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周琼[1]2007年在《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服务业倾斜,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益显露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在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又表现出区域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并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减少贸易壁垒,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力图在有限开放的过渡期内努力提高本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入世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日益加快,但也遇到国外优质服务企业带来的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对中国服务贸易现有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阐述了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界定国际服务贸易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分析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突出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性;第叁,通过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选取分析性和显示性两类指标构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15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整体和分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为:(1)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最大的是贸易开放度,其次为货物出口,接着是人均GDP、人力资本和国有经济对服务业的投资。由于模型多重共线性问题,剔除了服务业产值、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水平叁个变量,但这叁个因素对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2)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但发展较快。从部门来看,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讯业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曾临楚[2]2017年在《金砖五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整体格局的改变与经济秩序的调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作为代表的"金砖五国"成长前景良好,备受世界的关注。近年来,"金砖五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本国的经济水平。尽管发展势头良好,由于起步较晚、本国金融市场自由度不高等因素的限制,"金砖五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真实状况,并利用国际竞争力有关指标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经典文献,对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引入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建立了以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贸易竞争力(TC)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为主体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然后,结合UNCTAD数据库中2005-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五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基于MS指数、TC指数与RCA指数对"金砖五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显示,"金砖五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弱,且发展较不平衡。其中,印度在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等指标上表现出比其他四国更强的竞争力;南非则在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上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各项指标虽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但在与其他四个经济体的比较重处于较弱的地位,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仍然很低、金融服务贸易净进口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国际竞争力仍然比较弱。之后,在波特"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对"金砖五国"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各国金融服务贸易出竞争力(TC)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学率、城镇化率、互联网普及率、FDI依存度、货物贸易出口额、金融市场集中度及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固定模型xtgls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这七个因素对"金砖五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际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选取的七个自变量中,一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对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影响最为显着,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与金砖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TC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为67.962。这意味这提高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该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政府因素对于一国竞争力具有最为显着的因果关系。同时,城镇化率、互联网普及率、FDI依存度及金融市场集中度也与金融服务贸易TC指数正相关,相应变量的增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而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入学率及货物贸易出口额与因变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表明增加一国货物贸易的出口额与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入学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降低。因此,政府应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物商品贸易的出口总量与增长速度,并适度调节普通高等学校的入学比率。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本文对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四点建议,即: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推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出口优势;大力培养金融业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共同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韩涛[3]2007年在《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显示出其越来越高的重要性,而知识型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其它贸易项目的强大促进作用和对一国经济特殊而又至关重要的地位,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而知识服务产业的高度垄断和先天不足,中国的知识型服务贸易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面,前景都令人堪忧。面对WTO全面开放后的冲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所处的尴尬地位,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如何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1997—2005年中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收支状况,首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对中国的知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数一直都处在很低的水平,而且也没有改善的趋势。然后以如何提升知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并以我国国际竞争力最弱的金融服务贸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中国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周莹[4]2018年在《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由工业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越发突出,不仅被看作是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也被视为未来全球贸易竞争的焦点。中印两国同为世界服务贸易大国,近年来,两国服务贸易都经历了高速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十分可观。印度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了服务化发展道路,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中国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因此,两国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将更多的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对两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生产过程碎片化的趋势也出现在服务业之中,生产环节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割与重组造就了全球服务价值链,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价值链中的一环,参与全球服务贸易。在这一背景下,服务如同货物一样更具国际属性而非国家属性,传统的以边境和总值为基础的统计方式也就存在一定缺陷,而以国家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国的贸易情况,为认识两国服务贸易及贸易竞争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角度。基于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本文对中印服务贸易及贸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比两种统计方式可以看到,传统贸易统计方式同时低估了中印两国的服务出口规模,由于两国在贸易方式和贸易价值构成上的差异,中国的低估情况更加严重。其次,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在出口规模上大于印度,但在出口增长速度、出口结构优化上与印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从出口区域上看两国的各类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着竞争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D)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D),本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整体和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量化和比较,在不同的指标下,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仅从IMS~D指数来看,中国服务贸易更具竞争力,但从RCA~D指数来看,印度则更具竞争优势。对比两个指标可知,IMS~D指数是从规模角度来测算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RCA~D指数则是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考量贸易竞争力情况,因此中国的服务贸易同样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如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接下来,利用回归模型,本文对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受到国内消费能力、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贸易开放度4个变量影响,而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仅受到人力资本、国内消费能力、服务贸易开放度3个变量的影响,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印度的发展经历既为我国提供了经验也带来了警示。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本文从强化人才支持、培育国内消费能力、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扩大开放和积极发展服务外包6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建议。

史洁[5]2012年在《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愈来愈显着,服务贸易开始取代货物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而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各国战略发展的重点。高等教育作为生产和创新知识、培育人力资本的产业,其不仅具有社会和政治功能,而且经济功能显着,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际竞争力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和中国逐渐开放教育市场,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将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因此研究如何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是非常适时的。本文是以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进行规范性和实证性分析比较,定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和明确与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差距,以期为今后我国提升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之后的分析提供现实基础。其次,运用国际竞争力评价叁个常用指标,定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比较分析国际竞争能力。再次,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依据,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在上述论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明确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飞剑, 林媛媛[6]2018年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新的格局,国家间的竞争从以前的军事竞争逐渐转移到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在世界贸易经济中贸易重心也逐渐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开始跟上世界的步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服务贸易总量获得巨大提升,服务贸易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也存在很多潜在问题。为衡量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强度,本文采用RCA指数、TC指数以及MS指标,分析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出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建议。

常冉[7]2012年在《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升级,服务贸易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贸易增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成为一国的经济实力的重要表现。“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作为世界引人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通过对“金砖四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新兴市场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对于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首先,回顾了服务贸易的经典理论,探索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和决定因素。阐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理论的概念,用这些经典理论来分析“金砖四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然后,结合1999—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数据,利用服务贸易总额、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对外贸易贡献率、服务贸易经济增长贡献率四个指标,对于“金砖四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做一个总体的阐述和概括。再次,结合1999—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数据,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I指数)、服务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ES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对“金砖四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测算和实证研究。之后,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九要素”模型理论,列举影响服务贸易的5个因素,分别为:国际直接投资、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商品出口额、服务业发展水平。利用1987—2010年的数据,通过建立OLS模型进行分析,探讨这五个因素影响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程度。最后,基于回归分析中的变量因素,提炼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四点启示。

徐文杰[8]2015年在《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份与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相关的综合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该文件的提出对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2013年我国服务业的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但服务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中国的服务出口竞争力问题在此背景下倍受关注。2014年,中国的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043.4亿美元,相比于2013年增长的比例达到了12.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4.7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其中,服务出口额达2222.1亿美元,增长比例为7.6个百分点;服务进口额达3821.3亿美元,增长比例为15.8个百分点;而服务贸易的逆差扩大至1599.3亿美元。此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全球的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中,中国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6%和8.1%,在全球居于第五和第二的位置。由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很大不同,服务贸易出口的数据统计则变得更为复杂。此外由于统计途径的不同,加上相关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导致服务的出口数据被不断的更新,从而使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以往大多学者有单纯地从竞争力指数指标来评价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也有使用来自WIOD、OECD、GTAP等数据库的投入产出表来测算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随着增加值贸易和全球价值理论的盛行,服务的增加值出口额像制造业的增加值出口额一样倍受重视,因而服务增加值出口额被用来带入到相关指数指标中进一步计算,得到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当然也有学者利用了OECD-WTO在2013年联合推出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利用服务贸易的增加值数据来计算竞争力指数,不仅重新评估中国的服务竞争力水平还进一步将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这给本文一个更新的思路,在各个不同统计算法下的服务出口额究竟差别多大呢?基于这样的服务出口额会得出什么不同的竞争力指数呢?同样,不同的服务出口额会体现出怎样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呢?本文通过六章解答上述的问题,首先第一章为引言,主要是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创新点与不足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又从叁大方面进行分析:总值贸易算法下中国的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研究,总值算法下中国主要服务部门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基于增加值贸易算法下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第二章则介绍了本文运用到的基础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具体包括增加值贸易的测算模型,之后对服务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以及引入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数,紧接着进一步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第叁、四、五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第叁章介绍了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之后用更新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数据重新评估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第四章和第五章则进一步利用更新数据库对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和主要细分服务部门进行竞争力的重新评估并进行跨国间的比较。第六章则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根据不同统计算法下的竞争力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本章又将细分服务部门分为优势服务部门和劣势服务部门来分别提出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对策。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叁方面:第一,本文研究框架是结合更新的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来进行的服务出口增加值的分解,进而用增加值数据来重估相关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以及重估世界商业服务出口额排名前十的样本经济体的实际水平。第二,结合本文对于中国细分服务部门的竞争力分析结果,区分出中国的优势服务部门和劣势服务部门,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提升对应服务部门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第叁,对策建议中运用了不同细分服务部门与互联网及绿色生态等创意的结合分析提出相关措施。本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叁方面:一是本文中服务相关出口数据不精确。这是由于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异质性等特点,世界各国关于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一直未完善,中国关于服务各细分部门的数据统计更是处于不完善阶段,存在很多数据不全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二是本文所用数据的部门分类仍比较宽泛,如果部门分类更细,得出的结果将更加准确。叁是文章中用到的数据年份是不连续的,数据不是最新的且只有到2011年的数据,不能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连续变化趋势。

吴文超[9]2006年在《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和政府扶持重点开始大幅度地向服务性产业尤其是现代新兴服务业倾斜。相比之下,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且缺乏竞争力,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结构性隐患。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一系列承诺履行程度进一步加深,服务业的开放已不可避免,服务贸易自由化将成为中国服务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国服务业如何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赶超他们、如何摆脱先天不足的困境、如何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对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进出口数据方面。由于目前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局限于单项经济指标的评价,并没有一套综合体系来评价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四个单项指标和一个总体指标来尝试构建评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同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8个国家13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影响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的显着性和影响程度。最后在总结全文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建秀[10]2014年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服务贸易的世界格局中,发达国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发展之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服务贸易的不足与困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测评,找出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与印度进行比较,找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本文明确了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回顾、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发现现有文献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与印度相比较的方法评价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其次,基于改进后的“钻石”模型,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再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与印度相比,中国是服务贸易大国却不是服务贸易强国,即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具有绝对优势,传统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相对优势,而附加值较高的新兴服务贸易却竞争力很弱,但发展较快,并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2)根据改进后的“钻石模型”,选取了8个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应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业GDP,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业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业产值和FDI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化的原因,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服务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由此,本文最后得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周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 金砖五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曾临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 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韩涛.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4]. 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周莹. 重庆工商大学. 2018

[5].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史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6].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 王飞剑, 林媛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7]. 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常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8]. 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徐文杰.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9].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文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06

[10].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建秀. 海南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