需要高屋建瓴,加强监管、健全安全体系,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个人要贯彻落实,强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各方面共同发力,才能将安全事故扼杀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18,12(3):194.
[2]童森森,董羽,胡琼.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7,36(30):1-3.
[3]王兴超.关于建筑施工危险性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J].装饰装修地,2018,16(17):263.
论文作者:王春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设施论文; 危险性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