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分析_语义分析论文

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蕴涵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语义蕴涵(entailment)问题已成为语义学、语言哲学、语言逻辑学、语用学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等学科的共同课题。本文取以逻辑-语义学的视角,尝试厘清语义蕴涵的概念,并企图通过与语义预设、释义和实质蕴涵等的比较、辨析,来重新刻画和归纳它的基本特征。

一、语义蕴涵的界定

(一)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

一个语句的理性意义是一组命题的集合。在该组命题中,有些是脱离语境从该语句本身推出的,叫“语义蕴涵命题”(简称“语义蕴涵”);有些是结合语境从该语句中推出的,叫“语用蕴涵命题”(简称“语用蕴涵”)。

“语义蕴涵”(注:Entailment.的译名很多,除“蕴涵”外,还有“蕴含”、“衍推”、“推涵”等。下文(含引文)以不致误解为限,有时把“语义蕴涵”简称作“蕴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史密斯(N·Smith)和威尔逊(D·wilson)给出了广义的界定:“一个陈述句的蕴涵命题就是离开任何语境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导出来的那些命题。”[1](P163) 显然,广义的“语义蕴涵”是包括了语义预设和释义的。文献中所谓的“语义蕴涵”,一般是指狭义的(注:有时在名词意义上使用(写作entailment),如下面定义(3)、(4);有时在动词意义上使用(写作entail),如下面定义(1)、(2)。)。本文的讨论亦从狭义。

(二)旧的界定和新的界定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语义蕴涵的界定有多种说法。设两个语句分别为S或p(下称“源语名”)、S1或q(下称“蕴涵语句”),则这些说法主要有以下4种表述:

①S蕴涵S1,当且仅当:如果S真,那么S1真;如果S假,那么S1或真或假;如果S1真,那么S或真或假;如果S1假,那么S假[2](P396)。

②在所有情况下,p为真q也为真时,那么p蕴涵q。即p为真q也一定为真;q为假p也一定为假。但如果q为真,p不一定为真[3](P68)。

③一个句子的语义蕴涵,就是不依赖于语境都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导出来的那些命题。……语义蕴含命题的真值条件为:S真则S1真;S假则S1真假不定;S1假则S假[4](P110)。

④语义蕴涵是“由于两句子中相应成分的上下义关系(其他成分相同)而形成的两句子间的包含性语义关系”[5](P194)。

以上4种界定,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它们都存在一些不足。前两种纯粹是从句子之间的真值关系的视角下定义的。此视角虽然刻画了语义蕴涵之于语义预设、释义的部分种差,但并未揭示语义蕴涵之于实质蕴涵的区别性特征。众所周知,定义①正是逻辑学中关于实质蕴涵的定义。比起定义①来,定义②似乎更逊色一些。定义②对当p的为假时q的取值情况没有作出说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是p应假定为真不应假定为假吗?不是,因为定义②中已假定了p可以为假。定义③既有概括性表述,又从真值关系方面界定,应该说比较全面,但也有个毛病:对当S1为真时S的取值情况如何,没有作出说明。不知其意为何。是旨在揭示语义蕴涵之于语义预设的种差吗?显然不是。从逻辑上讲,定义项必须刻画S1为真时S的取值情况。定义④主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按照定义④的说法,下面例句中S、S1间的关系都不属于语义蕴涵关系:

(1)S.刘备与孙权的妹妹结婚了。

S1.孙权的妹妹结婚了。

(2)S.他到过天安门。

S1.他到过北京。

显然,句(1)、(2)中的S与S1的关系均具有蕴涵关系,但都不是“由于两句子中相应成分的上下义关系(其他成分相同)而形成的两句子之间的包含性语义关系”。

笔者认为,要为一个术语(词项)下一个科学定义,必须坚持这么两个原则:一是要揭示出该术语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二是要确保逻辑自洽,即不违反定义的逻辑法则。

本着这个精神,我给出的“语义蕴涵”的定义为:语句S语义地蕴涵语句S1,当且仅当:①S的整体陈述内容与S1的整体陈述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语义上的联系;②S真,S1必真,S假,S1可能真可能假,S1真,S可能真可能假,S1假,S必假。

二、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把一个词项的全部内涵都揭示出来。语义蕴涵也不例外,我们只有把它置于特定的范畴系统中去考察,通过与同类的语义概念的比较、辨析,才能较全面地揭示其基本内涵。

(一)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

1.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的相异属性

“预设是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能够必然推出的共同命题。”[6](P48) 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语义预设”定义。但在笔者看来,这个定义过于简约,没能把语义预设的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揭示出来。我的定义是:

语句S语义地预设某一陈述S1,当且仅当:①S的某些结构成分的语义与S1的陈述内容之间具有语义上的照应关系;②S真,可以从S中析出S1,S假(S真),仍可以从S中析出S1。

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的属性差异主要有:

第一,预设同时可从源语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而蕴涵则不能同时从源语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换言之,一个语句及其否定可以有同样的预设,而不可能有同样的蕴涵。例如:

(3)S.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S1.她看见陌头杨柳色,对(曾)教夫婿觅封侯之事有所意识。

S2.她曾教夫婿觅封侯。

显然,S2不仅可以从S中析出,而且可以从S的否定(即“(她)没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析出,所以,S2是S的预设。而S1则只能从S中析出,却不能从S的否定中析出,所以,S1不是S的预设,而是S的蕴涵。

第二,蕴涵关系是两个语句的整个陈述内容之间的关系,而预设关系则是源语句的某些结构成分(注:这里所谓“结构成分”是狭义上的,复句中的分句不视为该复句中的结构成份。)的语义与预设语句的陈述内容之间的关系(注:不少学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蕴含是话语的断言(assertion)部分表达的意义,而预设则是话语的非断言部分表达的意义。”见石安石著《语义研究》,181页,语文出版社,1994。)。换言之,蕴涵分析涉及的总是整个源语句,预设分析涉及的一般只限于源语句的某些结构成分。如:

(4)S.高山村的二狗子勾引了那个女人。

S1.某地的二狗子勾引了那个女人。

S2.高山村的某人勾引了那个女人。

S3.高山村的二狗子对那个女人做了某事。

S4.高山村的二狗子勾引某人。

S5.二狗子勾引了那个女人。

S6.二狗子勾引了某人。

S7.二狗子做了某事。

S8.某事发生。

S9.高山村有二狗子其人。

S10.存在高山村。

S11.存在那个女人。

上述S1-S8是例(4)中S的部分蕴涵,而S9-S11则是例(4)中S的部分预设。显然,S1-S8的陈述内容均来自S的整个陈述内容,是从整个S中析出的;S9-S11的陈述内容则分别来自S的某些结构成分的触发,是从S的部分结构成分中析出的(S9、S10析自S的主语部分,S11析自S的宾语部分。)

过去,人们都认为,区别蕴涵与预设的方法(标准、依据)只有一个,即“否定测试法”,其实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某源语句的后承(S1)是该语句(S)的蕴涵还是预设,其主要的区别方法(标准、依据)应该是两个,即:①否定测试法;②整体—部分鉴别法。例如,有人认为下列语句(5)、(6)、(7)中的S与S1之间均具有预设关系。

(5)S.他又来了。

S1.他来过。

(6)S.我们要是早出发五分钟,就不会错过班车了。

S1.我们没有早出发五分钟[7](P14)。

其实,例(5)(6)中的S与S1之间的语义关系都属于蕴涵关系。因为:①S1只能从S中析出,不能从S中析出;②S1不是从S中的结构成分的语义中析出的,而是从S的整个陈述内容中析出的。拿例(6)来说,“我们没有早出发五分钟”(S1),只能从“我们要是早出发五分钟,就不会错过班车了”(S)中析出,而不能从“早出发五分钟”或S的其他结构成分中析出。

第三,所有的蕴涵都具有不可取消性,而有的预设具有可取消性。蕴涵一旦被取消,就会产生语义矛盾,或令人费解。如:

(7)张文刚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前去世了,但不是在完成某事之前去世了。

蕴涵之所以具有不可取消性,是因为它是从语句的整个陈述内容中析出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说“‘该厂只生产小轿车’(S)不蕴涵‘该厂只生产汽车’”,而不说“‘该厂只生产小轿车’的蕴涵‘该厂只生产汽车’被取消了。”

笼统地说,多数单句(注:笔者认为,在讨论语义预设问题时,应把复句中的分句作为特殊的单句处理;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彼此互为语境,那种“预设都是语用的”的说法是错误的。)的预设也具有不可取消性,只有少量的单句存在其预设被取消的情况。如:

(8)张文刚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前去世了。

例(8)中的状语部分预设“张文刚完成了博士论文”,但该预设却在该句的主要谓语动词(“去世”)的干预下被取消了(注:与以往文献的说法不同,本文所谓的“预设被取消”,是对零语境而言的,不是对非零语境而言的。)。

第四,语义蕴涵和语义预设都可在特定语境的干预(重读干预或语法手段干预)下转化为语用预设,但转化量不同。在零语境中,一个源语句的蕴涵命题往往是很多的,但当该语句一旦进入某特定语境,这些蕴涵命题中却只有一个可与该语境相结合而转化为语用预设。一个源语句的语义预设却不然。在零语境中,一个源语句的语义预设命题往往较少(有时只有两个),但当该语句进入某特定语境后,它原有的这些语义预设命题往往都能与该语境结合而转化为语用预设。如:

(9)S.薛宝钗的哥哥玷污了那个丫环。

S1.有人玷污了那个丫环。

S2.薛宝钗的哥哥对那个丫环做了某事。

S3.薛宝钗的哥哥玷污了某人。

……(S1、S2、S3只是S的部分语义蕴涵)

S4.薛宝钗有哥哥。

S5.那个丫环有其人。

如果例(2)中的S分别放到下面A、B、C三个语境中,那么:

A:甲告诉乙“是薛宝钗的哥哥玷污了那个丫环。”——在S的所有语义蕴涵中,只有S1可以转化为语用预设,即甲、乙都知道S1,甲知道乙知道S1(但乙不知道玷污那个丫环的是谁)。

B:甲告诉乙“薛宝钗的哥哥玷污(加着重号表重读)了那个丫环。”——在S的所有语义蕴涵中,只有S2可以转化为语用预设,即甲、乙都知道S2,甲知道乙知道S2(但乙不知道薛宝钗的哥哥对那个丫环做的是什么事)。

C:甲告诉乙“薛宝钗的哥哥玷污了那个丫环。”——在S的所有语义蕴涵中,只有S3可以转化为语用预设,即甲、乙都知道S3,甲知道乙知道S3(但乙不知道薛宝钗的哥哥玷污的是谁)。

但是,在A、B、C三个语境中,源语句S的两个语义预设S4、S5均被转化为语用预设,即甲、乙都知道S4、S5,甲知道乙知道S4、S5。

此外,语义蕴涵是源语句的基本信息、显性信息、新信息;语义预设则是源语句的附带信息、隐性信息、旧信息。语义预设是一个语句获得真值的必要条件,一个语句的语义预设为假,则该语句无真值;而语义蕴涵则是保证一个语句可获理解的条件,一个语句缺乏明确的语义蕴涵, 该语句不可理解。

2.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的相同属性

笔者认为,蕴涵与预设的共性主要有:

第一,二者都具有主观性。就是蕴涵和预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例如:

(10)“爸爸,你不要走,你一走妖怪就来了!”“胡说!哪儿有妖怪。”(琼瑶《庭院深深》)

(11)“经理,我心里老惦念着您行里的公事,所以总不想回去。”(曹禺《日出》)

例(10)中,孩子的话含有语义预设,即“妖怪是存在的”;例(11)中有一语义蕴涵,即“我不想回去的原因是惦念您行里的公事。”显然,(10)中的那个预设是假的;至于(11)中的那个蕴涵是否真实,也只有说话人心里清楚。预设和蕴涵都带有言者的主观性和单向认可性。

第二,二者都具有传递性,且彼此传递。设某源语句S的蕴涵或预设只有两个,即S1、S2,则该语句的蕴涵和预设的传递情况有(用∈表示蕴涵,》表示预设):

自身传递:(A)若S∈S1,S1∈S2,则S∈S2;(B)若S》S1,S1》S2,则S》S2。

彼此传递:(A)若S》S1,S1∈S2,则S》S2;(B)若S∈S1,S1》S2,S∈S2。

对蕴涵的自身传递以及蕴涵与预设的彼此传递的属性的发展,是笔者的偶得。现仅就(12)式的传递情况试举一例:

(12)S.小王非常后悔这次离开上海又没有跟小李道别。

S1.小王后悔这次离开上海又没有跟小李道别。

S2.小王这次离开上海又没有跟小李道别。

S3.存在小王这次离开上海之情况。

((12)中S的蕴涵或预设远不止这些)

例(12)中,S∈S1,S1》S2,S2》S3,我们可以推出S∈S2,S∈S3。

石安石先生曾指出,蕴涵与预设彼此交叉重叠,因而,一个语句的意义不能理解为它的蕴涵和预设的相加[6](P183)。事实上,石老的研究触角已涉及蕴涵与预设的彼此传递问题。

(二)语义蕴涵与释义、实质蕴涵

1.语义蕴涵与释义

释义(paraphrase)也是语义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属于广义的“语义蕴涵”,它与狭义的“语义蕴涵”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相同在于:二者都与命题真值相关,释义关系和(狭义的)语义蕴涵关系都属于(语句所表达的)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属于命题与命题的推导关系。

相异在于:①(狭义的)语义蕴涵关系是命题之间的单向推导关系,属单向蕴涵;而释义关系则是命题之间的双向推导关系,属于双向蕴涵。②释义可用(狭义的)语义蕴涵定义,但(狭义的)语义蕴涵不能用释义定义。释义的定义可表述为:语句S是语句S1的释义(或语句S1是语句S的释义),当且仅当S语义地蕴涵S1,并且S1语义地蕴涵S。例如:

(13)S.牛郎爱织女。

S1.织女为某人所爱。

S2.织女为牛郎所爱。

例(13)中,S1是S的(狭义的)语义蕴涵,因为S能语义地蕴涵S1,但S1不能语义地蕴涵S;S2是S的释义,因为S能语义地蕴涵S2,S2也能语义地蕴涵S。

2.语义蕴涵与实质蕴涵

语义蕴涵与实质蕴涵(implication)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许多人并不清楚(注:如《外语学刊》(2002(4))中有一篇题为《命题内部的两种基本语义关系》的文章,说:“蕴涵要满足的充要条件其实就是‘实质蕴涵式’的真值条件,因而也可以用实质蕴涵式这一手段来定义蕴涵。”)。笔者以为,二者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其区别有二:

第一,“语义蕴涵”是具体科学——语义学的概念,“实质蕴涵”是逻辑科学的概念。波兰教学家、逻辑学家塔尔斯基指出:“每一门科学中所需要应用的常项,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常项,就是某门科学所特有的语词。例如,算术中指示个别的数、数的类,数与数间的关系或数的运算等等的那些语词,都是属于第一种常项。……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在绝大多数的算术语句中出现的,具有非常普遍的性质的语词。……它们是传达人类思想与在任何领域中进行推论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不’,‘与’,‘或’,‘是’,‘每一’,‘有些’……;这些语词都属于第二种常项。……逻辑这门学问是要建立第二种语词的确切意义,与关于这些语词的最普遍的定律。”[9](P15) 显然,语义蕴涵、实质蕴涵分别属于塔尔斯基所谓的“第一种常项”、“第二种常项”。

第二,语义蕴涵是两个自然语句在命题内容上的蕴涵,“当语句‘P’在语义学上蕴涵语句‘q’时,语句‘P’所传递的信息包含着语句‘q’所传递的信息。”[10](P135) 而实质蕴涵则是两个命题的真值形式之间的关系。罗素指出,实质蕴涵“即‘P’蕴涵‘q’,或‘如果P那么q’。其意义是‘如果P不是假的,则q是真的’或‘或者P是假的,或者q是真的。’”[11](P6) 据此人们可以引出“假命题(实质)蕴涵一切真命题,真命题为一切命题所(实质)蕴涵”这一“蕴涵怪论”。显然,实质蕴涵所谓的“真”、“假”并不是语句命题内容的事实上的真假,而是逻辑上的真假,它们与自然语句的命题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如“(P∧q)→(q∧P)”就是一个永真的实质蕴涵公式。该公式并不反映自然语句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而只反映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下面两个语句是按此公式写下的:

(14)S他不但学识丰富,而且品德高尚。(P∧q)。

S1他不但品德高尚,而且学识丰富。(q∧P)

显然,在语义上,S推不出S1,即S并不语义地蕴涵S1。

语义蕴涵与实质蕴涵还存在着关联的一面。史密斯、威尔逊曾说过:“(实质)蕴涵命题和蕴涵概念本身的研究,在哲学上和逻辑学上已臻完善。如果语言学家能够接受这个公认的理论,他们在语义学中的一大部分工作已由别人替他们完成,实际上只需要他们编写一些规则,把自然语言的句子与其各组语义蕴涵命题联系起来。”[1](P164) 虽然,不敢说语言学家们已完全履践了史、威氏的指点,但(广义的)语义蕴涵概念脱胎于实质蕴涵概念已是不争的事实。前者产生于对后者的应用或移用:在“P(实质)蕴涵q”(p→q)中,p与q之间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关系是“p真必然q真”,语言学家们不再像逻辑学家那样,对“p真”、“q真”作抽象的纯真值解释,而是把“P真”、“q真”理解为自然语句的具体命题内容,就这样,(广义的)语义蕴涵概念就被建立起来了。概括地说,语义蕴涵与实质蕴涵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实质蕴涵是对包括语义蕴涵在内的各种蕴涵(或必然性推理)的抽象,语义蕴涵是实质蕴涵的具体化。

综上所述,语义蕴涵关系是两个语句的完整命题内容之间的一种推导关系。语义蕴涵既不同于语义预设、释义,也不同于实质蕴涵,它具有整体单向的推出性、不可取消性、单一地转化为语用预设性、非保“真”性、传递性和显豁性。作为一种分析自然语句语义的手段或工具,语义蕴涵理论脱胎于实质蕴涵理论,本质上是对实质蕴涵理论的应用。

标签:;  ;  ;  

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分析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