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软方法评价体系的设想——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马源颖[2](2019)在《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与技术的相互促进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生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肩负着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在教育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的今天,研究生教育正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研究生能力发展及其培养质量的提升等应该得到更多关注。而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传统教育形式仍占大多数,接受式学习方式普遍存在,发现式、启发式等自主及引导的学习方式较少,此外,发展能力平台与培养模式尚不完善,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启发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在对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研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获得知识并进行意义建构、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研究课题,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在其中培养创新、科研等综合能力。但是目前研究性学习在课题确立、活动组织、评价反思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元认知理论恰适嵌入到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充分发挥研究生阶段学生在认知体验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有效解决了研究生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现存问题,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理论体系,增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性,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新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方式变革。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介绍了论文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研究性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与研究生教学情况的分析,发现了目前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论文组织结构及课题研究价值。其次,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的探索,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部分,在学习理论与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创新,提出将元认知理论恰适嵌入到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并从研究性学习特点、一般模式、元认知理论要素对研究性学习多方面的指导等构建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以解决目前研究生教育及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达成研究目标。最后,运用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展实践研究,通过该模式的实际开展情况,获得反馈意见,修改与完善研究模式,总结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及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开发、应用的经验,以提升学生能力与促进教学发展变革,并为一线教师及研究性学习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徐兰兰[3](2019)在《混合式教学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彰显,而教育作为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目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师生课外沟通不及时、学生能力培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实际教学与学科开设初衷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优化与创新,落实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一次尝试。本研究中,笔者对混合式教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环节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概述。在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以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入手,将线下面对面教学与线上学习活动的优势融合,构建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模式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学,以检验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等组”实验研究法,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下,对照班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实施完成后,通过对量表数据、师生访谈数据以及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对比分析,得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带来了较好的学习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交往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研究中构建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在该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流程等研究,以期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斌忠[4](2017)在《初中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的质性研究 ——以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例》文中认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直接生活体验为中心并以活动探究的方式展开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价值。其中科学合理的教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价值实然的关键。在前人对于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研究的基础上,将流变的教师指导作为特定的“文本”对象,诉诸教师专业发展,建构主义、生活世界等相关理论诠释科学合理教师指导的应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具体采用观察、深入访谈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等方式,对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真实活动场域进行观察、白描、体验和分析。发现作为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开展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具身性实践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主题形成阶段能够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设计探究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主题探究阶段较少培育学生问题生成能力;缺乏详尽的活动方案,造成对活动指导的盲目和随意性。在主题探究阶段困于组织活动实践知识和技能,存在越俎代庖、过渡指导的现象,难以对个体、小组进行区别化的指导。在总结交流阶段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刻板印象,对学生评价比较比较随意,评价标准不明确;加之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忽视问题的生成引导及后续主题的链生等。囿于传统教师观念的束缚及教师指导能力的欠缺,师生交往合理性的裂缝,实践基地对教师专业发展较少的支持、评价等困境之因素,从教师、实践基地、“参训”学校三主体出发,提出优化教师指导的具体策略。如首先,指导教师在变革已有观念的同时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与把握,选择开放的探究主题,以身示范,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实现教师指导的科学合理。其次,实践基地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再次,“参训”学校教师和指导教师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实践基地,促进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的有效开展。
林苗[5](2016)在《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建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悄然兴起,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因而,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这需要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准确定位和评价自我,需要认同社会,认同他人,学会更好地沟通、交流与合作。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有用人才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性学生评价正是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的一种前瞻性的评价理念。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习的过程,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一定的反思批判能力,学会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准确定位自己。本文提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发展和自身成长。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开展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要研究的内容和开展研究的方法;其次系统地介绍了对发展性评价的认知以及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全面揭开发展性评价的面纱;然后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概述,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它的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以及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始建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模式,从研究性学习选题/分组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汇报交流阶段四个阶段入手分别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建构。在实证研究中,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应用到扬州大学行政1401班VFP程序设计这门课中,进行一个月的实践,并采用定量的方式统计总体成绩和定性方式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对课题进行了一个总结,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论文考虑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合作学习,是通过相互间的分工、合作、交流来实现一定的目标,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提出小组评价,希望引起教师与学生对小组评价的重视,而不是仅仅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发展性评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而且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使评价发挥其潜在的功能。
陈茜[6](2014)在《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研究性学习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国早在1999年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就已经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理念、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且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不再局限于中小学。本文基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学科与教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从高校教学改革的理念、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及高校教学改革需要的氛围环境入手,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切入,应用研究性学习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课程与教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课程改革之路。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数字化学习实践研究》项目为依托,对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尝试,得出适合这门课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案,并在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中进行实施。首先介绍了本文写作的意义、目的,以及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理论依据,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为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奠定了基础。然后,确定了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为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主要包括了模式的设计、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评价的设计,在这三方面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根据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提出了继续研究的方向。经过了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理论上形成了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方案,实践上我也积攒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使我认识到,在《课程与教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来辅助构建知能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迁移,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了人际互动,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加的积极性。但是,我也意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改进、完善教学实践。
于芦旭[7](2013)在《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种高新科技层出不穷,思考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一代高质量人才成为当前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学生发展。为此,教育部相继发布了文件,明确指出要调整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全新的学习理念进入高校教学中,带给高校的不只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理念、教学质量的根本变革。研究性学习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质量和高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的实施。本研究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大环境中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际情况与不足,开展了本次研究。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该章节介绍了本课题产生的背景、所需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思路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节系统梳理了研究性学习、学习评价以及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论知识,具体表现为对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内涵、学习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的理论梳理,并简单阐明当前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现状,为下文评价体系的架构与实施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高校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架构,该部分以高校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为基础,吸收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观,分析了高校学生的特点,从结果、过程和表现三种角度架构起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第四章实证研究阶段,本章将第三章中设计的评价体系运用于实践中,以期检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发现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该评价体系。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本文在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从三个方向展望未来的研究。
刘艳娥[8](2012)在《数字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金华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从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到2010-2020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要求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而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研究性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校都只是根据学生的研究成果做个比较简单的评价,这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论文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研究性学习评价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智力评价轻非智力评价,忽视量化评价。论文分析了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体、内容以及方法,总结了数字环境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评价应突出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基于上面的分析,论文构建了小组评价体系和个人评价体系,其中小组评价主要是从课题的选择、课题方案的制定、方案的实施、研究过程记录、初步研究成果与收获、结题报告内容、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的陈述与答辩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个人评价是根据《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的培养目标来确定的。论文最后是对评价体系进行具体运用,以研究性学习课程网站为实施平台,利用一个具体实例来分析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并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评估。
陈锐[9](2012)在《湖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难点,是新课程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2009年秋季湖北省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被规定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课程体系。湖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如何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方法,对湖北省的几所高中研究性学习开设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目前湖北省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和问题:1.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省高中普遍没有受到重视,将研究性学习开进课堂的学校寥寥无几,个别学校虽然安排专职教师进课堂,但存在课时不足的情况。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只停留在表面,教师没有对研究性学习有深入的了解,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不到位,没有为研究性学习挖掘课程资源。究其原因是来由于高考功利性目的、对研究性学习价值的不认可、缺乏研究性课程实施的经验等。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进一步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对策探讨。因为研究性学习为校本开发的课程,本文主要是站在学校的层面上,分析和探讨研究性学习深度实施的对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建立学校课程实施模式,明确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设置细化的课程目标、制定学生评价指标体系;2.为研究性学习寻求校内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支持,通过教师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能力和水平;3.通过在学校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各项组织管理制度,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保驾护航。
邹峰[10](2010)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创造性人才及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全面完备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求,许多研究型大学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近年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没有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伴随着研究性学习越来越成为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方式,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成为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的重要方面。学生对学校实施的研究性学习有他们自己的感知,对研究性学习的满意度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有没有热情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当中,因此评价研究性学习满意度十分必要。本文旨在探索并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体系,对高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不同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找出研究性学习满意度的评价指标,经过专家访谈、反复征询与修改,形成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为各级评价指标设置权重,从而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开发相应的4维度量表。其次,以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22份有效问卷。通过计算研究性学习三种基本类型的满意度总得分,评价比较研究性学习三种基本类型的满意度表现,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①学生对项目活动式研究性学习的满意度最高;②课题研究式研究性学习急需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及丰富的研究性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③知识论专题选题要新颖,教学方式要多元化:④学校要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扩大本科生研究机会。
二、建立软方法评价体系的设想——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软方法评价体系的设想——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性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性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
2.1.2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认知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认知结构理论 |
2.2.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
3.1 元认知理论分析与习得 |
3.1.1 元认知理论构成要素分析 |
3.1.2 元认知理论习得过程 |
3.2 研究性学习特点及一般模式 |
3.2.1 研究性学习特点 |
3.2.2 研究性学习一般模式 |
3.3 元认知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 |
3.3.1 元认知知识指导研究性学习 |
3.3.2 元认知体验指导研究性学习 |
3.3.3 元认知监控指导研究性学习 |
3.3.4 元认知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评价 |
3.4 完整的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
第四章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验验证 |
4.1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问卷调查验证 |
4.1.1 实验情况分析 |
4.1.2 实验数据分析 |
4.1.3 实验结论 |
4.2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践验证 |
4.2.1 实验情况分析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2.1 研究的创新点 |
5.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混合式教学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混合式教学 |
2.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1.3 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教育传播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现状 |
2.3.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2.3.3 混合式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优势作用 |
2.4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
2.4.1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 |
2.4.2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
2.4.3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
2.4.4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
3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
3.1 混合式教学平台的选择 |
3.2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3.2.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
3.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
3.2.3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 |
4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
4.1 实验研究设计 |
4.1.1 实验研究基本内容 |
4.1.2 实验研究思路 |
4.2 东莞Z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4.2.1 教师访谈 |
4.2.2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
4.3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
4.3.1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
4.3.2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安排 |
4.4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
4.4.1 前期分析 |
4.4.2 确定选题 |
4.4.3 活动实施 |
4.4.4 展示交流 |
4.4.5 总结反思 |
4.4.6 活动评价 |
5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5.1 测量量表数据分析 |
5.1.1 实验班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2 对照班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3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 师生访谈数据分析 |
5.2.1 教师访谈 |
5.2.2 学生访谈 |
5.3 过程性材料分析 |
5.3.1 学生研究成果分析 |
5.3.2 活动过程材料分析 |
5.3.3 平台数据分析 |
5.4 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议 |
5.4.1 教育局与学校层面 |
5.4.2 教师层面 |
5.4.3 学生层面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量量表与师生访谈 |
附录2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
附录3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 |
附录4 :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表 |
附录5 :部分学生研究成果展示 |
致谢 |
(4)初中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的质性研究 ——以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合理的教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 |
第一节 指导与指导策略 |
一、指导 |
二、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
第二节 教师科学合理指导的意义与特征 |
一、教师科学合理指导的意义 |
二、教师科学合理指导的特征 |
第三节 教师科学合理指导的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二、科学合理的教师指导策略 |
第四节 教师科学合理指导影响因素 |
一、教师因素 |
二、学生因素 |
三、师生关系因素 |
四、环境因素 |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现状 |
一、鲜活生动的主题 |
二、形式多样的探究 |
三、各抒己见的交流 |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
一、主题的确定 |
二、教师的权威 |
三、指定的交流 |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失当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自身因素 |
一、传统观念对教师的束缚 |
二、教师游离于指导角色之外 |
三、教师自身素养的滞后 |
第二节 学生因素 |
一、学生不具备怀疑精神 |
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
第三节 师生交往合理性的裂缝 |
第四节 实践基地方面的因素 |
一、对教师的支持力度较弱 |
二、缺少教师的评价体系 |
第五章 优化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教师科学合理指导的实施策略 |
一、教师选择开放的主题 |
二、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 |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
第二节 实践基地对教师指导的支持策略 |
一、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参训”学校对教师指导支持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学生发展性评价概述 |
2.1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认识 |
2.1.1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涵 |
2.1.2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 |
2.2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
2.2.3 后现代主义 |
第3章 研究性学习概述 |
3.1 研究性学习内涵 |
3.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体 |
3.3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 |
3.4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
3.4.1 档案袋评价法 |
3.4.2 定量与定性评价法 |
3.4.3 小组评价法 |
第4章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建构 |
4.1 选题/分组阶段发展性评价 |
4.1.1 教师评价 |
4.1.2 小组成员评价 |
4.1.3 自我评价 |
4.2 实施阶段发展性评价 |
4.3 结题阶段发展性评价 |
4.4 汇报交流阶段发展性评价 |
第5章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实证研究 |
5.1 选题/分组阶段 |
5.2 实施阶段 |
5.3 结题阶段 |
5.4 汇报交流阶段 |
5.5 评价成绩统计 |
第6章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数据分析 |
6.1 总体成绩分析 |
6.1.1 相关样本平均数的差异分析 |
6.1.2 进步幅度双向表 |
6.2 问卷数据分析 |
6.2.1 问卷数据对比分析 |
6.2.2 卡方检验(X~2) |
第7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高校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高校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现状 |
(二) 国外高校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意义、目的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知能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 |
一、 知能课程的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 自主学习理论 |
(二) 学习投入理论 |
(三) 多元化评价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目标确定 |
一、 知能课程的教学目标 |
二、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目标与知能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 |
三、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目标与一般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区别 |
四、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目标 |
第四章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 |
一、 常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介绍 |
(一) 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 |
(二)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
二、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选择 |
三、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 |
第五章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设计 |
一、 开题阶段 |
(一)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
(二) 研究主题的设定 |
(三) 学生分组 |
(四) 指导确定研究课题 |
二、 研究阶段 |
(一) 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制定 |
(二) 网络教学平台管理 |
(三) 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 |
(四) 学生自我管理 |
三、 结题阶段 |
第六章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评价设计 |
一、 研究性学习评价原则 |
(一) 过程性原则 |
(二) 主体多元化原则 |
(三) 全面性原则 |
二、 研究性学习评价指标 |
三、 研究性学习评价阶段 |
四、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方法 |
(一) 评价方法 |
(二) 评价方式 |
第七章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一、 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 研究性学习策略 |
(一) 选题指导策略 |
(二) 过程管理策略 |
(三) 结题指导策略 |
总结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需要研究性学习的支持 |
1.1.2 质量改革工程要求建立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
1.1.3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改革 |
1.5.2 完善了研究性教学系统,有助于师生的最终发展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性学习研究 |
2.1.1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
2.1.2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
2.1.3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2.1.4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2.2 学习评价研究 |
2.2.1 教育评价 |
2.2.2 学习评价 |
2.3 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 |
2.3.1 研究性学习评价理念 |
2.3.2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 |
2.3.3 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现状 |
3.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架构 |
3.1 高校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 |
3.1.1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发展高校特色 |
3.1.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3.1.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3.2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观 |
3.2.1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 |
3.2.2 多元智能教学评价观 |
3.2.3 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观 |
3.3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架构 |
3.3.1 高校学生特点分析 |
3.3.2 评价主体 |
3.3.3 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
3.3.3.1 结果评价方式 |
3.3.3.2 过程性评价方式 |
3.3.3.3 表现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 |
4.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 |
4.1 实验背景 |
4.2 实验目的 |
4.3 实验对象与内容 |
4.4 实验实施方案 |
4.4.1 方案说明 |
4.4.2 实验过程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学生作品简析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果与未来展望 |
5.1 研究结果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数字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金华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
1.1.2 数字化环境对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革新 |
1.1.3 数字化环境要求对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改善 |
1.1.4 研究性学习评价现存问题 |
1.2 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文章内容组织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文章内容组织 |
2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概述 |
2.1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1 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 |
2.1.2 建构主义理论评价观 |
2.1.3 人本主义理论评价观 |
2.1.4 信息素养理论 |
2.2 数字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评价 |
2.2.1 数字化环境的内涵 |
2.2.2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特点 |
2.2.3 数字化环境对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支持 |
2.2.4 数字化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要求 |
3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
3.1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体 |
3.1.1 学生评价 |
3.1.2 家长、专家评价 |
3.1.3 教师评价 |
3.2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
3.2.1 知识层面的评价 |
3.2.2 能力层面的评价 |
3.2.3 态度层面的评价 |
3.3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方法 |
3.3.1 小组评价 |
3.3.2 个人评价 |
3.4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
3.4.1 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
3.4.2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
3.4.3 表现性评价与学业成就测验相结合 |
4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中小组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2.2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评价标准 |
5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中个人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1.1 个人评价目标的确定 |
5.1.2 一级二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5.1.3 三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评价标准 |
6 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应用实例分析 |
6.1 评价体系应用说明 |
6.1.1 小组评价体系说明 |
6.1.2 个人评价体系说明 |
6.2 评价的具体过程 |
6.2.1 课题介绍 |
6.2.2 小组评价 |
6.2.3 个人评价 |
6.2.4 评价实例总结 |
6.3 对数字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评估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性学习小组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2 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三级评价指标分值比例调查表 |
附录3 高中研究性学习个人评价指标筛选调查表 |
附录4 研究性学习小组评价表 |
附录5 研究性学习个人评价表 |
附录6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 |
附录7 研究性过程记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湖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课题提出背景 |
(二) 课题研究意义 |
(三)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性学习概述 |
(一)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
(二)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三) 高中阶段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三、湖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
(一) 调查设计 |
(二) 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三) 湖北省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总体现状 |
四、湖北省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对策 |
(一) 形成基本的课程实施模式,保证研究性学习稳定发展 |
(二) 寻求软硬件支持,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
(三) 建立课程管理制度,保障研究性学习规范开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性学习 |
2.1.1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 |
2.1.2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 |
2.2 学习满意度 |
2.2.1 学习满意度的概念及内涵 |
2.2.2 学习满意度的结构要素及影响因素 |
3.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
3.1 概念界定 |
3.1.1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 |
3.1.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 |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
3.2.1 构建目标 |
3.2.2 构建原则 |
3.3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 |
3.3.1 己有学习满意度评价量表概述 |
3.3.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指标选取 |
3.4 关键评价指标诠释 |
3.5 各指标权重体系的确定 |
3.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3.5.2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4.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实证评价 |
4.1 数据收集 |
4.1.1 研究工具 |
4.1.2 调查对象 |
4.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2.1 效度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3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3.1 评价方法 |
4.3.2 数据计算 |
4.3.3 数据讨论 |
4.4 对策与建议 |
4.4.1 加强硬件建设 |
4.4.2 完善管理制度 |
4.4.3 转换教师角色 |
4.4.4 改进评价机制 |
4.4.5 扩充研究机会 |
4.4.6 关注学生需求 |
5.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 |
5.2.1 主要的创新点 |
5.2.2 研究局限 |
5.3 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性学习满意度结构要素的重要性专家判断问卷 |
附录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专家对指标的评价权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建立软方法评价体系的设想——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 马源颖.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3]混合式教学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徐兰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初中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的质性研究 ——以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例[D]. 王斌忠.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2)
- [5]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建构[D]. 林苗. 扬州大学, 2016(02)
- [6]基于知能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D]. 陈茜.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8)
- [7]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D]. 于芦旭. 扬州大学, 2013(04)
- [8]数字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金华六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例[D]. 刘艳娥.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9]湖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研究[D]. 邹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