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各种基本建设设施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竞争环境。当然,基本建设项目离不开机械设备和专业人员来有效操作大型机械。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更重要的方面是维护。设备维护至关重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械设备在整个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从机械行业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入手,通过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机械设备修理与维护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机械修理;维护意义
1机械设备修理及维护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数量,积极促进了建筑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企业拥有的建筑机械和设备的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内建筑单位的生产力和现代建筑的标志。在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施工的工作环境、工作面和工作程序在机械设备施工时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应用、维修和维护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应用主要是指经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安排施工设备,以降低项目成本。然而,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尤为重要。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价格昂贵,备件采购成本也不低。建筑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通常很恶劣,经常超载。自然环境对机械设备的侵蚀以及过载操作过程中零件的磨损也非常重要,大大的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造成机械设备施工频频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程,机械设备零部件损坏,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都受到影响。因此,机械设备的修理以及维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机械设备维修过程的分析
2.1正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维修
在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应首先了解整个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在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过程中不能盲目确定机械故障的原因,最后通过综合评估得出故障原因,以便进行维修。例如,一台液压输送机,由于故障传递缓慢的问题,维护人员盲目地认为这是液压不足造成的。调整液压后,发现输送机停止工作。打开传动设备后,发现油封损坏,液压管理损坏,液压部件也不同程度地损坏,从整体看整个传送设备已报废。维修人员的误判直接导致设备损坏,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要根据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来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检测设备反复的检测,正确判断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最后对故障部位进行维修或者零部件的更换。
2.2投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许多企业购买机器设备非常丰富。他们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过分强调设备和硬件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但对软件来说并不重要。有一种极端的严重趋势。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看来,购买设备并投入使用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上花费大量的资金有些奢侈或者不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许多企业拥有一流的先进设备,但维护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看似表面上提高了效率,实际上与投入的成本对照,生产效率实际上并没有提高。
3机械设备修理维护的实施过程
3.1落实日常检查
为了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要求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全面定点检查,及时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和维修工作,以有效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率,避免机械设备故障发生后对整个生产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为此,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制定适当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同时将维修人员分成多个小组,以充分落实每个人的所有维修和保养责任,及时做好机械设备老化、破损、锈蚀等零件的更换工作,确保设备内部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制定设备维护周期时,必须根据机械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生产活动的相关要求,制定可行的机械维护周期,以确保设备维护效果,确保设备维护质量,并将机械设备维护活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降至最低。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SQL数据库,分析和筛选机械设备的各种信息,并提出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通过输入维护周期,可以准确计算下一次设备维护的时间,科学控制设备的维护频率,切实保证设备运行性能,为周检、月检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维护修理质量与实践应用效果。
3.2构建管理机制,强化维修
第一是完善相应的管理机构,成立机械设备管理小组,监督维修质量,并定期检查确认维修效果。其次,重视设备统计,建立机械设备管理档案。详细统计机械设备型号和内容,并确认设备的使用状态。三是实行有效的责任制,对所有维修团队和个人实施维修责任,结合绩效考核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确保机械的维修效果。最后,建立设备维护和维修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是否得到有效维护和维修。
3.3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针对目前一些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重实用轻维护的现状,企业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建设。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范章程的使用。机械设备的使用有自己的规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在保证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和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为此,企业应根据设备的技术和使用特点制定标准使用规则,以提高设备使用的科学性。第二,确保安全生产。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若是不懂得操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很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操作人员的性命。为此,企业应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素养。其三,建立归档制度。将关于机械设备的基础资料、数据进行归档,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借鉴。其四,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对日常设备管理工作,制定流程以及重点检查项目,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
3.4找出故障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
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应调整相关生产线至停止状态,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影响不会扩大,并应尽可能将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确保员工和外围设备的安全。维修人员需要快速进入故障现场来判断故障。如果故障严重,整个生产线需要关闭,悬挂各种安全警告标志,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撤离以避免危险事故。维护、修理和保养人员不应盲目进行机械设备的拆卸、装配和检查。他们应该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分析。例如,一台液压式传送机出现故障,修理维护人员认为是液压不足的原因,在对液压进行调整后,传送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其实,真正的故障原因是油封损坏,而盲目地调整液压,会直接导致液压元件损坏,最终只会造成设备故障加剧。所以,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真正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修理维护人员不能一味追求维修速度而本末倒置。
结语
把科技运用到机械设备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增强了机械设备使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积极重要的作用。然而,机械设备管理中的维护工作也不可忽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应该从基础做起,必须重视培养专业性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管理明细,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专人的管护原则,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这样才能延长机械的使 用寿命,降低企业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玲.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的意义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04):102-103.
[2]郑志伟,戴绍平,王贤军.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的意义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6):25-26.
[3]田姝琴.煤矿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手段与方法评价[J].技术与市场,2018,21(05):263-264.
论文作者:王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机械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液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