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粮食生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迫切性论文,必要性论文,粮食生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粮食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是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粮食因比较利益偏低而在市场竞争与资源配置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日渐明显;二是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加入WTO的临近,粮食将不可回避地受到来自国际上低成本、大规模、高技术含量、高效率农产品及粮食涌入的冲击;三是面对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短缺时代的结束,供给充裕和低水平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粮食发展必须迎接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双重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和背景下,粮食生产要不要保护,是每一个研究粮食问题和有志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工作者都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对粮食保护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所面临的特殊风险所决定的
按理而论,任何产品只要参与市场调节和竞争都会遇到市场风险,但是粮食作为一种人们生活必需的特殊产品,受市场规律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风险性。
1.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动,人们都得去购买,不会因为粮食涨价而不吃粮或少吃粮,其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但受生理需要的限制和长期储备不便的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数量又相当有限,不会因为粮价下跌而多吃、多存粮。其收入需求弹性也很低,即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也不可能对其消费量有大的增加。恩格尔定律还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粮食及其食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还会下降。粮食需求的这种特殊性(收入需求弹性低、价格需求弹性小、需求具有刚性),通过市场传导给粮食生产者,常常造成增产不增收,产生特殊的风险性。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市场上粮食供给过剩的时候,也就是“谷贱伤农”问题发生的时候,这时候最需要对粮食生产进行保护。
2.面对市场上粮食价格的变动,粮食生产供给的调整要比需求的调整相对容易一些,即农民可以少种粮和不种粮,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也可以增加对粮食生产系统的投入使产量增加,可以释放出原有库存粮而增加市场供给量。这就使得粮食在市场上的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呈现出不对称性,往往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从而导致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蛛网现象”生成,即供给需求双方任何一方轻微的变动,就会使价格产生更大的波动。例如在需求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和供给稍有不足时,价格就会较大幅度地上涨,上涨的幅度超过短缺要求上涨的程度,结果诱使农民扩大生产,形成供给过剩。供给过剩价格又随之下跌,迫使农民缩减生产,结果又出现供给短缺,继而又会带来价格上涨。就这样周期循环下去,不断扩大,无法自动平衡,形成一种特殊的市场风险。这种粮食短缺与过剩交替出现的蛛网波动和特殊市场风险,使得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乃至国民经济也常常呈现出不稳定性。为了求得农业、农民收入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粮食实行保护已成为必然。
3.相对于非农产品和其它农产品而言,粮食的供给形成周期特别长,利用市场机制,依据现行市场价格而不是未来市场价格来调节其生产量和生产结构,存在时间差和滞后性问题,以致生产供给量偏离供需平衡量,市场价格风险难以避免。按理而论,任何新增生产能力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形成周期,即从初始投资到向市场提供产品都需要时间。但对粮食而言,由于它是一种生物产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和特殊的生长环境和产量形成规律,以及较强的时序性和季节性,这个时间就显得特别长。在漫长的供给形成期,新增的投入是以潜在的供给形式存在的,即是一种没有被拿到市场上的粮食。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市场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没有改变,粮食市场价格也不会下降,偏高的市场粮价诱导仍然在起作用,并继续吸引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投入,从而使潜伏着的粮食供给超过市场需求成为必然。此时即使粮食市场上的供求已经显现平衡状态,但由于在以往有利价格诱导下投入的而又尚未完成的粮食供给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从而使粮食供给超过市场需求愈趋表面化、尖锐化,并导致出现逆向供求平衡,使粮食遇到难以预料的新的市场风险。近期我国粮食在市场上所出现的卖难和低价风险,正是前几年尚未完成的粮食供给过程现已完成的结果和潜在生产供给量的表面化。
二、对粮食保护是由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特点及其自然风险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它著作中曾多次论及到农业生产与再生产最基本的两大特点:一是经济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二是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核心,这两大特点均体现得非常充分,呈现出特有的自然风险。
1.由于粮食生产的生物特性和对自然界密切的依存关系,决定了粮食的生产劳动投入和生产效果不尽完全一致,粮食的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态度、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生产经验、科学技术、生产手段等主观能动因素,而且还取决于土壤、地形、气候、雨量等客观自然因素。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人们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果反而有所降低,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率的增长甚至补偿不了自然生产率的降低,粮食生产要冒很大的自然风险。
2.粮食生产不仅包括劳动持续时间,而且包括劳动时间以外自然生产力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由于毋须人类支付分文的无偿的自然力在粮食生产中悄然发生作用,粮食的物质生产率(或使用价值生产率)理应要比非农产业和其它农产品生产高得多。但是,价值生产并不取决于生产阶段的持续时间,而是取决于这个生产阶段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只有劳动时间才能形成价值。粮食生产由于自然力作用的参与,使人类劳动对它的作用时间很有限,有时甚至是简单的操心和照料而已。与此相联系,固定资产、科学技术、流动资金对其的投入也很有限,利用率也很低,其价值生产率要比非农产品的价值生产率低得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具备竞争能力,需要给予保护。
3.粮食生产从种到收,都是在一个人类难以控制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很高,特别是气候对粮食的影响始终贯穿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尽管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粮食的自然风险仍然很大。同时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而土地具有面积有限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无法流动性等特征,这就使得一方面粮食生产所需要的日照、雨量这些自然条件也基本固定不变,另一方面生产要素间的相互替代和交换也受到限制,土地对其它要素的吸纳程度和范围也基本固定不变或很难改变,在其它产业得益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很快的情况下,农业及粮食生产往往相形见拙,内在推动力乏弱,很难与其它产业平衡竞争,因此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和支持。
三、对粮食进行保护也是由我国农业独有的经营特点及其工业化趋势和技术进步特点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也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是由计划经济演变而来,因而呈现出一系列特殊性,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经济社会风险,使之需要保护。
1.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粮食分散在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这就使粮食在生产目的、生产手段、生产条件上表现出特有的三个两重性。从农户生产的目的看:既是自给性生产,又是商品性生产,农户的生产决策存在双重性选择。从生产条件看:既是自然生产,又是经济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从生产手段看:一是千百万个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实力弱、文化程度低,加之粮食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机械化程度差、先进技术普及难,存在着经营规模和物质技术装备的双重薄弱性。生产目的上的双重性选择,制约了农户生产商品粮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风险投入来生产商品粮的积极性;生产条件上的双重风险,加大了生产的风险性和产量的波动;生产手段的两个薄弱,使其生产收益少、盈利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些使得我国的粮食生产地位虽然重要,但在市场竞争中比较软弱,需要保护。
同时,千百万个农户分散经营以后,各自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其经营的目标都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迅速顺利销售,农户与农户之间常常展开竞争,当粮食供过于求时这种竞争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激烈。竞争的结果,谁的产品成本低、技术含量高、质量相对优,谁就可能相应地获得较多的利润;谁的产品成本高、技术含量低、质量相对差,谁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利,这些失利的农户可能会放弃粮食生产而转营它业。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筛子促使粮食生产者队伍分化,结果粮食种植面积缩小。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不但种植粮食的农户会因利益而分化,而且粮农与果农、菜农以及其它经营非农产业的农户之间,也会因优胜劣汰而在竞争中分化,从而使在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的粮食生产者越来越弱,需要给予保护和支持。
再则,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生产规模的调整只能在生产周期开始时进行,一旦播种入土,就不能随意更改生产计划。这就使得参加粮食生产的千百万个农户在生产决策上有了同时同步性,即千百万个农户根据同一市场信息,同时同步安排粮食生产规模大小,其结果也必然是因生产结构趋同和同时受到市场冲击而同步发生波动,从而使粮食生产的波动效应放大,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后果,故必须进行保护。
2.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一方面要求农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做原料,拉动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资源从空间上给予相应的配置,诱使农业资源流失和转移。国外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一是先工业后农业,等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来反哺和保护农业,二是眼睛向外,靠掠夺殖民地来解决农产品需求和农业萎缩的矛盾。我国却只能选择工业反哺和保护农业的道路。
同时,工业化推进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和产品需求状况两类因素的变化,而这又决定于农业发展的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如果粮食生产部门在工业化进程中利益受到伤害,所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是由粮食生产一个部门来承担,必然要波及到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长期以来我国从农业中提取的过多,而对农业的支持太少,使我国农业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相比,自身发展和积累的能力相对较弱。为农业创造一个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条件,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低要求。如果我们再不调整工农关系,农业作为工业的母体,粮食作为农业的主体,很可能在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萎缩,最终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购买力不强,工业化、城市化停滞不前。因此,从协调工农关系,稳定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对农业及粮食进行保护。
另外,我们如果详细分析以下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局势,就可以看出,尽管城市有很多职工下岗失业,但依然能够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一个关键因素是目前我国粮食出现了低收入水平(人均GDP700美元)状况下的过剩,粮价很低,人民群众的吃饭有保障。但是,如果我们听任这种低收入水平下的过剩和粮价偏低、粮农低收入的状况长期继续下去,则农民为了平衡与非农产业的利润收益,必然要把农业资源向工业及其它非农产业转移,把粮食生产资源向比较利益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转移(1999年秋播已转移300万公顷)。市场力量的盲目性和农民的同步、同构性,往往使这种转移超越了合理的限度,最终导致新的偏错循环出现,农业萎缩、粮食短缺、粮价上升,社会不安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对粮食加以保护,防止和遏制资源向非农、非粮部门的集结和超量转移,以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任何生产的发展都有赖于科技的进步,粮食生产也不例外。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供给者——科技单位和科研人员、农业科技的投入管理和应用协调者——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应用者——农民群众三个方面的利益实现状况和行为取向。我国由于农业生产分散在千百万个农户中进行,一方面农户生产规模小,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低,可在市场上交换的农产品总量小,因而形成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买方市场,使科技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中实现和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广泛性,科技成果一般对传统技术具有继承性,很难实现技术保密和技术垄断,因而也就很难形成卖方市场,致使科技成果依靠市场力量的转化发生梗阻,成果转化率很低,极其需要政府从保护角度出发,作为买方来买断成果,然后进行推广。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农业及粮食技术推广的效益在农民群众和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分配情况。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少部分具有创新行为的农民由于首先使用粮食生产的新技术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因而可以获得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得到暂时的好处;当大部分农民进行效仿,都应用该技术时,社会生产总成本会降低,粮食的供给总量就会增加,农民只能通过技术进步而获得平均利润,此时不应用该技术的农民的生产还要发生亏损。当所有的农民都应用了新技术、社会总成本会进一步下降、生产的粮食会进一步增加,以致超出社会需求而发生过剩,此时亏赔的农民会更多。但社会的粮食却大大增加了,消费的成本降低了,对于保证社会粮食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政府来说此时的经济压力很小。所以,技术进步和粮食科技推广对农民群众的好处是局部的、阶段性的,而对整个社会的好处是绝对的、全局性的,因而政府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农业及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推广的责任,加强对粮食生产的保护。
四、对粮食生产保护也是由我国特有的资源环境条件和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和一切农业生产项目一样,粮食生产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产量的获得可以说是对资源环境的置换。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目前面对的自然资源环境是:数量供给少,质量差且利用率低,有退化、恶化的趋势。面对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对农业的攫取至今仍未停止,社会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使粮食生产具有其它国家不具有的独特的风险性。为此,必须进行保护和支持。
1.我国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13亿,据估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15~16亿,而我国的农业资源供给却日趋减少。耕地面积自1957年后经历了连续40年的减少期,累计净减少3亿亩,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计算,相当于丧失粮食生产能力2.7亿吨,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加量。40年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半,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近5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960万亩,年均减少392万亩,而可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仅有1亿亩,即使全部开发利用也很难抵消耕地减少。且人均灌溉地面积下降,旱涝灾害面积增加,耕地沙化面积扩大,耕地的泥沙流失量占全国水土流失量的66%,盐碱化和渍生盐碱化面积达到1亿亩,30%的耕地缺氮,63%的耕地缺磷,77%的耕地缺钾。可见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资源的供给状况甚差,因而需要保护。
2.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条件,而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吨,人均水资源约2400吨,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于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54%,而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而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70%,人口占全国的4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0%,致使在粮食生产中水资源既患多又患缺,经常是南涝北旱,严重影响粮食的稳定发展。目前北方主要河流的用水量已达其资源量的70%~90%,现有用水量中的1/3来自引黄、超采地下水和城市工业污水的重复利用,水资源日趋危机。此外,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迅猛增加,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工业用水增加1倍,城市用水增加2倍;另一方面水污染加重,全国已有70%河流被污染,致使每年农业用水匮缺3 000亿吨,8 000万人饮水困难。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到水资源危机的胁迫,因而需要保护。
3.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差异大,粮食生产受到干旱等灾害气候的侵害。据统计,我国50~60年代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300~400亿元之间,70~80年代为400~500亿元之间,而进入90年代以后灾害损失猛增,1991年为1 204亿元,1995年为1 800亿元,1996年为2800亿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1/4,每年因灾减产的粮食都在1~2成以上。加之来自工业的烟尘污染、酸雨污染,使粮食生产的气候环境不良,稳产程度降低,需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来维持正常生产。
4.我国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很低,耕地利用率为95%,灌溉水的利用率为40%,化肥的利用率为30%,科技成果的转化贡献率不到40%,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加上劳动力过剩和隐性失业,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可赡养的人口只有4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5.5,进而使农业劳动力的收益少、报酬低,从事粮食和农业生产缺乏内在动力,故亟需国家通过粮食保护来调动和刺激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5.我国即将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届时中国粮食安全将和世界粮食安全融为一体,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目前世界粮食增长慢于人口增长,人均粮食产量已从1984年的346公斤下降至1995年的295公斤,粮食的库存量已经下降到安全警戒线以下,有31个国家正处于紧急缺粮状态。同时,世界粮食出口国的低成本、高技术含量、具有规模效益的粮食届时将进入我国,挤占我国粮食市场,使我国的卖粮难矛盾加剧,威胁到农民的收入和就业,进而影响其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若是大量进口粮食,我们的外汇支付将会剧增,经济上很不合算。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实施一系列有效的粮食保护措施,防止来自世界市场的压力与冲击。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社会风险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